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唐·岑参《春梦》
昨夜,洞房之中春风悄然潜入,温暖的气息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然而,故人却依旧远隔湘江水,那遥远的距离如同无法逾越的鸿沟,将彼此隔开。
岑参,这位唐代边塞诗人,在孤寂的旅途中,枕上片时,进入了甜美的春梦。
在梦中,他穿越了千山万水,行尽江南的每一寸土地,只为追寻那魂牵梦萦的身影。
梦中的江南,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繁花似锦,莺歌燕舞。
皆在梦中如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与故人重逢,把酒言欢,共叙别情。
然而,梦终究是梦,醒来后,现实的孤寂与梦中的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窗外仍是孤月高悬,枕上余温未散,而江南的千里风物,终究只留下一声叹息,沉入湘江的流水。

—【02】—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 明日阴晴未定。
——宋·朱敦儒《西江月》
世事如同春梦般短暂,转瞬即逝;人情则如秋云般淡薄,难以捉摸。
朱敦儒,这位宋代词人,看尽人间聚散,感叹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的炎凉。
他不再计较那些无谓的辛劳与烦恼,因为他明白,万事皆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
在这无常的人生中,诗人幸遇三杯美酒,况逢一朵新花,这片刻的欢愉与美好,让他心生慰藉。
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他与友人相亲相爱,共度良辰美景。
然而,明日阴晴未定,未来充满了变数与未知。
他知天命如棋局,落子无悔,不如且醉且歌,让这一晌贪欢,抵过浮生万千寂寥。

—【03】—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
黄莺啼过绿窗纱。
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缕烟斜。
油壁小香车,水渺云赊,
青楼珠箔那人家。
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
——明·杨慎《卖花声·春梦似杨花》
春梦如同杨花般轻盈,随风飘荡,绕遍天涯海角。
杨慎,这位明代才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的飘渺与无常。
黄莺在绿窗纱外啼鸣,惊醒了梦中的香云,然而,那缕缕青烟却依旧袅袅娜娜,不肯散去。
一辆油壁小香车,载着水渺云赊的思念,缓缓驶向远方。
忆起昔年青楼珠箔之后的人家,曾是他梦中的温柔乡,如今却只能化作无尽的思念。
旧日的罗巾,今日已化作泪水,脂粉凋零,湿尽了铅华,旧梦徒余残香。
窗外杨花依旧漫天,却再无人掀帘问一句:“可愿共赴天涯?”

—【04】—
池青草色暖,蝶晓花枝满。
花满复花飞,春归蝶亦归。
蝶归春杳杳,春梦何时晓。
推枕看东风,几人春梦中。
——明·余诠《春梦轩》
池塘边的青草在暖阳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蝴蝶在花枝间翩翩起舞。
花满枝头,又随风飞散,春归去,蝶亦归去,徒留一庭空寂。
余诠,在春梦轩中,推枕而坐,凝视着窗外的东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窗外柳絮纷扬,似无数未了的旧约,而他独问东风:这人间熙攘,几人尚在梦中,几人已醒?
梦境再美好,终究会醒来,而现实的春天却已经悄然离去。
望着那飞舞的蝴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无常与变幻。
却也能坦然面对,因为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唯有珍惜当下,才能不负这美好的时光。

—【05】—
湘水茫茫春意关,岑郎一睡片时间。
谁知行尽江南路,枕上离家枕上还。
——宋·王令《春梦》
湘水茫茫,春意盎然,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无尽的春意所笼罩。
岑郎独卧舟中,一枕沉酣片刻。
江风裹着桃瓣掠过船舷,他闭目须臾,竟已踏遍江南烟柳画桥。
江南的美景如画卷般在他眼前展开,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繁花似锦,莺歌燕舞。
待他转醒,舟外仍是一川碧水,半篙残阳。方知这千里行途,不过是枕上一寸浮光,离家与归家,皆在闭目睁眼之间。
他抚舷长叹,春水东流,梦痕无迹,唯有袖底暗藏的一缕江南风,似在低语:归途原是逆旅,何必问来处与归程。

