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标配的变化,
背后是中国家庭的不断升级
时间调回上世纪末。无论推开哪家房门,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桌上的搪瓷茶杯是爸爸出门遛弯的必备,卧室里的花床单一年四季都一个样,厨房灶旁摆着至少一盒洋火柴,厕所里的搓衣板洗过全家人的每一件衣服。
还有猪油盆、连环画、煤油灯......家家户户都用着这些相同的老物件。它们是随处可见的家长里短,也是万千中国人曾经拥有的生活标配。
每一件都是一个故事,见证过无数人的欢笑与泪水,描摹出中国社会的面貌和轮廓。时代变迁,需求随之升级,中国家庭的生活标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一
七十年代:旧貌换新颜
生活在七十年代,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服,吃穿用度都计划着来。勤俭节约——概括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
尽管生活拮据,每家都有几件想置办的物件,它们成为家里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当时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收音机几乎是当时唯一的娱乐工具。家里如果有收音机,全家人没事儿就爱听。爸爸听新闻联播,妈妈听每周一歌,小孩听安徒生童话,走到哪里,收音机拎到哪里。
缝纫机堪称居家必备。通常是奶奶坐在缝纫机前,一手扶摇轮,一边踩踏板,全家人的衣服都能做出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缝纫机面前,一件衣服能从奶奶辈传到孙女辈。
手表在70年代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北京百货大楼最便宜的欧米伽手表都要400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直到1979年,人均GDP才突破400元。谁要是戴了手表,袖口必须挽起来,看时间都得特意抬起手来。
相比手表,自行车更为常见。一到下班时间,工厂大门一开,上到厂长,下到普通工人,大家都骑着单车齐刷刷从工厂大门里涌出来。
物资紧张的时代,谁有三转一响,都特别爱惜。人们会给缝纫机做专门的布罩,不用的时候就把缝纫机盖严实,防止落灰;自行车车座要罩上带花穗的套子,保证车座永远崭新;不看时间的时候,手表要反着带,表面朝里,这样才不会被刮花。
进入70年代,中国工业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例开始超过农业,农业不再处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中国正式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人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货”,先进的欧美技术和人才大批引进中国。
二
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人们钱包变鼓了,家里的东西也变多了。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三大件堪称家庭标配,各家各户不是已经买了,就是在攒钱准备买的路上。
当时的冰箱通体绿色,不过一人高,插上电嗡嗡响,但能保存家里的食材,还能放冰棍,谁不想拥有呢?谁家有冰箱,所有街坊都争着去见识这个神奇的大家伙。
洗衣机更是稀罕。没有洗衣机,大家只能手搓,在搓衣板前一坐一下午,为了洗衣服手都搓红,冬天用冷水洗更是要命。但一台洗衣机几乎要花掉全家大半年的工资,即使如此,每个妈妈做梦都想拥有洗衣机,解放双手。
改革开放政策打响,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直到1985年,从渤海到南海,全国已开放上十座港口城市。80年代中期,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肉禽蛋奶不再稀缺,普通老百姓的饭桌厨房也能吃上“大鱼大肉”了。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人气不亚于任何一个北京景点,不少外地来的游客不惜排队2小时,只为吃上一口美国炸鸡,还抢着和门口的山德士上校合影。
80年代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同时为她们见证的还有共同坐在电视前的万千国人。只有顶阔绰的人家里才有电视,一个村往往只有一台。直到8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电视普及率才过30%。邻里街坊每晚都聚在同一台电视前,那时候流行的追剧还是86版《西游记》。
遇上女排比赛,全村人都一起看。那时信号不稳定,电视里经常是雪花马赛克,通常要派谁家小孩去房顶上举天线,朝不同方向多转几次,才能找到信号在哪儿。
后来出现了彩色电视,录像带也流行起来。放学后,学生们扎推去录像带店租碟,去有彩电的同学家里看电影。穿着燕尾服叼着雪茄横扫赌场的周润发,修炼千年却只痴恋宁采臣的王祖贤,成为了多少80后的梦中情人。
三
九十年代:和世界接轨
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和世界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与此同时,电子设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电脑、电话、随身听成为90后家庭都想拥有的新三大件。
