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方电话,气急败坏的特朗普一边要求组建“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一边开启中美“全面断供”的争夺,然而19个国家的驻华大使一起在北京出现,中方用三个结果告诉特朗普,他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出现了。
19国驻华使节齐聚北京到底是不是巧合?中美全面断供之后,对谁的影响更大?
全面断供影响了谁
近年来,明眼人都能看出中美关系的紧张,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科技“战争”,包括地缘博弈,美国可以说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只是成果不言而喻,这次关税战终究还是用上了压箱底的“绝学”,断供。
过去,美国常用“断供”手段,想在重要行业打击对手,这次美国通过芯片封锁、核心设备禁售以及限制科研交流,企图切断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命脉,从而遏制中国的进步。
但是,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坚韧和决心,面对压力,中国反而将“断供”看作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积极引导方向,公司大力投入研发,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攻克技术难题。
国产高端芯片的成功研发、自主工具链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科技实现了重大突破,中国摆脱对外依赖,转而依靠自身实力,成功在科技领域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从当下取得的成就来看,从5G到人工智能,从量子计算到生物医药,中国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逐渐打破了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能源合作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事实证明,美国的“断供”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应对美国可能停止石油供应的风险,中国大力加强与俄罗斯、中东等国家的能源合作。
这种做法既确保了中国自身的能源供应稳定,又加深了与这些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反而推动中国更加独立自主地发展。
美国在尖端科技产业没能对中国做出闭环,中国却在农产品给了美国当头一棒,过去,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农产品,但美国将农产品贸易与政治挂钩,采取制裁措施,结果反而让美国自身受损。
如今,中国转而从巴西等国进口农产品,这样既保证了自己的粮食供应,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新的销售机会,这种转变显示了多极化贸易格局下,各国可以有更多选择,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更关键的是,美国目前已经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牌了,就算岁看重的断供也没有让中国止步不前,反而成了加速内部整合的催化剂,那些曾被寄予希望的出口链条正在被自主生产取代,而国际社会的选择也在逐步倾斜。
与此同时,19国使节在北京聚首,这既是对中国外交方向的认可,也是对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响应,许多国家都已明白,单打独斗和贸易壁垒已不合时宜,共同发展才是未来的正途。
他们选择与中国携手,一方面因为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认同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这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金砖国家通过加强内部合作,共同应对美国的经济压力,从而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东盟国家的态度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多边主义,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并且反对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这么多国家驻外使节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很明显代表了大部分国际上的声音,有他们起着带头作用,想必之后会有更多的国家看清形势,那么,特朗普的焦虑只会更加严重。
霸权思维的陷阱
特朗普的焦虑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他看到中国实力增强对美国国际地位构成的威胁,他想用强硬的办法改变这种局面,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但结果却和预想的相反,他的策略最终让他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境地,既没能有效遏制中国,也损害了美国的自身利益。
虽然他希望团结盟友一起对抗中国,但现实是,很多国家更愿意与中国合作,并不想陷入非输即赢的竞争局面,并且反而让更多国家看到了合作共赢的机会,导致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被削弱。
特朗普面临的难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称霸”想法,他看待国际关系,就像一场你死我活的比赛,觉得只有打倒别人,自己才能赢,然而这种想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在世界是大家一起合作,而不是一方独大。
如果美国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继续坚持霸权主义那一套,最终可能会跟不上时代发展,被世界抛弃,因此美国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转变思路,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国际环境。
除了外部问题,还有内部问题,特朗普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意见不合,以及股票、债券、外汇市场的起伏不定,都表明美国存在着内在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降低了美国的实力,同时也使得特朗普在制定政策时束手束脚,可选择的方案受到了限制,这些情况也加剧了他的困境,也影响着他和他所代表的政府的行动能力。
政治决策得不到支持,民心也渐渐旁落,当初振臂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现在却被民众做出气球游行嘲讽,内外夹击之下,特朗普的困境要远超我们的现象,而这一切,都源自他没能跳出自己延续多年的“霸权思维”。
结语
中美之间的“断供”仅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小例子,未来,中国会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想法,努力与所有国家一起,打造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至于美国会做出何种选择,只有时间可以给我们答案,但在此刻,围绕未来的竞争,显然已经无法再退回到从前,中美断供,是一个起点,也是一场无法后退的较量。
信息来源:
中国能源报2025-04-15《“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提供多少”》
北晚在线2025-04-19《与机器人共同奔跑!近30国驻华外交官走进经开区》
新浪财经2025-04-17《芯片大厂AMD警告:美国政府对华出口限制将增加8亿美元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