—【06】—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宋·苏轼《如梦令·春思》
堂前亲手种植的桃李树,如今已长成,枝叶繁茂,绿阴如盖,青子垂垂满枝。
苏轼半卧竹榻,帘外的百舌儿在枝头啼鸣,惊醒了五更的春梦。
晓雾中桃影婆娑,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春思,恍惚又见黄州雪堂、儋州椰林,半生飘摇皆成眼底浮烟。
晨风拂过,枝头露水簌簌而落,似在唤他:居士啊,居士,莫忘草庐旁的小桥流水,莫忘人间烟火里那一味清欢。
“莫忘小桥流水”一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最深的归处,不在天涯,而在这一院亲手浇灌的春色中。

—【07】—
东风敲碎玉阑干,蝴蝶纷飞梦欲残。
翠被压床银烛暗,夜深谁问海棠寒。
——宋·王镃《春梦》
东风呼啸,敲碎了玉阑干的宁静,声声清冷,惊起一帘未央的梦。
蝴蝶本在梦中翩跹,却随残烛光影倏然四散,徒留半幅碎梦,零落枕畔。
翠被如堆云,压得心头沉沉,银烛昏暗,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谁来问那海棠是否寒冷?
夜愈深,花愈寒,这满院春色原无人共赏,何必再问花可冷、梦可残?唯有一缕东风,卷着褪色的蝶翼,悄悄漫过空阶。
梦似乎被东风所惊扰,蝴蝶的纷飞象征着梦境的破碎与无常。
在这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感受着春夜的寒冷与孤独。

—【08】—
群书一束枕山楹,残雪融檐作雨声。
春梦不随春水慢,片时还到阖闾城。
——明·吴稼竳《春梦》
群书一束为枕,静静地躺在山楹旁,残雪融化,化作雨声滴答作响,恍若春雨。
春水尚在冰下缓流,春梦却疾如飞矢,不随波逐流,倏然穿破千里寒烟,直抵阖闾城头。
城郭巍峨,吴宫花草,皆在梦中鲜活如初。
春梦如同春水般流淌,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有着自己的节奏与方向,不受外界的影响。
蓦然惊醒,窗外仍是深山空寂,唯有融雪声绵延不绝,似在笑他:春梦何必追前朝?且看眼前这一檐冰化春水,一滴一念,皆是新章。

—【09】—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武元衡《春兴》
细雨初晴,杨柳垂绦,翠色欲滴,枝头残花落尽处,流莺婉转啼鸣,仿佛在诉说春日的无尽柔情。
春日里,武元衡漫步于林荫小道,春风卷起满地残红,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
夜半时分,春风潜入枕,竟将半生羁旅酿成一场迢递的梦,将他的乡思化作一缕缕轻烟,随风飘荡,又随着春风,穿越千山万水,直达洛城。
洛城旧巷、伊水扁舟,皆随春风渡来,城垣下那株老柳仿佛还在等他系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慰藉。
待晨光破晓,莺啼惊梦,才发觉自己仍立在异乡的庭院,而春风早已折返,徒留袖底一缕河洛尘烟,散作天涯絮语。

—【10】—
铜匜艾纳翠氤氲,六六屏山酒半醒。
梦入中州看秦画,春风吹乱玉梨云。
——宋·黄庚《春梦》
铜匜中,艾纳香氤氲缭绕,翠色氤氲,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
六六屏山,酒意半醒,黄庚在这朦胧的醉意中,进入了梦乡。
梦中,踏入中州古卷,秦时宫阙巍峨,汉家陵阙苍茫,皆在眼前舒展如生。
忽有春风穿画而过,吹乱了玉梨树下的云影,也吹乱了诗人的心绪,漫天飞白如雪,落满他素衣青衫。
在这如梦似幻的梦境中,诗人仿佛看到了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隘,那些古老的岁月在眼前一一重现。
心中涌起一股怀古之情,对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变迁充满了感慨。
虽南柯一梦,屏山依旧沉寂,唯余炉烟盘桓如游龙,衔着半阙未成的诗,逡巡不去。

