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遗憾:得位不正是明成祖朱棣的唯一缺点

琅琊左史 2023-05-26 20:16:02

明成祖朱棣穷尽一生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弥补得位不正的遗憾。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造反得来的,当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开始削藩的时候,朱棣就起了造反的心。虽然只据有北京这块小地域以及不足十万的军队,但他却有雄心和据有天下的朱允炆一较高下。

建文帝朱允炆年轻气盛,缺乏治国理政经验,手底下被一帮子不懂军事的文士包围,在将领人选上又用人不当,只用了四年,便让朱棣打到了南京城。

朱棣登基后,受到了大批臣民对他正统性的挑战,很多不怕死的文士就骂他是大明叛贼、人人得而诛之。朱棣用铁血手段对反对派进行了清洗,大明第一文士方孝孺更是被诛了十族。

虽然用铁血政策可以让臣民闭嘴,但是自己总归是造反得来的皇位,不是顺位继承总是朱棣心中的一块心病。

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一定要干出一些惊天伟业来证明自己确实配得上皇帝称号。朱棣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确实干出了大明王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外,其他14个皇帝无法比拟的伟业。

朱棣有六大大伟业为明朝后世子孙所不及。

第一个伟业,迁都北京,建立天子守国门的诺言。

第二个伟业,疏浚大运河,南北交通更加紧密。

第三个伟业,派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同时开创了与南洋诸国的海外贸易。

第四个伟业,北伐蒙元,南征安南,威服朝鲜。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安南和朝鲜朝贡称臣。

第五个伟业,修撰《永乐大典》,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百科全书。

第六个伟业,尊儒崇文,为明朝文官治国定下了基调。

以上六个伟业,为明朝后期两百年基业奠定了基础。

明太宗朱棣也有缺点,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大事件都耗费了明朝大量国力民力,但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无可挑剔。

明太宗朱棣和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一样,这三个太宗的帝位都来路不正。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清洗了太子李建成,软禁了自己的父亲李渊后即位;宋太宗赵光义在宋太祖赵匡胤不明不白的死后匆忙登基,其登基一事充满了反常。

但是这三个得位不正的太宗,有两个创造了不朽的事业。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朱棣的永乐盛世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治。宋太宗相对弱一些,但也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宋朝基业。

因为得位不正,就总想干的好一些,好让自己的继位更加名副其实,以此来证明自己确实天命所归。

以后来人的视角来观照朱棣的一生,他确实完美无缺,永乐大帝的称号当之无愧,无论是庙号太宗还是庙号成祖,都配得上他的文治武功。如果非要挑一挑朱棣的缺点,那么只有得位不正这一个缺点,毕竟靖难之役让大明朝白白内耗了四年。

假如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仍在世的最年长的燕王朱棣为太子,让朱棣顺位继承皇位,是不是永乐盛世会更加长久和辉煌。

又或者,朱棣如果是顺位继承,因为没有批评和反对派,是不是就失去了立志成为一个明君圣主的雄心,反而成为一个平庸无能的皇帝。

这些假设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历史却选择了最具戏剧性和冲突性的结局。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