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医治病除了“苦口良药”,这些特色理疗你知道吗?

长岳看健康 2024-06-12 22:19:37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可是不想要“苦口”

但要“利于病”

该如何是好呢?

别担心

中医理疗来啦

01

中医物理治疗

中医物理治疗是指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疗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摩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病症在进行调治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理疗设施进行配合治疗,将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

妇科现有中医治疗有哪些?

适合何种疾病?

1、艾灸

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崩漏、痛经等患者。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

(3)极度疲劳、过度饥饱者。

2、耳穴压豆

适应症:

适用于术前不寐、术后腑气不通等患者。

禁忌症:

(1)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冻疮。

(2)孕妇尤其是习惯性流产者。

(3)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慎用。

3、中药熏洗治疗(足部)

适应症:

适用于不寐、痛经、月经不调等患者。

禁忌症:

足部皮肤破损、感觉异常者禁用。

4、中药灌肠

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

禁忌症:

排便失禁、肠道肿瘤、急性肠炎患者。

5、中药封包

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

禁忌症:

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者。

6、腕踝针

适应症:

适应于各种痛症,如术后疼痛、痛经等;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禁忌症:

腕踝针无绝对禁忌症。进针部位皮肤有瘢痕、伤口、溃疡及肿物者,不宜针刺。

7、经络刷

适应症:

适用于阳气虚脱症:中风脱症、腹痛吐泻、痢疾等,起到回阳固脱、补气固本之效;

各种痛症和寒性疖肿:疮疡疖肿、冻伤、不孕症、扭挫伤等,起到行气活血、散瘀消肿之效。

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病变者、有接触性皮肤传染病者。

(2)出血倾向者(如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

(3)过度饥饱、过度疲劳,不可用力大面积刮痧。

(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对艾草过敏者等。

8、穴位贴敷

适应症:

适用于崩漏、痛经等患者。

禁忌症:

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者。

9、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

适应症:

适用于风寒外感、产后身痛、痛经、盆腔炎等患者。

禁忌症:

(1)皮肤溃疡、瘢痕、过敏者。

(2)极度衰弱、过饱和过饥、发热者。

(3)女性妊娠期、月经期。

(4)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局部感觉障碍者。

10、中药热奄包治疗

适应症:

适用于术后腑气不通等患者。

禁忌症:

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者。

11、梅花针

适应症:

临床各种病症均可应用,如妊娠恶阻、痛经等。

禁忌症:

(1)皮肤破溃、瘢痕处及出血倾向者。

(2)急性传染病、急腹症、创伤患者。

12、皮内针

适应症:

适应于痛经、妊娠恶阻、头痛等。

禁忌症:

(1)皮肤破溃、瘢痕处及出血倾向者。

(2)孕妇下腹、腰骶部、关节附近、体表大血管部。

(3)对胶类敷料、金属过敏者。

13、针刺

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痛经、排卵障碍、失眠等患者。

禁忌症:

(1)孕妇3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

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2)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3)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4)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5)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6)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14、子午流注

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痛经、产后头痛、产后缺乳等患者。

禁忌症:

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者。

总之

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

“打针”能治病

“吃药”能治病

物理治疗同样也能治病

我们的目的是消除不适感

还自身健康体魄

图片除标注外,由科室供稿,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0

长岳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