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病故,享年47岁。是开国上将中,第一位离世的将领。
47岁的年纪放到现在也就是中年,正值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可他却承受着多种病症,辛苦程度只有自己最清楚。

贺炳炎是红二方面军出身,代表红2军团以及红2方面军授予上将军衔。
战争留在他身上的创伤随处可见,最为直观的是成为“独臂将军”。失去胳膊时,医生在进行手术没有麻药,也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这样的疼痛多撕心裂肺,常人基本上想象不到,可他挺过来了。
征战二十多年,全是留下16处伤疤。儿子贺雷生回忆说:小时候看父亲浑身都是伤疤,除了右臂打掉之外,头上、屁股上基本上都是,像筛子一样。这也导致很多病症出现,头疼、伤口疼、哮喘、心脏病等,身体三天两头就有病,晚上睡不着。
贺炳炎常说:如果不当这个司令,自己能多活20年。
对于身体不好的人,应该减少工作量,以休养为主,很多将领在五六十年代休息,身体虽然不太好,但也没有太多恶化。像周士第早早病休,北京军区政委朱良才,离休最早1958年就离开,没太多工作,精神压力减少,生活有规律,加上积极治疗,一直生活到89岁。

此外,还有彭明治,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因为身体,躺在担架上指挥,后离开前线,到后方休养多年。解放后短暂工作几年后,也以休养为主,生活到88岁。南京军区政委唐亮,五十年代末身体就很差,1963年提出病休,直到1972年重返一线,但还是养病为主。
徐海东大将在抗战时期身体就非常差,在344旅担任旅长时,就被调后方休养,身体稍好一些请战去新四军。1940年以后,身体无法支撑正常工作,从此就开始休养,此后几十年里一直如此,一直生活到70岁。
从这些将领的身体情况来说,都非常糟糕,但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每况愈下而停止一线工作。身体慢慢进行调整后,情况比较稳定。
作为成都军区司令的贺炳炎,工作上不落后于人,即便是生病也是在坚持,那时候也才四十多岁。

他说如果不当这个司令,自己能多活20年。因为成都气压低,他患有肺气肿、高血压、心脏病等。儿子说,去北京休养时各方面的指标都好,回到成都后各项指标不正常。
他的去世让人猝不及防,在休养时不忘工作,一边吃饭,一边跟军区后勤部长交代工作。在布置工作中,一声“啊”手里的碗就摔地上,一下子就过去了。就这样47岁,走完短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