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之“乱”:质疑声中何去何从

月下言 2024-11-04 10:31:02

豆瓣评分如今可谓是乱象丛生,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曾经被视为具有客观性和公信力的评分机制,如今却变得凌乱不堪。

(一)主观随性的评判标准

网友的评判标准愈发主观随性,这使得豆瓣评分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一部影视作品可能因为某个演员的造型、原声台词等细节问题,就引发网友的不满,从而怒打低分。

比如《斛珠夫人》中,有人觉得主演年纪偏大、原声台词不满意、男主龙须造型影响颜值等,这些都成为了打低分的理由。而对于一些慢节奏的剧集,如《女心理师》,在被各式爽剧、甜剧轰炸之后,网友们也越来越难以产生好感,有的网友倍速看了两集就打出了低分。

此外,若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影视作品,评分就会更加 “邪乎”。粉丝和黑粉之间的 “粉黑大战” 常常让评分失去公正性。例如《风起洛阳》还未正式上线,就有了五星好评和一星差评的对垒,让人对豆瓣评分的公信力产生严重质疑。

(二)文青聚集地的变味

曾经的豆瓣是小众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以文青为主的用户群对文艺作品的审美和评价,成为了作品口碑的风向标。然而,如今的豆瓣却变了味。随着粉丝、水军等群体的进入,认可度较高的豆瓣评分不断遭受冲击。饭圈文化的渗透,让演员的作用被极度放大,超过了对于剧作本身的关注。

比如《漂亮的李慧珍》在迪丽热巴揽得金鹰奖当晚,豆瓣遭遇大量 “一星” 差评轰炸,从 4.6 分暴跌到 3.0 分。《斗罗大陆》有着 82 万之多的评价,却罕见地呈现出 “Z” 字形结构,33% 的网友给出五星评价,而 27% 的人打出一星。

此外,还有调查称,豆瓣评分已经被 “水军” 盯上,他们会在网络上招募可兼职刷分控评豆瓣用户的帖子,进行批量养号、买卖豆瓣号,开出不同的 “刷分控评” 套餐等操作。原本豆瓣 8.5 分的《流浪地球》在短短几天之内下滑到了 7.9 分。面对互联网环境和用户群体的变化,以及商业利益的搅局等不确定因素,豆瓣的评分机制显得滞后,如何跑赢外部因素的变化,成为了未来豆瓣评分发挥公信力的关键。

二、评分争议事件不断

(一)未看先评引风波

12 月 1 日晚,《风起洛阳》原定 8 时开播却意外失约,近 1 小时后才播出。然而在 8 时左右剧集开播之前,豆瓣上已经有人发表 1 星差评和 5 星好评。一星差评主要围绕剧情和演员展开,五星好评则多聚焦在画面质感、演员原声台词等方面。12 月 5 日播出的《谁是凶手》也出现类似情况,女主演赵丽颖尚未登场的前两集播出后,豆瓣上准时涌现了大量质疑其演技、台词的论调和一星短评。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显示都是水军所为。

豆瓣针对此次风波进行了自查,共清理 “非正常评分” 两万余条,其中《风起洛阳》的五星评分 12366 条,一星评分 6610 条;《谁是凶手》的五星评分 935 条,一星评分 1082 条。豆瓣表示,影视剧上映或开播前的评分和评论一律不计入总评分中,同时一直在通过后台算法、识别程序判断 “非正常打分”“非正常用户”,以保证评分的正常。针对试图破坏评分公正性、扰乱平台正常秩序的行为,也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

(二)差评风波引讨论

《中国电影报》发表评论文章,引述众多不具名的信息源点名批评豆瓣、猫眼等评分网站,称豆瓣电影评价体系的分数是人为操控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不负责任的影评人以自己的偏见,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当晚《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该文,引发了人们对影视评论与电影产业的关系的讨论。与此同时,猫眼专业影评人评分也已默默下线。

28 日晚间,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评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 “一星” 的肚量》指出,承认观众有 “用脚投票” 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 “打星评级” 的权利。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也正面回应,创作和批评是电影的一体两面,电影进步更期待评价体系实事求是。试图拒绝批评,那不是真正的电影人;而批评脱离事实,批评的作用则难以生效。

这场风波暴露出一些电影人落后的市场意识。一些电影从业者不去对自身制作水平反思,却意外开始了一场对于豆瓣电影评分系统以及影评人的讨伐,这是用错了力气,走错了方向。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的问题还得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三、遭质疑的原因众多

(一)主创质疑低分标准

近期,由胡一天、胡冰卿主演的电视剧《暗恋・橘生淮南》豆瓣评分仅为 5.3 分,导演发文质疑豆瓣的评分标准。这部剧改编自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作为 “振华三部曲” 之一,前两部小说影视化改编的《最好的我们》豆瓣评分 8.9 分,《你好,旧时光》8.7 分,成绩斐然。