—【11】—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唐·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杏花含露,团香似雪,绿杨陌上,离别多情。
温庭筠,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春日景象。
独对残灯,月色与灯晕交融,织成一帐薄愁。
夜半,晓莺啼鸣,唤醒了沉睡的梦境,从梦中醒来,心中充满了惆怅。
懒倚妆台,玉钩轻挑,翠幕半卷,对镜梳妆,浅妆旧眉,薄施粉黛。
然而,镜中那轻薄的蝉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伤感。
春梦犹缠心扉,梦中或见陌上少年策马,或闻折柳时那句“莫忘归期”。
然晨光已侵罗帐,镜里容颜与旧日胭脂一同黯淡,唯余鬓间一缕青丝,似在无声诘问:梦里温存,可能敌得过这绿杨年年新发?

—【12】—
烛花半作紫芝开,诗兴频遭白雨催。
只有睡时愁可遣,春愁又向梦中来。
——宋·杨万里《春梦纷纭》
春日夜晚,独坐窗前,烛芯爆作紫芝状,火光摇曳,心中涌起一股诗兴。
然而,白雨骤至,打断了思绪,也让他感到一丝无奈。
深知,现实的愁绪难以排遣,唯有托付给睡梦,才能暂时忘却烦恼,便和衣而卧。
然而,春愁狡黠,如同这春雨般,悄无声息尾随潜入梦中,在梦中也不得安宁。
故园篱笆外的棠梨,金陵渡口的烟柳,皆在雨里零落成泥。
雨声穿梦而过,淋湿了枕上霜鬓。
避愁如避雨,终究一身淋漓。

—【13】—
春梦复春梦,春梦有谁醒。
昨日梨花白,今朝杏子青。
春梦复春梦,梦好不知春。只有双蝴蝶,怜他梦里人。
——明·杨基《春梦》
春梦连绵不断,层层裹住人间,仿佛一场无尽的轮回。
可又有几人能挣脱这温柔的囚笼,从梦境中醒来呢?
昨日,梨花如雪,洁白无瑕;今朝,杏子青青,生机盎然。
时光在春梦中悄然流逝,春意在不知不觉中已换了新颜。
春梦复春梦,是如此迷人,以至于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春光的短暂。
在梦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永恒的春天,那里没有凋零,没有衰败,只有无尽的美好与宁静。
然而,梦终究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只有那双翩翩起舞的蝴蝶,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心境,怜惜那梦中的人儿。
春梦虽美,却难以长久,而现实中的春天,也终将逝去。
窗外双蝶翩跹,翅上沾满梨白与杏青,恍若衔着两季残香,轻叩窗纱,怜惜那梦中的人儿。
蝶尚知怜惜梦中人,而自己困在四季更迭里,竟不知该怜春,还是自怜。

—【14】—
市廛无计避风埃,反闭柴门懒自开。
春梦恰同檐雨断,俗氛已逐鸟声来。
——宋·陈宓《早起》
市井喧嚣如沙尘漫天,风尘滚滚,似乎无处可逃。
陈宓索性闭紧柴门,懒于应酬,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安详,任风埃在门外堆积成丘。
即便是这样,春梦也如同檐雨般,断断续续,难以持久。
晨光未透,刚刚从春梦中醒来,贩夫走卒的吆喝、车轮碾过石板的闷响,俗世的纷扰便随着鸟儿的啼鸣,悄然袭来。
檐雨断断续续,仿佛在诉说着梦境的残破与无奈;而鸟儿的啼鸣,则无情地打破了梦中的宁静,将诗人拉回到现实的纷扰中。
原以为闭门可锁住半寸清梦,却不料人间烟火无孔不入,连春眠也成了奢侈。

