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的消息称,2025年4月2日高通即将召开“骁龙旗舰新品媒体沙龙”,主题“新生代,实力派”的标语已引发行业热议。
尽管官方尚未明确新品名称,但综合多方爆料,这款代号SM8735的芯片几乎可以确定为骁龙8s Gen4。
作为高通次旗舰阵营的核心成员,凭借全大核架构、台积电4nm工艺及200万+的安兔兔跑分,剑指中高端市场,试图以“降维打击”的姿态重塑性能与价格的平衡点。
那么笔者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此芯片的架构和细节,一起来看看芯片本身的实力,到底能够带来多少的惊喜吧。
据悉,骁龙8s Gen4采用台积电4nm制程工艺,延续了高通在能效比上的优势,其最大亮点在于CPU架构的革新——X4+A720全大核设计,彻底摒弃了传统小核(A520)。
具体的配置规格为1颗3.21GHz Cortex-X4超大核(单线程性能核心)、3颗3.01GHz Cortex-A720大核(高负载任务)、2颗2.80GHz Cortex-A720大核(中负载任务)、2颗2.02GHz Cortex-A720大核(后台任务)。
这种“1+3+2+2”的八核组合,通过差异化频率调度,既能应对瞬时高性能需求(如游戏、影像处理),又能优化多任务场景下的能效表现。
重点是全大核设计显著提升了高负载场景的响应速度,同时避免了小核切换带来的延迟问题,自然会让性能表现更好。
而GPU方面,骁龙8s Gen4搭载与骁龙8 Elite同代的Adreno 825,但核心规模较Adreno 830有所缩减。
尽管如此,其图形性能仍可对标前代旗舰骁龙8 Gen3,足以流畅运行主流高帧率手游,对游戏党来说极具吸引力。
同时芯片配备6MB SLC缓存+8MB L3缓存,大容量缓存有效提升了数据吞吐效率,进一步强化了多任务处理能力。
关键根据爆料,骁龙8s Gen4的安兔兔综合跑分突破200万,介于骁龙8 Gen2(约160万)与骁龙8 Gen3(约220万)之间。
这一成绩印证了其“次旗舰守门员”的定位——以接近旗舰的性能,下探中端市场,对比联发科天玑8400(安兔兔170万-180万),其在性能上占据明显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有了这种数据之后,骁龙8s Gen4处理器也就成为中端机型冲击“性能越级”的核心筹码。
再加上高通此次将骁龙8s Gen4的目标市场锁定在1500-2000元区间,旨在以“旗舰级架构+次旗舰价格”的策略抢占份额。
相较于骁龙7+ Gen3等中端芯片,骁龙8s Gen4凭借全大核设计实现了性能跃升;而与骁龙8 Gen3相比,其通过削减GPU规模、沿用公版架构(非自研Oryon)降低成本,最终在价格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说到这里,搭载此款芯片的机型也很清晰,首批搭载骁龙8s Gen4的机型已浮出水面,包括:Redmi Turbo4 Pro,应该是首发机型,配备7500mAh±超大电池、超窄边框直屏。
iQOO Z10 Turbo Pro会是首批机型,内置7000mAh电池+120W快充;小米Civi5 Pro主打影像与大底主摄,或搭载长焦镜头,兼顾性能与轻薄设计。
OPPO K13 Pro内置主动散热风扇+RGB灯效,定位电竞细分市场,可以说这些机型凭借超大电池与极致性价比,或成为该芯片的销量担当。
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这些机型的选择上,可以耐心进行考虑了,或许其中就有一款十分优秀的产品。
另外,骁龙8s Gen4的登场,或许会直接威胁联发科天玑8400/8300系列的市场地位,尽管天玑8400的跑分已接近骁龙8 Gen2。
但骁龙8s Gen4凭借更高的性能上限与高通生态优势(如影像算法、游戏优化),可能迫使联发科进一步调整定价或加速下一代芯片研发。
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近年来中端机型已从“够用就好”转向“性能过剩”,因此新的芯片登场或促使厂商在散热、屏幕、快充等领域堆料。
甚至下放旗舰级功能(如无线充电、IP68防水),从而抬升消费者对中端机的体验预期,这对未来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总而言之,骁龙8s Gen4的性能逼近骁龙8 Gen3,可能加速骁龙8 Gen2等前代旗舰芯片的降价清仓,进一步挤压中低端芯片的生存空间,引发全价位段的产品链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新款芯片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