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兰,49岁,干了快十年的保姆。人到中年,腰酸背疼是常态,可偏偏这工作没得挑,毕竟每月7500块的薪水,放在咱这个小城市,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可钱虽好赚,心里的苦啊,没几个人懂。我现在伺候的是陈家,一家五口:夫妻俩,俩孩子,还有个年迈的老母亲。刚开始应聘的时候,雇主太太笑盈盈地说:“阿姨,工作不复杂,主要就是帮忙打扫卫生、做饭,偶尔照看下孩子。”我听着觉得还行,心想反正自己干惯了这些活儿,工资也比之前那家多了两千,心里美滋滋地签了合同。可真正上岗后,我才发现,哪是什么简单工作。早上六点不到就得起床,先给一家人准备早餐。陈太太讲究,非得每天不重样:今天是燕麦粥配煎蛋,明天就得换成南瓜粥加小笼包。孩子偏食,哥哥不吃葱,妹妹不吃辣,老母亲牙口不好,还得做软烂的饭菜。忙完一圈,差不多八点多,厨房像打过仗一样,我又得赶紧清理。刚喘口气,陈太太就喊了:“阿姨,孩子书包收拾好了吗?今天要带美术课本,别忘了。”我只好放下手里的抹布,跑去翻孩子的书包,检查作业、课本、文具盒。孩子忘带东西可不得了,陈太太会直接甩脸子,嫌我不细心。接着就是打扫卫生。陈家住着大平层,客厅、卧室、卫生间,光擦玻璃就得半天。陈太太还特别挑剔,桌子上哪怕落了一根头发,她都能皱着眉头盯着你看,语气不重却刺得人心里发凉:“阿姨,这细节要注意。”中午做饭更是赶。陈先生回家吃午饭,得按点儿准备好,他不喜欢吃隔夜菜,菜得热乎、口感要好。吃完饭我连口热水都来不及喝,就得洗碗、收拾厨房。等一切搞定,想眯一会儿吧,偏偏这家人总有各种事儿——“阿姨,帮我把这件衣服手洗一下。”“阿姨,老妈要晒晒太阳,麻烦你陪着。”最累的还不是这些体力活,而是操不完的心。陈太太爱忘事,经常嘱咐我:“阿姨,下午三点记得提醒我开会。”要是哪天我也忘了,她脸色立马就变,说什么“这点小事都记不住吗?”搞得好像我的责任是她的私人秘书一样。有时候我真想摔门走人,可一想到每月的工资,还有家里等着我寄回去的生活费,咬咬牙又忍了。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学费不便宜,老母亲身体不好,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不能任性,日子还得过。最让我心寒的是,干了这么久,从来没人真心说过一句谢谢。孩子觉得理所当然,夫妻俩也只是偶尔表面客气。去年我生病发烧,硬撑着做饭,陈太太只冷冷丢下一句:“阿姨,您要不请假回去休息吧,别传染给孩子。”可我哪敢请假?请假就没工资,家里等着钱呢。有时候夜深人静,我躺在那张小小的保姆床上,听着外面一家人欢声笑语,心里一阵酸涩。我不是没梦想过自己也能有个温暖的家,可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最后你发现,自己只能靠自己。我还记得有一次,陈太太突然心血来潮,要举办一个家庭聚会,邀请了亲戚朋友来家里。我那天从早上五点忙到晚上十点,准备食材、烹饪、打扫、招待客人,甚至连笑脸都得挂着。客人们一个个夸陈太太能干,夸她家的饭菜好吃,没人知道这些都是我一双手、一身汗换来的。聚会结束后,我累得靠在厨房的角落里,连站都站不稳。可第二天早上,陈太太还是淡淡地说:“阿姨,厨房有点油渍,注意清理干净。”我有时会偷偷观察陈家的孩子,想着他们是不是也会有一天明白,家里那个不起眼的阿姨,其实也是个有故事、有心事的人。我也曾年轻过,也有梦想,也渴望被人关心和尊重。可这些年被生活磨得麻木了,渐渐不再奢求什么,只求日子能安稳,家里人平安健康。但也不是没有温暖的瞬间。陈家老母亲有时候会拍拍我的手,轻声说:“阿姨,辛苦你了。”那一瞬间,心里的委屈仿佛被抚平了些许。虽然简单,但至少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完全透明的存在。我不知道还能干多久,这份工作耗人心力,也耗尽了我的热情。但只要家里需要,我就得撑下去。毕竟,7500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我每天的辛劳换来的。这就是我的生活,平凡又真实,充满酸楚却不得不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