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国强,今年65岁,刚刚退休。退休之前,我是厂里的一个技术工人,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厂子效益虽然一般,但退休金每个月还有5000块,勉强能维持生活。一年前,我做了一个改变人生的大决定:把家里唯一的房子过户给了儿子小军。当时他带着儿媳小丽来找我,说是买房压力大,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够,希望我能帮个忙。我一听,心里也不是滋味,这孩子真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就不容易了。我从小军出生起就对他倾尽所有。他妈走得早,他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别看我平时不善言辞,但我心里疼他得很。他一开口,我心里就软了。小军说得很诚恳,“爸,这房子以后本来也是给我的,不如现在就过户给我吧。以后你养老我们负责,您就别操心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就踏实了。确实啊,我就这一个儿子,房子早晚都是他的,现在提前过户又能帮他一把,也算是替小军减轻负担。我甚至有点自豪,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忙活,儿子靠得住。过户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我坐在车里,看着手里的房产证和新印上的名字,心里五味杂陈。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房子啊,现在真成了小军的了。起初那几个月,日子还算平静。小军一家三口住进了这套房子,我则搬到了隔壁小区租了一间单间,想着离得近,互相也能有个照应。但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最开始是小丽对我越来越冷淡。我过去给孙子送饭,她接过饭盒后也不多说什么,脸上写满了敷衍。有时候小军回家晚了,我就顺手帮忙收拾一下家务,但她似乎并不领情,反而在背后嘀咕,说我动了她的东西。后来,小军的态度也变了。他不再主动来找我聊天,也很少问我最近过得好不好。有一次我有点感冒,想着让他们给我带点药回来,结果打电话过去,小丽直接接的,语气冷冷地说:“爸,你不是退休金挺高吗?自己买呗。”我愣了好一会儿,才说:“我不是懒得出门,随便问问。”电话挂断后,我站在窗边发呆,觉得心里冷得厉害。真正让我明白他们心意的是一次家庭聚会。那天是小军的生日,我早早买了蛋糕,还包了个红包,想着一家人吃顿团圆饭。但饭桌上,小丽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全程刷着手机。小军也低着头不吭声,气氛尴尬得让我不知所措。终于,小丽忍不住开口了:“爸,我和小军商量过了,您也不年轻了,我们两个工作忙,实在没时间照顾您。以后您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养老问题我们真心力不从心。”这话像一盆冷水,把我从头浇到脚。我看着小军,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反驳的意思,可是没有。他低着头,沉默不语,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像是掉进了无底的深渊。我努力压住情绪,问了一句:“小军,这是你的意思吗?”他抬起头,避开我的眼神,说:“爸,小丽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工作压力大,孩子还小,实在管不过来。”我手里的筷子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塌了。回到出租屋后,我坐在沙发上发呆,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我拿出房子过户的合同和当初的存款账本,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越看心里越痛。我一生的积蓄,全都用在了他们身上,到头来,换来的却是“我们不想管你”。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我做得太多,让他们习惯了索取?是不是我的付出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这之后,我没有再主动联系小军一家。他们也很少来看我。日子平淡得让人发慌,我的心也逐渐麻木了。直到有一天,楼下邻居老张过来找我喝茶。他也是个独居老人,儿女都在国外,靠自己过日子。老张听了我的事后,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李,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得舒坦。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别太操心了。”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学着为自己而活。报名了社区的老年大学,学画画、学唱歌,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每天忙忙碌碌,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虽然偶尔还是会想起小军,但我不再抱有太多期待了。毕竟,这世界上没有谁必须对谁负责。我把自己的房子和青春都给了他,他选择了他的生活,而我,也要选择我的。人到晚年,最重要的不是依靠谁,而是学会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