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一等功,更获志愿军总部授予的“二级起雷英雄”称号;还曾受到两位最高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英雄事迹亦被作家魏巍写入长篇小说《东方》。他就是姚显儒。
不过,大部分人更习惯称呼他为“起雷英雄”。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话来形容,那姚显儒就是专门“偷地雷”、排地雷的奇人。因为姚显儒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起掉了1000多颗手雷。
这些手雷种类繁多,类型杂乱。既有平台雷、跳雷又有手攀雷、照明雷。更让人惊讶不已的是,姚显儒并没有上过学。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是他非常善于在战争中学习,胆大心细的结果。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姚显儒最初是被西北军阀马鸿逵抓了壮丁,强迫当兵的。马鸿逵是“西北四马”之一,投靠了蒋介石。但蒋介石不得民心,注定要失败。马鸿逵的势力后来溃散了。

但姚显儒却不想再当兵。还是解放军19兵团566团二营教导员魏应吉好说歹说才将姚显儒劝住留了下来。之后姚显儒又被魏应吉十分尊重自己父亲的态度所打动,选择铁了心跟党走。
这才有了姚显儒跟随部队前往朝鲜战场并闯出一番名头的英雄故事。但姚显儒一开始擅长玩刀。姚显儒在19兵团63军189师566团里就是一个尖刀班的班长,常被喊做“西北刀客”。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战斗英雄同时也被称之为“天杀星”的唐满洋就这样喊姚显儒。在第五次战役中,姚显儒带领的尖刀班拿下了敌人一个哨卡并歼灭了敌人一个炮群的21名炮手。
这样的战绩可谓战功赫赫。但类似姚显儒这样擅长玩刀的战士还有很多,他在其中并非排的上号的人物。真正让姚显儒一战成名的年份是1952年,联合国军近乎来到发狂的地步当中。

当时的情况是联合国军在志愿军部队连续发起五次战役的打击下不得不主动寻求谈判停战。可联合国军虽然想要谈判,但态度仍不真诚。志愿军部队见状就选择了边打边谈的制敌策略。
并且在一些极为紧要的地区采取了主动式进攻的手段,希望能将联合国军“打”回谈判桌上。联合国军对此针锋相对,用在前沿阵地埋下大量地雷的方式企图将志愿军部队阻挡在防线外。
联合国军布置的地雷花样非常繁多。单单是形状,就有方形雷、圆饼雷、碗形雷、瓦形雷等地雷。如果从用途角度出发来计算,那更让人眼花缭乱。比如有脚一绊线就会爆炸的平台雷;
绑在树上手一攀着绊丝就会炸的手攀雷;爆炸后会把阵地照得雪亮的照明雷;专门用于炸毁坦克的反坦克雷;专门针对于排雷士兵的反步兵雷等等。总之,联合国军埋下了大量的地雷。

联合国军企图让种类数量不胜枚举的地雷成为“拦路虎”,可英勇的志愿军部队并没有被艰难险阻吓倒。1952年的一天,唐满洋派遣姚显儒带领几名战士去敌人的前沿阵地侦察敌情。
正当姚显儒带着战士们在一处杂草、小树丛生的山坡上小心翼翼地搜寻着时,姚显儒突然发现脚上有什么东西挂在那里,而且重量还不轻。好似一个“铁乌龟”。姚显儒轻轻扫开雪后。
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地雷。这个地雷方方的,上面有三根铁丝,下面则是一块铁片。细看之下,三根铁丝还同绿铁盒相连。看起来爆炸物就藏在铁盒里。但姚显儒却艺高人胆大。
很快就确定要先弄断铁丝才不会引爆地雷。可是四下里并没有可以弄断铁丝的工具,姚显儒当断即断,直接用牙咬断了铁丝。而后弄得满嘴是血,手指都磨破了,才将地雷给刨挖出来。

但弄断铁丝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找到地雷爆炸的关键。只有让地雷彻底哑火,才能不伤害到自己身边亲密的战友。姚显儒先是好好观察了一番构造,然后一手压着雷身一手转动雷帽。
在取出黄铜色的雷管,使得雷体终于分离开来之后,姚显儒马上便把地雷往外一推。结果是地雷并没有爆炸,姚显儒见状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这番操作是正确的排雷方式,是赌对了!
但姚显儒并不满足于拆解排除这一颗地雷。姚显儒随后起了许多平台雷和照明雷并带回去好好研究了一番。这些地雷也在姚显儒的手中成功哑火,就这样姚显儒对地雷的认识愈发深刻。
姚显儒对于起雷排雷更加得心应手后,马上就想出要用地雷反制联合国军的鬼点子。尽管这个鬼点子的产生迫于无奈——实在是装不了那么多起的雷。姚显儒带着几个战士去到了雷场。

先是起雷排雷,解除了紧迫的危险。而后便将这些地雷埋到联合国军通行的道路两侧。第二天许多美国大兵走到了姚显儒铺设的雷场里,除去一人重伤外,其余的士兵竟全都就此丧命。
一众战士长官得知姚显儒还有这个本领后,纷纷夸赞并让他在全队推广类似的经验。原本是联合国军用来阻碍志愿军部队的拦路猛虎就这样变成打虎英雄武松手里乖巧不已的“大虫”。
更让联合国军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埋雷的速度还没有姚显儒起雷的速度快。有时候刚刚埋下去不久的地雷竟在转瞬之间成了送自己上西天的致命杀器。并且地雷爆炸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一些看似十分安全的地方实际上早已是杀机四伏了。有的时候,一些士兵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就会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得心惊胆颤。但这还是非常幸运的情况,运气不好早就死翘翘了。

由于姚显儒的存在并不为联合国军熟知,联合国军竟然搬出苏联援助了志愿军部队新式武器的说法,企图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可这分明只是聪明的志愿军战士在用美国雷炸美国兵。
后来联合国军的高官渐渐识破了这一秘密,但联合国军却为之无可奈何。因为姚显儒不管是什么样的雷都会起、会排。姚显儒的存在让高官们几乎气到发狂,可他们后来也都由衷感叹。
因为志愿军部队的素养没有联合国军强,可他们却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也难怪联合国军会在战争中节节败退了。联合国军的地雷阵失去效用后,正面战场上志愿军逐渐占据上风。

姚显儒不留余力地传授起雷、排雷经验还使得志愿军部队在前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地雷大搬家运动”。由于姚显儒起雷排雷功勋显著的缘故,他在1952年可谓风光无两炙手可热。
不仅得授多个称号,而且还成了志愿军代表回国观礼的一员。除此之外,金日成和毛主席还分别接见了他。姚显儒在后来起雷排雷用到的用具如今都陈列在了博物馆里,仍然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中国军网 [“起雷英雄”姚显儒]
中国军网 - 英烈纪念堂 [起雷英雄姚显儒]
澎湃新闻 [灵台名人丨起雷英雄姚显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