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继位时仅22岁,从贪图玩乐到励精图治,他如何成为一代霸主

晴朗看文史 2024-12-10 03:54:00

齐威王田因齐是战国齐国的第四位国君,他22岁登上齐王宝座时,还是一个贪图玩乐的“王室不靠谱青年”。

据说,在齐威王即位的前几年里,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来攻打过齐国,连一些小诸侯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肆意欺凌齐国百姓。偌大一个齐国,竟然沦落到了“丧权辱国”的濒危境地。

可也就是这位齐威王,在之后的20多年里,变得奋发有为,励精图治,将危如累卵的齐国带入了战国七雄的阵营,他自己也成为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一位明君。

他究竟是如何觉醒和逆袭的?

1.

齐威王出生于公元前378年,是田齐桓公田午(和春秋五霸的齐桓公不是一个人)之子。由于田午是依靠弑兄上的台,名声不怎么地,导致齐国经常受别国欺负。

不过田午这人很会搞算计,他经常通过游说,挑起其他国家的矛盾,让他们互相征战,无暇旁顾,自己趁机发展。在田午的手上,齐国渐渐扭转了之前的颓势。

但是田午的寿命不长,他死之后,儿子田因齐继承了王位,是为齐威王。

因为继位时年仅22岁,齐威王有着充足的体力和精力。不过这精力不是用于治国安邦的,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彻夜喝酒,并与后宫女子寻欢作乐。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好为淫乐长夜之饮”这么几个字形容齐威王,听起来真的是不堪入目。

国君天天不干正事儿,朝政怎么办呢?齐威王的应对方法是:由卿大夫们代理朝政。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一个国家的国君天天这么不务正业,别的国家怎么可能不虎视眈眈呢?没过多久,齐国就沦落进入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尴尬境地。

九年的时间里,不光邻国韩赵魏连番过来攻打,就连小国鲁国、卫国,也都不甘示弱,对齐国是能占一个关口是一个关口,能占一个小城是一个小城。

齐威王呢,不管国家和民众凄惨到了何种境地,依然保持着“诸事不管,我行我素”的节奏,昏庸指数拉满。

这样的齐威王还有救吗?

2.

还真有。

齐威王的逆袭之路,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如出一辙。

当年,楚庄王在继位初期“积极摆烂”,就有人给他出过一个“大鸟三年不叫”的谜语,结果楚庄王回答了一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洗心革面,积极改革,带领楚国逆袭加入了春秋五霸的阵营。

齐威王呢,也拥有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大臣淳于髡,他把这个谜语复述了一遍,问齐威王这是什么鸟。齐威王将楚庄王那句话一字不落地重说了一遍,并且表示:看我的吧!

说干就干,从第二天开始,齐威王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开始正儿八经地打卡上班,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

据史书记载,齐威王派了两个大臣到即墨和东阿这两个地方去当地方官。不久之后,他听说即墨的长官不怎么称职,批评声连连。而东阿的长官却是美誉度拉满,拥护者众。

齐威王没有听信一面之词,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发现,东阿的长官根本没有政绩,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讨好王室诸人上面。而即墨长官,才是那个实实在在干事儿的人,只不过这人不善于搞公关工作,所以没人替他说好话罢了。

搞清楚真相后,齐威王当机立断,处死了东阿的长官,重赏了即墨的长官。

这一波整顿,让齐国的官场风气瞬间焕然一新,一些占据高位不干实事儿的旧贵族,也被齐威王借机处理了,堪称一举多得。

除了整顿吏治,齐威王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儿,就是积极纳谏。

比如之前给齐威王出谜语的淳于髡,就非常严肃地劝说齐威王一定要戒酒,还用了“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这样直白的语句,结果齐威王听了大受震动,之后还真戒了酒,再也不夜夜笙歌了。

还有美男子邹忌,用自己的亲身案例劝谏齐威王:想听真话,一定要广开言路。

齐威王听进了心坎里,他郑重其事地向全国下令:无论是贵族还是农夫,只要能提出对国家发展有利的建议,通通有赏。

这一政策激发了老百姓的参与热情,朝堂门口变得像菜市场赶集似的,成语“门庭若市”就是从这来的。

通过集思广益,积极进取,在齐威王在位的三十多年里,齐国的文治武功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齐国再也不是被别国轮番欺负的积贫积弱之国了。

齐国都城临淄,还修建了稷下学宫,广招天下学者,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孟子、荀子等等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都来这里讲过学,影响深远。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在徐州会盟时正式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中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君。他的辉煌成就不仅证明了卓越的个人能力,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3.

齐威王“一飞冲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对内安抚百姓、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对外改革开放、吸引人才、发展产业。

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赢得尊重与敬畏。

齐威王的“三步走”战略不仅为齐国带来了繁荣与稳定,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