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齐造船业“三大明珠”,世界独一份!中国造船还有对手吗?

夜春阅览趣事 2024-12-24 02:19:18

在当今全球工业的宏大版图中,中国造船业正以一种令人惊叹的姿态,掀起汹涌澎湃的浪潮,重塑着世界船舶制造的格局,其崛起之路宛如一部震撼人心的传奇巨著,让每一个见证者都为之热血沸腾。

巨轮启航,打破百年垄断

2023 年 6 月 6 日,在长江入海口南侧,上海外高桥造船厂 2 号船坞,一艘真正的梦幻白色巨轮 ——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游轮 “爱达・魔都号” 正式出坞。

这一时刻,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中国邮轮产业前行的道路。“爱达・魔都号” 英文名 “Adora Magic City”,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自此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之后,全球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游轮的国家。

曾经在造船领域独霸一方的美国,以及传统造船强国韩国,都在这场邮轮建造的 “巅峰对决” 中,暂时落后于中国的步伐。

日本虽有尝试,却因种种挫折而半退半进。

大型邮轮,作为全球最大、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其建造难度超乎想象,甚至远超航母。以 “爱达・魔都号” 为例,整船总电缆布置长度达 4300 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拉萨的铁路距离;全船零部件数量超 2500 万个,约为 C919 大飞机的 5 倍,复兴号高铁列车的 13 倍。

它不仅仅是一艘航行于海洋的交通工具,更像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微型城市,具备执行人类饮食起居、资源供应、娱乐、医疗、排污等繁杂系统性功能的卓越能力。

这艘巨轮拥有 2000 多个客房,总载客量 5200 多人,公共区域面积超 4 万平方米。船上既有常见的餐厅、健身房、购物区,更有令人惊喜的水上乐园、篮球场、剧院、医疗中心、手术室等等。并且,它还是全球第一艘 5G 信号全覆盖的游轮,这一创新科技为乘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海上通讯与娱乐体验。

在 “爱达・魔都号” 成功出坞之际,外高桥造船生产总监吴晓原难掩激动之情:“中国游轮产业的轮子已经滚动起来了。”

回首往昔,中国造船业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奋斗的足迹。20 年前,当德国已在船体结构上熟练运用激光复合焊接技术时,中国才刚刚启动 17 万吨级浩旺角形散货船的设计工作,起点虽低,但志向高远。

2006 年,意大利歌诗达游轮公司进军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中国港口为起始港的国际邮轮航线,中国邮轮旅游市场由此萌芽。

此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主邮轮、诺维真邮轮等国际邮轮巨头纷纷涌入,中国邮轮旅游迎来爆发成长的黄金十年,年均增长率高达 52%。至 2019 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

就在这一年,“爱达・魔都号” 正式开工点火,外高桥造船厂开启了挑战邮轮建造巅峰的伟大征程。三年磨一剑,13 万吨位的 “爱达・魔都号” 横空出世,展现出令世界瞩目的 “中国速度”。

在这三年间,中国造船业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突破了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 —— 重量控制、安全返港与减震降噪。

以重量控制为例,“爱达・魔都号” 使用的钢板大多来自智能薄板车间的波形钢板。通过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激光复合焊接等前沿技术,车间的薄板切割与加工达到了极致精度。

一般船体的钢板厚度约为 20 毫米,但 “爱达・魔都号” 整船 80% 的薄板厚度都不超过 8 毫米,并且更加平整坚韧。控制船体自重,对于邮轮产业而言,就是牢牢把握了经济效益的命脉。

外高桥造船开发部黄一鸣透露:“最初引进的设计图纸和建造管理文件有 15 万页,2 吨多重,但都不是直接用的,只是学习的。这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条路是我们的强项。” 凭借着这一独特路径,中国造船业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实现了对众多目标的奋力追赶与超越。

LNG 船领域,中韩激烈交锋

在造船业中,航母、大型游轮和 LNG 船并称造船业皇冠的三大明珠。

“爱达・魔都号” 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成为了世界唯一一个在三个领域内均实现了自主建造的国家。其中,LNG 船作为运输液化天然气的特种船只,以高难度、高技术、高附加值著称,堪称海上超级冷冻车。由于天然气易燃易爆的特殊性,LNG 船对工艺要求极高,允许误差的范围以毫米级计算。

近年来,在中国造船业迅速崛起的强大冲击下,韩国造船业选择退守 LNG 船这类高端船舶市场,试图巩固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北溪事件,更是让 LNG 船的战略重要性凸显无疑。

天然气管道运输受阻,LNG 船成为了关键运输工具,其一日租金瞬间涨至 40 万美金,是正常价格的 26 倍。即便如此,在大西洋领域仍一度出现一艘难求的紧张局面。

中韩在 LNG 船领域的竞争由来已久,差距也曾较为明显。2008 年左右,韩国已成功造出第二代 LNG 船,而中国的首艘国产 LNG 船 “大鹏号” 才刚刚交付使用。

然而,中国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迅速发起追赶。LNG 船建造的关键一环是货仓维护系统。当前,法国 GTT 公司的两款薄膜型维护系统 Mark 3 型和 No.96 型占据了市场份额的 80% 以上,其中 No.96 型所用的核心材料热膨胀率极低的镍铁合金因瓦钢,几乎被 GTT 公司完全垄断,全世界的 LNG 船都难以绕开这家法国公司。