—【15】—
空庭日照花如锦,红妆美人当昼寝。
傍人不知梦中事,唯见玉钗时坠枕。
——唐·杨衡《春梦》
空庭之中,日照花如锦,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一位红妆美人,在这样的春日里,悠然昼寝。
她的容颜如同这盛开的花朵,美丽动人,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然而,旁人却不知她梦中的事情,只见那云鬓微松,玉钗滑落枕畔,仿佛在诉说着梦境的迷离与美好。
美人昼寝,象征着梦境的宁静与美好;玉钗坠枕,则象征着梦境的迷离与无常。
在这空庭之中,花如锦,美人如玉,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梦中的世界,虽然迷离不定,却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与可能。而现实中的美丽,也如同这梦境般,转瞬即逝,让人倍加珍惜。

—【16】—
帘外落花万点,枝头啼鸟一声。
唤转枕边春梦,倚兰终日凝情。
——宋·张玉孃《春残》
帘外,落花万点,纷纷扬扬,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离去;枝头,啼鸟一声,清脆悦耳,却更添几分凄凉。
自梦中惊起,见绣枕上还沾着半片海棠瓣,恍若春魂不舍离去。
倚栏而立,终日凝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昨日满砌香雪,今朝空余乱红,连鸟声都衔着三分暮气。
风过时,罗带与落英齐飞,她却将手中团扇越攥越紧,仿佛这样便能握住最后一缕春光。
直到月上海棠,她仍立成一道剪影,任夜露湿了衣襟。
原来最长的春梦,不在枕上,而在望断残红的眼眸里。
春日虽美,却难以长久,而梦中的美好,也终将醒来。

—【17】—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清·曹雪芹《春梦歌》
春梦如同天边的云彩,飘渺不定,随风而散;飞花追逐着流水,漂泊无依,不知归处。
一溪落红载着残梦东去,忽觉人间悲喜皆似这水中花影,虚虚实实,触手成空。
春梦短暂无常,何必执着于那些无谓的闲愁呢?
红尘痴缠,何苦自缚于无端愁绪?你看那云来云散,花谢花开,天地本无牵挂,不过是人心徒添涟漪。
世间众人常常为一些琐事而自寻烦恼,却不知这些烦恼如同春梦般虚幻不实。
希望人们能够看破红尘,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18】—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
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明·雪山法师《山居诗》
深山中,松涛如海,苔色侵阶,幽深静谧,却难以改变世人那颗追逐名利、浮躁不安的心。
雪山法师,趺坐蒲团,闭目听风,以为六根清净处自无尘扰。
雪山法师,这位明代高僧,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世俗人心的冷漠与执着。
深山中的春梦,世俗的烦恼如同春梦般虚幻不实,但世人却往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即使是那凛冽的松风,也无法将人们从这深深的春梦中唤醒。
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看破红尘,超越世俗,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原来菩提非树,明镜非台,最深的执念,竟是这一枕不肯醒的婆娑梦。

—【19】—
却似开晴又不晴。一枝垂柳绿腰轻。
多柳却似总无柳。
月落粉墙花悄悄,终宵魂梦梦还生。
春波眉眼太盈盈。
——清·吴灏《浣溪沙·春梦》
天色似晴非晴,朦胧中透着一丝神秘。
一枝垂柳,轻盈地垂下腰肢,绿丝千缕却似空悬,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多柳却又似无柳,柳浪翻涌如烟,恍惚间竟辨不清是柳是雾。
入夜后,月痕漫过粉墙,花影暗吐幽芳,终宵魂梦,梦还生。
梦中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柔情与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时而与那人共泛春波,眼波比水光更潋滟;时而独对空庭,柳条化作万根情丝缚身。
待到晨光熹微,柳依旧,月已沉,方知这一宵魂梦,原是从眼底柳色里生出的蛊,愈挣脱,愈疯长。

—【20】—
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
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宋·陆游《梅》
世俗的琐事,常常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渴望能够停下脚步,享受一杯清茶。
然而,生活的压力与责任,却难以如愿。
匆匆路过小园,瞥见寒梅已谢,残萼委地,才惊觉又误一季花期。
梅花盛开,如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青春,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悄然逝去。
现实中的美好往往是短暂的,而梦境中的美好,却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夜阑人静时,欲借春梦重觅疏影横斜的意境,却被拂晓百舌鸟啼碎残梦。
世俗的纷扰,它无情地将诗人从春梦中唤醒,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