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回来老家,呆了一天,这里早晚温差大,气候比较干燥一些。
但目前来说,宝宝的作息时间表还是和深圳一样,按时吃奶、按时睡觉、按时醒来。
不过有一点就是,大哭的次数多了一些,不知道是怕生,还是“突然被团宠了”,有点受宠若惊?
我估计这俩原因都有,因为平时都是我和他爸在带,已经习惯了。
突然有爷爷奶奶、舅爷舅婆姨婆,还有一群小孩子的陪玩,一下子适应不过来这么多人看着他一个人,要搁我也哭了哈哈哈。
昨天宝宝上午、下午都在打隔,这时一旁的人就说是不是冻着了?
“emmm,宝宝打隔是冻着了的意思?”这句话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呢?
于是我赶紧去查一查资料,关于宝宝打嗝的问题,问题虽小,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

❌误区根源:将打嗝简单归因于“受凉”,这是常见的育儿误区之一。
✅ 科学解释:婴幼儿打嗝(呃逆)主要与膈肌发育不成熟有关,和“冻着”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资料来源《儿科学》第8版实锤!
反而还可能因为自己的无知,给宝宝盲目保暖反而导致捂热综合征(每年超5000例!)

宝宝出现打嗝更多是生理性因素,占90%以上,也是主要原因,吃奶时吞入了大量的空气,母乳喂养衔乳不当/奶瓶流速过快。
而且宝宝的胃部膨胀刺激膈肌,吃饱后立即平躺,也会出现一些打嗝的情况,还有他的神经发育未完善,膈肌突然痉挛也有可能。
还有种情况是病理性因素,非常罕见,一般情况都没有,比如说胃食管反流、脑部异常等问题。
所以总的来说,宝宝打嗝一是因为狂野隔肌(实则神经系统发育未全),二是因为喂奶时吃进去了空气,没及时拍隔,肚子里的气体之后会通过打隔的方式排出)。
03、如何判断打嗝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
宝宝正常打嗝是每次持续5-10分钟,无痛苦表情;而异常打嗝是持续超过1小时+呕吐或者哭闹不止。

第一,首先是排查原因,是否刚吃完奶?是的话就先竖抱拍嗝15分钟; 其次检查奶嘴孔是否过大?是的话要换慢流速奶嘴。
第二,宝宝出现打嗝了,一般来说母乳宝宝可以喂点奶,奶粉宝宝可以喂少量温水(5-10ml)。
第三,如何预防宝宝打嗝?可以吃奶时保持头高脚低姿势,不过要注意避免过度喂养。
第四,如果宝宝出现了这几种情况要赶紧上医院检查了,比如出现打嗝+喷射性呕吐,以及持续超过2小时,伴随面色发青/呼吸困难等情况。
总而言之,“宝宝打嗝是冻着了”,实属于经验性误区!
还好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没有给宝宝添加很多厚衣物,不然悟出痱子就尴尬了,不过也要注意随时检查宝宝的体温情况。
科学育儿应关注喂养方式和发育特点,而不是根据过往的错误经验来养育。
下次遇到宝宝打嗝,不妨先检查是否拍嗝到位,而不是急着加衣服哦!

插播一条爸爸的观察日记
小西瓜回老家第一天表现:
1、睡眠:早上不到7点就自己醒来了,跟平时差好多,然后歌声嘹亮半小时。
中午12点回老家路上又睡了一觉,短睡40分钟左右,到家就醒了,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接着下午1点多睡到4点左右,跟平时一样,5点多短睡了30min左右。
晚上睡的比较晚,可能是这边天黑的比较晚,大概8点多才睡着。
2、精神状态:总体来讲比较兴奋和激动,当然也哭了好几次,与大家互动的时间和次数都比之前更长更多了。
3、可能天气比较干燥的原因,纯母乳宝宝也是自己过段时间就要喝奶了,来补充自己的水分。果然小宝宝都懂,只是还不会说话大小便都算正常。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来自妈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