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外媒关于董郁玉因犯间谍罪而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的提问而发表评论。发言人称,我国是法治国家,违法犯罪必然被依法追究。
这是我国司法机关严格办案的必然结果。那么董郁玉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外媒对他特别关注,以至于要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专门提问?董郁玉是否是为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的间谍?
答案是董郁玉就是日本间谍。2022年,董郁玉在一家餐厅里和一名日本外交官共进晚餐时被国安部门当场抓获了。董郁玉当时的身份是《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拥有很大影响力。
因为董郁玉在《光明日报》工作超过三十年,而《光明日报》又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的央媒官报。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勤奋工作,董郁玉早已掌握一部分话语权。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董郁玉想要让亲美亲日的文章大肆提高浏览量,只需要发号施令即可。事实上,情况也确实如此。因为董郁玉曾经亲自写过一篇文章,鼓吹孩子要到美国接受教育。
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教育,只有西方那种在自由启蒙条件下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才能算作真正的教育。董郁玉被国安部门抓获时,已经近乎来到了快退休的状态当中了。
如此长时间地潜伏在央媒官报当中,董郁玉究竟想干什么?更让人感到惊讶不已的是,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言称,董郁玉遭受了不公正的司法审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有言论自由权且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障。但董郁玉却因行使了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而遭受惩罚。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马修·米勒也有类似言论。

即:将董郁玉因为行使言论自由权而被当成违法犯罪视作为对本国宪法和依据国际法所做出的承诺的根本背叛。米勒还说:“我们支持董郁玉和他的家人,并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他。”
这不禁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因为董郁玉明明是和日本外交官接头共享情报。但他被国安部门抓获归案后却引来美国高官的发声。这是否意味着董郁玉和美国情报部门有所牵连和勾结?
也就是说,董郁玉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日本间谍。他可能还是美国间谍?或者说日美在这一方面形成了共识,董郁玉虽然是为日本而服务,但他提供的秘密情报实际被日美两国共享了。
这些细节方面的东西由于没有官媒披露的缘故而尚未可知,目前只确认了董郁玉的日本间谍的身份。毕竟和董郁玉接头的是日本外交官,当时的情况实际算是人赃俱获,人证物证俱在。

也许董郁玉是不是美国间谍的问题可以从他写的《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当中找到答案。这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具体内容是从旁观者视角解读中美教育的根本差异。
但开头和结尾均聚焦于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美国,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仍然将清华北大视作为最高学府。文章刚开头,董郁玉就阐述了一个基本事实。许多大陆学生正在加速英美化。
以往大陆学生在英美求学时会大量使用诸如类似于“Smith”这样稀松平常的名字,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慢慢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少的人会选择使用这种名字,不少人有了真正的名字。
尽管有很多人用的是大陆汉语拼音和英语名字组合在一起的新名字,但数量已在慢慢扩大。除此之外,不少大陆学生还选择在本科阶段就读美国大学,看起来对国内高等学府祛魅许多。

董郁玉称,在没有结婚成家的时候曾非常担心下一代的教育。很害怕跪在中国教育的大门前。现在的他虽然可以带着儿子逃离“神殿”的大门,可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教育的危机仍然在。
那就是教育方式的差异会从根本上定型一个人的未来。虽然中国式教育得到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强烈称赞,可这般盛世景象中却暗含不少危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是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多,高考的压力不再局限于高中时期。反而越来越延伸至初中时期。一个孩子必须要从初中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在高考中赢下惨烈的厮杀战争。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可这样的高压教育。当时就有不少家长将还在上初中的孩子送出国求学。等到了高中时,出国留学的比例进一步加大了。虽然不知道董郁玉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可就一个人的人生成长轨迹来看,如果小的时候就在国外得到了塑造和定型,那他将会有很大概率不会再回国了。或者说就算回国了,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恐怕也不会那么强烈了。
毕竟西方的教育和我国的教育不尽相同,而初高中时期又是三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如果大量的中国孩子在这个时候去到西方国家接受教育,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不少人非但不会爱国。
反而很可能会变成一名恨国党。董郁玉其人并没有在小时候就出国求学,可他却在青年时期出国访学时被洗脑了,而后成为一名间谍,潜伏了三十年之久。青年都尚且如此,那少年呢?
更为重要的是,董郁玉本来就是一名间谍了。用非常粗俗的话来说,就是屁股已经坐在了不正确的地方,但他却仍然用手中之笔写了不能用眼睛去细看、脑子去细想的鼓吹西方的文章。

尽管这种谄媚看起来相当高级,不在表面上显露半分。可这已经违反了国家公职人员关于爱国爱党的宣誓制度。所幸董郁玉这一叛国者已被国安部门抓获归案,没有让他最终全身而退。
这才是间谍应有的下场和结局。只是间谍给境外提供机密情报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董郁玉在央媒官报中潜伏了这么多年,造成的影响无疑十分重大。消除影响和加强预防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环球网 [外交部回应外媒提问“董郁玉被判7年有期徒刑”:中国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违法必究]

注:以下资料并非官媒信源,只用于说明文中部分内容的来源。
内容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