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19 13:18:53

1942年5月25日,数万日军将我军包围在了山西辽县一带,因为后方还有新华社以及众多的老弱病人,彭德怀将军与左权将军决定分开突围,而不幸的是虽历经血战,但左权将军没能突围成功,最终牺牲在了战场之上,年仅37岁。

对左权的牺牲最伤心的可以说是他的妻子刘志兰,她要抚养年幼的女儿,又要面对丈夫的离去,可谓说是心力憔悴,但她最后都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刘志兰最终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坚守住了自己的责任。

再婚的勇气

刘志兰在后方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左权英勇牺牲的消息,这个噩耗击垮了刘志兰,但她没有空去伤心,此时她的女儿左太权年仅两岁,而她已经失去了爸爸,但幸好妈妈还在,可如果母亲也意志消沉,那么孩子还能去依靠谁呢?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前线后方都需要人帮助,如果自己意志消沉,对革命也不利,这实质上也是辜负了丈夫的拳拳爱国之心,思及此刘志兰不敢在伤心,她迅速的用厚重的盔甲伪装起了自己,刘志兰又成为了那个延安鼎鼎大名的女战士。

后来刘志兰身边多了一个人—左权之前的秘书陈守忠,这是一个善良热情的年轻人,陈守忠之前颇受左权的照顾,他也想回报左权的好意,最终他选择去照顾刘志兰母女,久而久之陈守忠和刘志兰母女的感情越来越深。

1948年,刘志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和陈守忠再婚,这个消息一出瞬间轰动了延安,那时的人们还颇为保守,再婚这件事很少见,尤其刘志兰身份还特殊,面对着他人的议论,刘志兰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陈守忠没有辜负刘志兰的选择,他们两人还算恩爱。

卷入风云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刘志兰跟随丈夫陈守忠调往了山西,刘志兰参与了山西的妇女解放工作,在工作期间她一直勤恳,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与此同时她也没忘了牺牲的左权,在山西期间刘志兰也一直在坚持收集有关的资料,她希望可以把丈夫的事迹集成书籍出版,让后辈们都知道丈夫对革命的贡献。

但很快一场风暴来临了,刘志兰和陈守忠加入了“山西夺权小组”,但不久之后刘志兰就遭遇了危机,她被迫离开了热爱的工作岗位,下放去了农村。

农村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刘志兰每天都要劳作非常久,而生活上的条件又很差,刘志兰的脸色也不复以往的红润,但她是个会苦中作乐的人,刘志兰发现村里的妇女们普遍都不识字,于是她自愿开了一个妇女扫盲班,帮助女人们进行学习。

此时的她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艰苦的条件下刘志兰依然在坚持进行写作,或许这也是她缓解生活重压的一种方式。

八年后刘志兰终于被起用了,她恢复了之前的名誉和地位,但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理想,在恢复了日常生活的平静之后她开始关心起关于左权传记的编写工作,并且捐献了许多和左权将军的往来书信,在如今也成为了研究左权身平事迹重要的史料。

75岁那年,刘志兰病逝于北京,而生前的种种故事也如烟花一般在她眼前绽放,在行将就木之时,她想起来了属于自己的青年时代。

革命之花绽放

1917年,刘志兰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开明家庭,美貌动人、思想先进,写得一手好文章,喜欢针砭时弊,又因为性格开朗在学校里小有名气,很多人都喜欢刘志兰的性格。1939年,刘志兰来到了太行山,在这里她遇上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左权。

左权1925年参加了革命,同年就被派去了苏联留学,回国了的左权一直拖着没有结婚,一方面是为了革命,另一方面是左权希望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革命女性,而刘志兰就这么进入到了他的视线里面。

在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时,一直很关心自己的上级朱德将军却先开口将刘志兰介绍给了左权,原来朱德对左权这个优秀的下属一直很关心,他一直想帮左权解决人生大事,但是始终没有合适的,终于刘志兰的到来让朱德眼前一亮,他迅速的找上了刘志兰商议,在知道刘志兰没有男友后就将左权介绍给了她。

三个月后这对年轻人就结为了夫妻,左权对妻子非常好,哪怕是工作繁忙也要每天都去看看刘志兰,这在当时并不多见,许多女子都羡慕刘志兰可以有一个珍爱自己的丈夫,一年后女儿左太北就出生了。

后来左权因为策划作战实在太忙,将妻子和孩子都转回了延安,临别前他给刘志兰写了信,留下了钱,给孩子留下了花布做衣服,后来这些信被刘志兰精心保存了几十年,又被编入了《左权将军家书》之中,让后辈们也能看见左权对妻女的一片深情。

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左权还是牺牲在了百团大战的战场上,这对恩爱的夫妻仅仅只度过了一年多的幸福时光。

初闻到这个消息时刘志兰几乎要昏倒,虽然前方的电报给出的信息是“失踪”,别人也一直安慰刘志兰说丈夫会回来的,但是刘志兰心里知道左权应当是凶多吉少了,而孩子还小,她不敢也不能将失去父亲的事情告诉孩子,只能由她一人独自承受,在孩子睡觉后,刘志兰总会到房外痛哭,众人虽然知道,但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个痛苦的女子。

但刘志兰没有消沉很久,她还是从失去丈夫的阴霾里走了出来,用崭新的面貌继续生活,而后来的她也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丈夫的期望。

她虽然历经磨难,但还是做出了许多的成绩,1992年走完了革命生涯的她永别了这个世界,而她留给外界的是对丈夫左权和孩子的拳拳之心,是对革命的忠诚,刘志兰女士也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资料

《央广网》:红色家书忆清明!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烽火里的家国情怀

《党员故事》:左权身前身后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