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携手浦东和阿里巴巴,投资百亿造车,资本是如何规划的?

壹号股权 2020-11-30 21:44:17

汽车产业一项是各国产业支柱之一,消费量巨大,拉动的投资、生产、消费和就业没有几个产业能够比得上,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都是会有自己的汽车产业的,中国后来居上,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当前的汽车市场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变革,就是从燃油汽车变成电动汽车,人工驾驶变成无人驾驶,这是未来最大的两个变革特征,行业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洗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产阶层的持续扩大,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1、特斯拉拥抱中国,迎来了新生

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是特斯拉,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8年推出第一款超跑,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算起来时间也不短了,但是从股价和市值来看,真正达到高光时刻还是最近一年的事情,当前的特斯拉市值达到了5500亿美元 。

但是在一年半以前,特斯拉却处于至暗时刻,股价暴跌(市值仅仅只有当前的6%),市场受阻,创始人马斯克都有被踢出董事会的可能,差一点就走上了乔布斯曾经在苹果的老路。这也许是马斯克人生最难过的时刻之一。

不过中国拉了特斯拉一把,2019年初,特斯拉落户上海,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超级工厂,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10个月就建好了,这就是中国速度,这让马斯克笑开了花,高兴得在现场将衣服都脱了。这个消息极大地振奋了资本市场,股价触底反弹,并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特斯拉拥抱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如今特斯拉已经是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企业。

2、阿里下注新能源汽车

前面讲这么多,其实就是说一个方向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的方向,而中国又是其中最大的市场,要进入未来的万亿市场,这个市场是必须要进入的,而中国是必争之地。

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阿里也会考虑未来的战略布局,提前布局,未来能够活下来最终被消费者认可的,可能就是当前已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及正在投资成立的品牌,阿里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是一定会布局的。

但是,两者的方式不太一样 ,腾讯还是秉承一个投资人的角色,就好比投资京东一样,自己并不会下场真刀真枪地去干,作为财务投资者甚至是战略投资人即可,腾讯不仅投资了特斯拉,还投资了蔚来汽车。

相比腾讯作为财务投资人,阿里更喜欢亲自下场,这次阿里和上汽合作就是这样的思维路径,那么上汽和阿里的合作是如何通过资本规划进行的呢?

3、阿里和上汽合作造车的资本规划

最近,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宣称牵手上海和阿里打造自主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项目,该项目暂时命名为“智已汽车”,项目逻辑是:将全新打造电子电器架构,从 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应用数据驱动, 聚焦客户感知,重构用户体验,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实现汽车智能化宽度和深度的突破。

而阿里在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是领先的,这次和上汽的合作是互取长处,阿里擅长的是在软件领域,这也算得上是软硬结合吧。整合各投资方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芯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优势,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实现对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全面重构,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生态体系。

新能源汽车是吞金巨兽,而且投入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入,这次三方共计投入了百亿元,上汽集团投资54亿元,上海浦东张江出资18亿元,阿里和其他公司出资28亿元。

他们的资本规划是这样的,首先上汽和上海浦东张江成立了一只基金“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上汽和上海浦东张江都作为有限合伙人(GP),而普通合伙人是“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这个上汽恒旭看名字也知道和上汽是有关系的,没错,上汽是第二大股东,持有40%的股权,但是不是控股股东,上汽恒旭有三个直接股东,另外两个股东分别是“上海颀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晟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最后的实际控制人是一样的。

这个人就是陆永涛,算得上是这个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现在,上汽和张江高科已经通过成立基金的形式将资金聚拢了,不过阿里并没有在这个基金中直接持有股份,根据上汽的公告,这只基金将和阿里巴巴期限的投资主体共同投资于“智已汽车”这个专项的造车项目。

也就是说目前“智已汽车”这个项目是在上汽集团之下进行的,并不是新成立的一个公司,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这是专项 ,却未必是独立出来的一个单独公司进行的,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改变,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上汽是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的,其他的投资人就只是出资方了。在这样的架构体系之下,团队能够有多大自主权是很难说的。

从这家基金的成立情况来看, 周期是很长的,投资期3年,管理退出期4年,延长期2年,也就是说最长可以达到9年时间,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未来这个项目会独立运作吗?还是会一直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一个专项项目?如果是后者,那么未来能够持续吸引其他资本进入吗?100亿虽然是个大数字,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的。未来还会继续融资,但是对于这样一种资本股权的结构,这些投资人的投资未来将如何兑现?

当然也不是说在集团内部的体系下就不会孵化出好项目,比如腾讯的微信,这个也许是内部孵化最成功的项目了,但是从概率上来说,或者说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或许真的独立出来会更加有爆发力。

0 阅读:101

壹号股权

简介:有干货的经济知识,有趣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