韩国每生产一艘 LNG 船,都要从 GTT 进口因瓦钢,并支付高达 1000 万美元左右的维护系统专利费。

但中国造船人并未因此退缩,2013 年,由沪东中华牵头,宝钢等单位协同参与,毅然启动了国家工信部科研项目 —— 国产因瓦钢的研发工作。历经四年艰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国产因瓦钢,并顺利通过了法国 GTT 公司的两轮严格认证。

中国就此成为全世界第二家因瓦钢供应商。

国产化后的 LNG 船造价普遍比韩国企业便宜 1000 万美元左右,这一显著优势使得中国 LNG 船订单在最近两年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从去年的订单实际情况来看,大型 LNG 船方面,韩国获得了全球 173 艘订单中的 118 艘,占比 68.2%,而中国承接了 55 艘。

数量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趋势的变化。韩国的 LNG 船接单量相比 2021 年已大幅下跌 21.2 个百分点,而中国的 55 艘则是我国首次在全球 LNG 船订单中份额超过 30%。这表明,中国在 LNG 船高精尖赛道上正加速前进,逐渐缩小与韩国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超越。

在世界造船业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格局几经变迁。上世纪 80 年代,韩国开始集中发力,在 2000 年左右成功超越泡沫后期逐渐衰落的日本,登上世界造船第一大国的宝座,并长期占据这一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奋起直追,同样在千禧年前后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仅次于韩日的世界第三造船国家。

至此,全球造船业 90% 的份额基本被亚洲国家所掌控,而中日韩三国则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主要竞争者。

然而,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速度犹如火箭升空,令人惊叹不已。

2010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到 6757 万载重吨,在全球市场份额更是飙升至惊人的 40%,一举超越韩国,问鼎世界第一。此后,局面演变为中韩之间的激烈动态争霸,日本则逐渐退出了这场竞争的核心舞台。

再到 2022 年,中国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 55.2%,将韩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的霸主地位愈发稳固,成为了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军者。

书写经济新篇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其意义远不止于造船本身。

以邮轮产业为例,由于中国建造大型邮轮尚属首次,相关产业配套在初期几乎一片空白,“爱达・魔都号” 上不少高规格设备和内装材料都还依赖进口。但从长远来看,这也为中国催生了全新的产业链发展机遇。

黄一鸣表示:“大型邮轮开建以来,上海已经新增注册了许多邮轮内装公司和船东运营公司。” 这些新生的企业如同点点繁星,在邮轮产业的浩瀚星空中逐渐汇聚成璀璨银河,预示着一个庞大产业集群的蓬勃兴起。

从更宏观的经济视角审视,此前中国仅拥有邮轮旅游消费,邮轮只是短暂停留,带来的是所谓的 “过路经济”。但随着国产大邮轮的成功突破,这一局面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据研究预测,到 2035 年,邮轮对中国总体经济贡献值有望达近 5500 亿元人民币。这一显著的 “邮轮效应”,正由点及面地深刻影响着中国造船业、中国工业乃至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劲新动力。

去年 8 月,中国第二艘国产大型游轮已在外高桥造船厂正式开工,预计 2025 年交付。

这艘 2 号船被海事新闻网站形容为更绿色的漂浮城市,它将搭载更多绿色智能技术,引领世界船舶工业迈向更加环保、智能的未来。这不仅是中国造船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中日韩等造船大国在全球竞争舞台上竞相角逐的新焦点,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全新舞台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回顾历史,中国造船业上一次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与影响力,还要追溯到宋元明时期的泉州。那时的泉州,堪称世界的 “纽约”,是全球海洋贸易的核心枢纽。

郑和率领的庞大舰队,更是如神话般在海洋上纵横驰骋,远播中华威名。

尽管中国在传统认知中常被视为大陆国家,但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里,大海始终是一种独特而神圣的存在,是为数不多的没有任何负面含义的文化图腾。我们的文化底色,除了红黄,还有那一抹深邃而广阔的蓝。

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勇敢的中国人在沙漠中一路向西,深入大陆腹地探寻未知;亦有坚毅的先驱者毅然驶向东南方向的大海,义无反顾,永不回头。

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伟大的探索冲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

如今,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正蓬勃发展,它能否续写大航海时代的辉煌,成就大航海 3.0 的壮丽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且行且歌,在这波澜壮阔的海洋征程中,继续书写属于中国造船业的不朽传奇,向着更加辽阔的蓝色海洋奋勇前行。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是无数平凡劳动者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钢铁传奇。

这些海上巨物的背后,凝聚着普普通通的人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工业崛起的坚定信念。他们所建造的,不仅仅是一艘艘冰冷的船舶,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与纽带,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发展的希望之舟。

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信中国造船业将继续扬帆远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让世界因中国之船而更加紧密相连,让蓝色海洋因中国智慧而焕发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光芒。

文本来源@虎嗅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91
评论列表
  • 2024-12-24 06:46

    奋力拼搏新编章,扬帆起航靠轮船…华夏加油!

夜春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