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在全书开篇,就深刻勾勒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三家分晋”。
作者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的性质十分恶劣,是天下动荡、武力篡权的先兆。
司马光何以对“三家分晋”如此不屑?这一事件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背景与深远意义呢?
司马光画像
1.“三家分晋”的历史脉络“三家分晋”,指的是公元前403年,周烈王将晋国的大夫魏斯、赵籍、韩虔正式册封为诸侯的故事。
晋国,这个春秋时期的庞然大国,由此被一分为三,成为魏、赵、韩三国,史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预示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之前的“春秋五霸”,变身为“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新晋三国直接进入霸主阵营,和老牌霸主并列争雄,晋国昔日的辉煌程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晋国也会被瓜分呢?这和多年以来,晋国贵族势力的膨胀与争斗息息相关。
早在晋国霸主晋文公重耳当政期间,晋国的一些贵族家族便趁势崛起,相互倾轧,到公元前458年前后,智、赵、魏、韩四大家族脱颖而出,形成对峙。
其中,又以智氏家族的实力最为雄厚。智氏的掌门人智伯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其他三家,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面对赵氏的不配合、不服从,智伯是一言不合就开打,逼得赵氏在晋阳城浴血奋战了三年,战况相当惨烈。
最终智伯甚至还引来了汾河之水倒灌晋阳,逼得全城百姓不得不爬树求生,苦不堪言。
就在赵氏生死存亡之际,旁边做帮凶小弟的韩氏和魏氏感觉到了惺惺相惜,唇亡齿寒。
于是在赵氏的拼命游说下,三家联合起来,里应外合消灭了智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2.司马光的批判视角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故事,“三家分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励志属性拉满,确实十分精彩。可是作者司马光却对这一事件深恶痛绝。
他在《资治通鉴·周纪一》中郑重其事地批判:“天子之至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言外之意,国家运营,要有一套由礼、分、名组成的严格的秩序体系,天子最大的职责就在于维护这套体系。只要这套体系不出乱子,国家就能正常地存续和运营下去。
在“三家分晋”之前,周王朝虽然也经历过攻伐和兼并,但整体的礼、名、分的体系还在正常运转,没有受到特别大的破坏。公、侯、卿也都各安其位,即使有野心,也不敢超越自己的名分。
可是“三家分晋”的事件则公然挑战了这一秩序,昭告天下以实力为尊,靠拳头分得一杯羹。
这样的头一开,以后的天下还能够正常运转吗?不进入弱肉强食、暴力更迭的丛林法则才怪!
3.我怎么看待三家分晋?特别理解司马光对于三家分晋的分析和论断,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忠实拥趸,司马光的基本立场,本就是要拥护以“礼”为核心的国家秩序体系,从而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一个人胆敢挑衅这一系统,破坏这些规则,司马光是敢上去拼命的,这也是他后来十分抵触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从现代视角审视,“三家分晋”亦有其历史合理性。
面对智伯的压迫,韩、赵、魏三家的反抗是生存的本能,也是智慧的体现。
危机面前,审时度势、团结协作,最终战胜强敌,实现蜕变,无疑是一段充满力量与勇气的历史佳话,怎么能以“性质恶劣”四个字来盖棺定论呢?
诚然,按照国家的整体发展来看,维持体系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对个体的命运视而不见。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如何做才能减少不公,如何做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可能是比批判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
你怎么看待“三家分晋”呢?欢迎留言交流,共探历史之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