腰上别着随身听,耳朵挂上耳机,哼着小曲,走在路上,你就是90年代最潮的仔。随身听拿在手里就像一块小方砖,里面装一盘磁带,四大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杨钰莹、水木年华、魔岩三杰......全世界的好歌都能装在这块小方砖里。
只有万元户才买得起电脑。当时还是拨号上网的豆腐块电脑,和电话共用一条线路,网费也从电话费里出。上网一小时,大概就要花掉5块,每次上网都得计划着来,否则当月电话费会严重超支。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清华北大联合中关村地区,开通国际互联网专线,成为了最先联网的中国大学。中文门户网站三剑客——搜狐、新浪、网易,成了90后的独家互联网记忆。一切需要的信息都能在门户网站上找到,一时间,电脑成为风靡一时的新家庭必需品。除了门户网站,各种网站也在90年代末井喷般出现。知名如一塌糊涂、水木清华、猫扑、网易社区,每天都有无数帖子,网民们在互联网上形成新的虚拟社区。
男孩爱玩游戏,红警、星际、魔兽、仙剑......游戏攻略背得比课文还熟。女孩爱上论坛和聊天室,取一个时尚的网名,和天南海北的网友聊闲天,交大洋彼岸的“伊妹儿”(注:email的早期译名)笔友。
如果没有电话,就得和整个楼的人排队抢公用电话。可家里一旦安了电话,大人们开始逢人就说:有事电话联系。小年轻们恨不得每晚都和对象煲电话粥,但得背着爸妈,否则电话线就不保了。
90年代恰逢留学潮,留学生们只能依靠电话联系亲朋好友。一根卷卷的电话线,连接大洋两岸,连接东西半球的白天与黑夜。
四
21世纪:追求品质生活
欢迎来到二十一世纪。短短二十年间,中国经济走上了快车道,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曾经梦寐以求的三大件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标配。
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家庭消费越来越注重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一项针对浙江439位受访者的调查研究显示,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消费意愿对消费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从2012年开始,消费需求已经超过投资需求,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拉动力。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方面的消费占比不断上升。对新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比起吃什么,更注重用什么,买东西得是大品牌,享受服务得是私人订制。
生活里仿佛没有什么是用钱买不到的,唯独健康,转眼成为最稀缺的东西。
高强度、快节奏、强压力,城市生活仿佛一根绷紧的弦,总是崩于身体发出警报时。加班无数的年轻人不到三十就得上了各种职业病,扛起家庭重担的中年人体检时总有几项异常指标,家里老人免疫力下降,各种老年病都找上门来。
国人对就医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大三甲医院常年人满为患,专家号一票难求。2019年,每一万人仅仅只拥有28位医生。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小病小痛咬咬牙,顶多去药店拿点药,去医院几乎和花大钱看小病画上了等号。如果挨到大病阶段,挂不上专家号,找不着床位,又成为了新的烦恼。比病痛更折磨人的是,治疗期间永无止尽的奔波劳碌。最惨的是病人家属,不仅得陪伴病人,照顾病人情绪,还得和医生沟通,在保守和激进的治疗方案里做选择,拿着厚厚一摞化验单穿梭在各个科室间。
为了更健康的生活,寻医问药,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家庭医生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标配,让家人们都能接受更优质及时的医疗健康服务。
时间,改变了亿万国人的生活标配,却带不走每一个家庭里,真正美好的爱与关心。
中国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专业的家庭医生提供7x24小时在线全天候照护,提供覆盖健康、亚健康、慢病、疾病四大健康场景的管理方案,通过使用涵盖身体、运动、睡眠、营养、情绪、精神管理的六维健康专业测评体系,适配客户实际健康情况定制专属健康档案,对客户进行持续健康管理,做到疾病早预测、早预防、早预警。加班后头疼咳嗽,孩子深夜高烧,老人腰腿疼痛,只要打开手机,家庭医生随时在线,提供专业的远程诊疗。
针对挂号、就医等问题,客户还可以享受线下导医服务,打通线上预约挂号协助到线下就诊住院、康复护理的就医服务全流程,让就医更舒适、更高效。
9月15日,伴随平安人寿多款新重疾产品重磅上市,“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迎来升级。门诊预约协助提供专人陪诊服务、安排住院协助等均可限时家属共享,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再也不用担忧年迈父母就医难的问题,真正做到“专业,让生活更精彩”,让家庭美好生活得以实现。
中国平安,重新定义一张保单,让温暖贴心的医疗健康服务,走进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共同建设健康中国,让健康多加守护,让平安常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