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大约在西汉时,有一对夫妻,丈夫朱买臣,他的媳妇崔氏,朱买臣家里贫穷,却非常爱好读书,嗜书如命,穷困落魄的一个书生,家无田地、无生意,也无产业,标准的三无家庭,靠砍柴为生,家中缺粮少油,常有的事。
适逢战乱,朱买臣和妻子逃到会稽郡富春县后,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靠水搭了两间茅屋居住。
夫妻俩一同到山里砍柴,一人一担跳到集市里去卖,朱买臣挑担途中,一路持书朗读,性情所致高声吟唱,如疯似痴,外人看见无不掩口大笑,一大把年纪了,还做富贵王侯的大梦。
崔氏感觉十分难堪,劝朱买臣挑柴时不要大声背诵诗文,脚踏实地地砍柴,挑柴时专心挑柴,读书时用心读书,朱买臣依然如故,挑柴时且行且歌,附近百姓没有不知道朱买臣是个书呆子。
有了孩子后,崔氏无法同朱买臣一起砍柴,家中增加了人口,崔氏奶水稀少,孩子常常饿得哇哇大哭,夫妻束手无策,朱买臣唯有高声吟唱,忘记眼前的窘困,朗朗读书声加上儿子的哭声,令崔氏心力交瘁。
崔氏无奈,厚着脸皮去亲戚朋友邻居们家,借粮借油,人们都知道朱家有个疯疯癫癫的书呆子,多少给崔氏一点粮食,助朱家度过饥寒。
孩子睡了的时候时候,崔氏抽空外出挖野菜,采树叶,增加食物,人们见了都说这个可怜的女人,真是受苦了。
一天崔氏外出回来,发现孩子不见了,朱买臣也不见了踪影,崔氏惊恐万分,因为家贫,崔氏多年没孕育,到了四十多岁才有的这个孩子,崔氏视如珍宝,儿子丢了,崔氏四处寻找无果,朱买臣回家后,淡淡的说丢了就丢了吧,反正咱家也养不起……
崔氏大怒,朱买臣你养不起老婆,难道还养不起儿子吗?
朱买臣说,你别看我现在是个穷鬼,我终有大富大贵的时候,以后我们再生孩子不迟……
崔氏万念俱灰,要求朱买臣休掉她,朱买臣惊讶地说你陪我吃苦受累二十多年了,你再等等我几年,我预感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我们同贫穷共富贵,难道你要离我而去,舍弃日后的荣华富贵吗?
崔氏大哭大闹,你不休掉我,就让我去死吧!我不耽搁你去追求荣华富贵!
朱买臣无奈写下休书,崔氏含泪离去。
孤寂寒冷的茅屋里,朱买臣呆呆地坐了一夜,这是他发达前唯一的没有夜读的一次。
妻子离去后,朱买臣继续砍柴度日,负薪而歌,一心读书。
天寒日暮,风雪交加,朱买臣砍柴归来,饥寒交迫昏倒在路边,朱买臣喃喃自语难道我朱买臣就这样要死去了吗?
崔氏离开朱买臣后,嫁给了一个铁匠,这天两人给先人上坟归来,发现路边晕倒的朱买臣,夫妻俩急忙上前,唤醒朱买臣,铁匠搀扶着朱买臣回到家里,崔氏赶紧做饭给朱买臣吃,崔氏的泪水落到锅里……,如果注定还能发迹,买臣你的富贵快来吧……
吃过热饭,温暖过身子的朱买臣,对铁匠夫妇深深鞠一躬,转身离去。
金子终会发光,朱买臣凑巧得到老乡严助的支持,严助是汉武帝跟前的红人,严助把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朱买臣的满腹才华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封朱买臣为中大夫,汉武帝多次采纳朱买臣的治国兴邦的建议,后来封朱买臣为会稽郡太守。
朱买臣富贵还乡,奔赴会稽郡上任。
当地官吏听说新任太守朱买臣富贵还乡,征召百姓修整道路,驾驶驷马高车迎接朱买臣。
朱买臣富贵还乡,风光无限,马车隆隆驶过新修的道路,皇天不负有心人,朱买臣白首得富贵,感慨万千。
马车上的他,突然看见他的前妻崔氏和铁匠丈夫,也在修路的人群中,被官吏驱赶,朱买臣停下马车,命随从把崔氏和他的丈夫喊来。
崔氏知道,新任太守是自己的前夫朱买臣,看着端坐在高高马车上的朱买臣,崔氏心慌意乱,思绪万千。
人们纷纷议论,这个目光短视的婆娘,忙碌了一辈子,到手的太守夫人白白地失去了……
两人默视良久,前尘往事如云烟袭来,崔氏转身欲走。
突然铁匠拉住住崔氏。
朱大人的心里还有你,我听说朱大人至今未娶妻妾,崔氏你快离开我,求求朱大人,回到他的身边……过一个安稳、衣食无忧地后半生吧!
端坐高车上的朱买臣,神情恍惚,若有所思,命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泼在地上水能否收回盆中?
崔氏知道缘份早尽,何必自取其辱,携丈夫转身离去。
马车启动了,朱买臣想起前尘往事,他与崔氏一起上山砍柴,挑担卖柴的日子,泪水染湿了朱买臣的白须……
停车!停车!朱买臣命随从停下马车,让后面的马车把崔氏和她的丈夫,一起载到太守郡衙。
把崔氏和她的丈夫,安排在后衙,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第二天崔氏吊死在太守郡府后的大树上,朱买臣厚葬了崔氏,也埋葬了一份过往。
朱买臣动用会稽郡全部人力,找到了当年丢失的孩子,已经十几岁的一个男孩。
在崔氏的坟前,父子俩久久伫立,梦想丰满了多少人的一生,现实又骨感了多少人的无奈!
据史料记载,朱买臣到死都没有再娶妻妾,他只为守候着一份感情。留下了一个千年流传的故事:马前泼水,是对是错,让后人自己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