然而,《暗恋・橘生淮南》在开播后口碑却未能达到前作的高度。剧中女主角的人物塑造未能得到所有观众的认同,部分情节的改动也引起书粉不满。此外,该剧还有多个版本的影视化改编,选角不同也成为观众打分的原因之一。导演李木戈在微博质疑零分一分恶评的判断标准,但随后又删除了微博。

这并非首次影视剧主创对豆瓣评分提出质疑。上个月,林更新主演的电视剧《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上线后豆瓣评分 6.8 分,他也发微博质疑打一星的网友。如今,关于影视剧评分的争议时常出现,评价一部剧的标准除了粉丝打榜及水军生意,一些情绪化打分或者恶意的打分也成了豆瓣影评区的常见现象。

比如,林更新怒怼网友后,《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豆瓣评分从 6.8 分直接掉到 4.8 分,一些网友直接评论没看过也要给一星。甚至有时候一部剧的豆瓣评分,跟它的内容和质量关系并不大。不看好改编、讨厌演员、出圈的视频片段或社会话题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影视剧的评分走向。

(二)评分似遭水军控评

豆瓣虽声明反水军,但仍被质疑。央视记者卧底 “水军” 派单群,发现几角钱就可以在豆瓣雇一个水军刷分。娱乐营销专家、影评人田金权表示,如今豆瓣评分正在失去其公允性,“影视剧播出时买水军已经是业内心照不宣的事情,所谓大众评审机制实际上更多的是被操控的声音。”

豆瓣的反水军机制中,被识别为水军的账号短评会被隐藏。但仍有不少人质疑豆瓣的反水军机制是否有效。例如,电影《李雷和韩梅梅》导演杨永春曾公开质疑作品被恶意刷差评,《逐梦演艺圈》导演毕志飞也公开质疑豆瓣评分,《后来的我们》又被爆出刷高分黑幕。《流浪地球》上映期间,也有豆瓣用户曝光收到私信要求将 5 星改为 1 星,报酬多达上万元。此次超前点评事件,豆瓣回应称后台算法、识别程序一直在实时更新和演进,以保证评分的正常。但屡次以反水机制作为回应,仍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贝壳财经记者找到一位水军的组织者,对方表示可以承接豆瓣开分和涨分业务,每涨 0.1 分报价 800 - 6000 元,开分视影片情况而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水军市场的火热,以及豆瓣评分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豆瓣一直强调反刷分,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水军似乎总能找到漏洞。豆瓣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评分乱战影响深远

(一)对作品口碑的影响

豆瓣评分乱战使得影视作品的口碑变得难以捉摸。一方面,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可能因为恶意刷分而被埋没。例如,某些小众但制作精良的电影或电视剧,由于缺乏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宣传资源,在评分乱战中容易成为牺牲品。另一方面,一些质量一般的作品却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较高的评分,误导观众。这种混乱的评分环境让观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不再单纯依据评分来选择观看作品。当观众无法确定评分的真实性时,他们会更加依赖其他渠道的推荐,如朋友的口碑、社交媒体的讨论等。这进一步削弱了豆瓣评分在作品口碑传播中的作用。

(二)对票房的影响

在电影行业,票房往往与口碑紧密相关。豆瓣评分的乱战对票房的影响尤为明显。开分低于 6 分的电影基本直接抬走,票房会很惨淡;开分高于 8 分的电影口碑炸裂了可以多多少少带动点票房;开分游走在 6 - 8 之间的分值基本不影响票房。以 2005 年美国动作片《乱战》为例,全球累计票房仅 700 万美元,豆瓣评分 7.1 分,足见欧美观众并不买账。而在国内,豆瓣评分也对电影票房有着重要影响。一些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较低,可能会导致观众对其失去兴趣,从而影响票房收入。同时,评分乱战也让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难以准确预测票房走势,增加了市场风险。

(三)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豆瓣评分乱战对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它破坏了行业的生态环境。恶意刷分、水军控评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平竞争,使得真正有实力的创作者和制作公司难以脱颖而出。其次,这种混乱的评分环境也让投资者对影视行业的信心受到打击。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一部影视作品时,往往会参考豆瓣评分等口碑指标。如果评分不可信,投资者就会更加谨慎,减少对影视行业的投资。最后,评分乱战也促使影视行业反思现有的评分机制和口碑传播方式。行业需要寻找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以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未来何去何从

面对豆瓣评分乱战的局面,影视行业需要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平台方应加强技术手段,提高反水军能力,确保评分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例如,不断更新后台算法和识别程序,加大对水军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行业也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豆瓣等大众评分平台,还可以引入专业影评人、行业协会等的评价,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参考。同时,观众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判断力,不盲目跟风评分,而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作品,形成自己的评价。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影视行业走出评分乱战的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