妈妈的故事,第三章:艰苦卓绝悲壮的抗争。第1节:有惊无险

听百姓哲说 2025-04-15 15:18:44

上一章讲了,日本人那时候凶神恶煞,刀枪乱挥,还拿着炸弹威胁人,就这么踩着村里孩子和老百姓的血,穿过了村子。从那以后,残酷的日子就来了,大家开始遭大罪。村里的年轻人,被硬拉着去了治安队、特务队。那些身体不行,当不了兵的,就被赶到铁路边上,日本兵拿着鞭子,没日没夜地逼着他们挖封锁线,还得在各个交通要道修炮楼。

京广线北边不远处,就是山区。当时日军兵力有限,只占了铁路沿线和大点儿的县城。离铁路线十里地以外的山区,那是八路军的地盘,叫敌后根据地。靠近铁路线的地方,就是八路军的游击区。

那段苦日子里,我姥爷和二姥爷经常被拉去干苦力,我妈妈的两个堂哥也不知道去了哪儿,没了消息。两家的地没人种,荒废了,收成少得可怜。再加上日伪军天天压榨,日子过得太难了。两位姥爷给日军干活,动不动就被毒打,身上全是伤。

我妈后来回忆,那时候日军为了封锁游击区,对村民管得特别严,尤其是盐。往解放区卖盐可赚钱了,因为盐不光是生活里不能少的,还是做炸药的重要东西。所以那些贩盐的人能挣不少钱,但也成了日军重点盯防的对象。要是被抓住了,轻的会落下残疾,重的就被押到东北去当劳工,生死都不知道。

家里日子越来越难过,看着家里人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我妈那时候还小,腿都因为营养不良肿起来了,心里特别着急。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哭着跟我姥姥说:“姥姥,让我拿盐去换点钱吧,家里都快过不下去了。” 姥姥流着泪说:“孩子啊,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多金贵,你要是出了事,咱们一家可咋活啊。” 我妈坚持说:“姐姐年纪大,容易被怀疑,我年纪小,日本人说不定不会注意我,让我试试吧,总不能看着一家人饿死。” 姥姥没办法,看看家里,姥爷虚弱地躺着,二姨和三姨瘦得不成样子,只能点头答应了。

姥姥给我妈准备了半袋盐,偷偷藏在打猪草的背篓里。我妈背上背篓,就往铁路边去了。铁路从村子中间穿过,两边的封锁沟还没挖好,村里的炮楼也没盖完。平时总有孩子在沟边玩,日军都看习惯了。我妈假装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就这么混过了封锁沟。可刚一离开小伙伴,就被日军发现了,大老远就喊:“小姑娘,过来!” 我妈当时心里害怕极了,一下子把草篓扔了,抓起盐袋,拼命朝着铁路北边跑。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我妈对这附近的路熟,很快就钻进了旁边的村子,躲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她把盐藏到草垛里,然后进了屋。屋里有个老奶奶,一看这情况,赶紧让我妈躺下,盖上被子,还拿毛巾敷在她头上。我妈刚才跑得太猛,脸憋得通红,看着特别像有病发烧的样子。

没一会儿,院子外面就吵吵嚷嚷的,村长带着两个日军进来了。他们在院子里和屋里看了一圈,看到我妈。老奶奶赶紧说:“这是我孙女,生病了,正发汗呢。” 村主任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跟日军说:“这孩子都病好几天了。” 日军看就是个生病的小姑娘,觉得追的就是个小孩子,就走了。我妈这才算是有惊无险,躲过了这一劫。

这个村子离铁路线不远,是八路军的游击区,也是封锁物资的交易地点。在老奶奶的指点下,我妈很快就把盐卖了,拿到钱,又机灵地混在一群孩子里,安全回了家。

就靠我妈这次冒险,家里才勉强渡过了难关。后来,铁路的封锁沟和炮楼都修好了,村民的日子稍微好了点儿。日军为了保证铁路安全,对附近不是抗日分子的村民,一般也不怎么折腾了。因为铁路道口就在村子里,村民每天进进出出,时间长了,日军对村民也脸熟了。

在那个屈辱的年代,姥姥家所在的村子的村民们表面看似平静,但平静的下面却抗日暗流从未停歇的涌动着。时不时漏出点抗日的迹象,引起日本人的警觉,经常有村民被日本人当作嫌疑抗日分子被害。有一天,姥姥做好了饭,正等着姥爷和二姨回来。突然,就听见隔壁二姥姥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喊:“大嫂,快看看,你家当家的被日本人抓到炮楼里去了!” 姥姥一听,手里的碗 “啪” 地就掉地上了。她浑身直哆嗦,小脚跑得飞快,跌跌撞撞地就朝着炮楼奔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续集:妈妈的故事,第三章:艰苦卓绝悲壮的抗争。第二节:姥爷的抗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