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美国西雅图地区遭遇了一场“炸弹气旋”的风暴袭击。
这场风暴不仅带来了狂风暴雨,还导致了大面积停电,使至少70万居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这场风暴面前,西雅图的应急管理部门迅速行动,调集抢修队伍,争分夺秒地修复受损的电网设施。
然而,由于风暴造成的破坏过于严重,抢修工作进展缓慢,电力恢复的时间一再被推迟。
而美国的这次风暴也确实让人深思,尤其是在对比之下,凸显了中国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显著成就。
事实上,在不少国人眼里,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控制非常强,甚至达到了垄断的程度。
然而这种看法过于绝对了,中国对电力行业绝对控制的目的并非如此。
从美国人停电的悲惨遭遇中,我们就能知道中国电力行业严苛管理的必要性。
一、美国为何电力失控在美国,大规模停电屡见不鲜,极端天气只是一个诱因。
从基础设施老化到电网管理的混乱,再到电力供需平衡的脆弱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加剧了美国电力系统的失控态势,也严重影响国民正常生活。
具体来说,基础设施老化是美国电力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关键电力设施,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等都到了“退休年龄”,甚至有的超过实际规定的使用年限。
这些老旧电力设施往往难以承受日常供电负荷。
并且当遇到极端天气时,还限制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更难以维持正常供电。
比如今年夏季,美国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很多地区就因为输电线路老旧,无法承受高峰用电而频繁跳闸,导致大片区域经常停电。
又比如台风天气时,强风暴使得老化的变电站严重受损,电缆等设备故障率上升,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让居民生活陷入困境。
除了基础设施老化外,电网管理的混乱也是美国停电现象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这种混乱其实是因为美国电力市场基本以私有制为主导,这就意味着电力供应和分配的管理权分散在众多私营电力公司手中。
这种分散的管理方式虽然能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但是由于不同电力公司之间的运营策略和设备、应急响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整个电力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
就比如遇到大规模停电的情况时,由于各个私营电力公司不能更迅速地分享彼此电力信息,就导致电网调度困难,整体应急响应速度降低,抢修不及时,为居民恢复供电的时间自然而然就被拉长了。
另外由于频繁停电,很多家庭或者大型工厂都自发购买家用或者商用发电机以应对不时之需。
然而这一举措不仅加剧了碳排放问题,更透露出美国电网正面临的一个严峻危机,那就是能源供应不足。
当地报告曾提出,美国现在的电网扩建速度和发电速度根本跟不上本国用户的用电量。
尽管也在发展新能源供电,但这些都需要智能电网和更先进的储能技术来支撑,而前提是有功能完善的基础供电系统。
上文中提到,美国电网是私有制,比起居民生活品质,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
老旧设备能用就凑合用,也不会进一步投入升级资金。
停电了只要不影响企业收入,何必浪费大量人工成本来抢修。
正因如此,美国电力系统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也证明了国家放弃电力市场的统一管理权,反而过度发展竞争机制是错误的选择。
二、中国电力市场环境反观中国,从几十年前缺电、限电困境到国家电网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世界电力市场发挥重要影响,已经成长为发电生产大国。
不仅可以向美国大量出口输电设备,还在众多国家开展各类发电项目。
这种巨大的转变是因为,在中国由国家对电力市场进行了统一的监管和改革,并逐步开放一些电力相关的领域,让更多社会企业能进来一起做事,形成了良性竞争,如此就构建了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格局。
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整个市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协同与活力。
从输电、发电、配电、到卖电,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电力供应网,确保居民用电的稳定、可靠与安全。
同时这些环节也在国家谋划下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即推动整个电力行业朝着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前进。
比如在发电环节,升级传统火力发电,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和污染。
再比如在输电环节,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为主的国有电力企业,通过不断升级和完善电网基础设施,让电网变得更加强大和稳定。
不管电是从何而来,都能又快又稳地送到家庭、商场、医院、学校等地。
这就像建了一条条“电力高速公路”,让电力传输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靠谱。
除此之外,这两家企业还致力于智能电网的创新发展,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为电网装上了“眼睛和大脑”。
如此一来,整个电网系统就犹如一份天气预报,不仅能实现用电消费的智能化管理,让大家通过手机就能知道用电情况,更加合理地安排用电计划,节约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主动感知和预测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并定位可能存在的用电问题或隐患。
一旦发现问题,就能迅速响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进一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总体来说,中国的电力市场正朝着一个高效、智慧的服务方向发展,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广大民众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经济、环保的用电体验。
三、垄断的真实目的从中美两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实“垄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在中国,垄断并不是目的,因为“电”也是发展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的电力“垄断”实际上是一种有序且受监管的市场策略。
在这种策略下,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与监管不仅保证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与高效建设,还实现了电力发展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让“用电”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项公平的基本权利。
比如很久以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电,照明只有煤油灯和蜡烛。
但随着国家电网的大规模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乡村建起了一座座铁塔,铺设了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的电力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村民们不仅用上了电灯、电视、冰箱等现代家电,还利用电力进行农业生产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甚至有的在村里开起了商铺、厂子,为家庭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
另外,这种“垄断”模式还体现在电力市场的有序开放上,目的则是既保证关键环节的稳定控制,又能规范市场竞争,促进电力行业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
就比如电价管理,居民用电的费用统一由国家电网根据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控和定价。
这种集中管理有效保证了电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大家提供了负担得起的稳定用电环境。
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车的充电费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这方面,国家则在基础电价之上,将充电定价权下放给了各个充电企业,由市场主导合理控价。
不同于居民用电的集中管理,这种模式更侧重激发充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推动它们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充电服务和设备。
同时也刺激各个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避免因为高昂的充电价格被消费者淘汰。
此外,垄断电力发展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高我们国家在全球关键民生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就比如美国自誉为超级大国,但美国电网却弱不禁风。
而中国电网的供电实力却如同铜墙铁壁,不管是科技创新还是用电体验都在全球电力行业独树一帜。
从科技创新角度上来说,这种“垄断”模式可以进一步集中优质资源,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可以投入电力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从而提升我们国家在全球的科技影响力。
结语一场龙卷风就让美国超70万的民众久久陷入停电困境,反观中国,也不少经历极端天气的袭击,却很少出现大规模停电的情况。
即使停电也能及时抢修,迅速恢复供电,基本不会影响民众生活。
这其实就解释了中国为何要“垄断”电力,因为我们要为国民构建安全、可靠、高效、公正的电力系统。
这种所谓的“垄断”并不是简单的资源控制,而是为了给我们国民逐步构筑一个强大的电力保障系统,坚定支撑着国家经济繁荣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参考资料:
INSIGHT视界2021-02-07《唯一不吹牛逼的企业,就是中国国家电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296APK00516FC9F.html
陈福耳2024-05-06《美国电网老化危机!十年内或陷全国断电,我们能否度过电力挑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285463618132379&wfr=spider&for=pc
中国能源报2024-07-01《美国电网可靠性再受考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3361773966932791&wfr=spider&for=pc
能源革命2024-11-13《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史》
https://blog.csdn.net/sean9169/article/details/14372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