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做了一件奇事,他根据“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用“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学校发布了一则《征友启事》:愿意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结为朋友,愿意和那些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能够为国民献身的志士通信联络。《征友启事》最后选用了《诗经》的两句诗:“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的窑洞里与斯诺谈话时,回忆了他此次征友的效果:“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接着又转向了。两个回答来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半’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毛泽东和斯诺
今天这篇文章,帝哥就来说说毛泽东和罗章龙之间的故事。
1896年,罗章龙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工人家庭,1912年,他进入长沙长郡中学读书。罗章龙爱社交,结识了不少朋友,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气概不凡的名字——“纵宇一郎”,有以一人纵横于宇宙之意。当罗章龙看到毛泽东的征友启事后,非常兴奋,他马上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双方约定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见面。
后来罗章龙曾这么回忆他和毛泽东初次见面的情景: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相见恨晚谈了许多。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宇宙人生等,对治学方针方法、新旧文学与史学评价谈论尤多。
关于治学,毛泽东认为自己对宇宙、对人生、对国家、对教育等均属茫然,主张用全幅力量向宇宙、国家社会作穷原竟委的探讨,研究有得,便可解释一切;关于生活方面涉及较少。
罗章龙
此次见面持续两三个小时,毛泽东在临别时叮嘱罗章龙以后常见面,还说愿结管鲍之谊。纵观毛泽东一生,主动欲结管鲍之谊,仅罗章龙一人而已。
此后毛泽东和罗章龙经常相约见面,他们还共同远足出游过多处。有一次,毛泽东和罗章龙步行去韶山冲,他们在途中见到一位老农在茅屋边打草鞋,毛泽东就过去和老农攀谈家常,边谈边帮着捶草、搓绳、编织。罗章龙见毛泽东如此在行,便好奇地问他:“你也会打草鞋?”
毛泽东说:“我会,走路很费鞋子,大家都应该学会打草鞋。”
1918年4月,毛泽东、罗章龙等人发起创建新民学会。新民学会虽为一学术团体,但它的诞生,为湖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后来湖南党组织的成立作了重要的思想和干部准备。学会的成员多为一师毕业或即将毕业的省会各校学生,它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会员今后的去向问题,鉴于不少爱国志士大多留学日本,而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也借道东来,学会决定先派一批会员去日本学习,罗章龙也在其中。
新民学会旧址
4月下旬,罗章龙启程东渡,毛泽东亲自来到码头相送,并给他写了一道送行诗《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毛泽东的诗中充满真情与鼓励,也表现了他对挚友罗章龙的看重。
罗章龙从长沙到上海后,正值五月七日“国耻日”,日本警察侮辱殴打中国爱国学生,迫使他们回国,罗章龙最终没有去日本。不久以后,罗章龙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学生会成员,他参与组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罗章龙是该支部3名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宣传工作,他成为了北方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0年,进步团体“辅社”同仁游陶然亭合影(前排中间两位左为毛泽东,右为罗章龙)
此后罗章龙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历任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等职,得到了党中央和广大工人群众的肯定和赞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回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罗章龙也主动请缨回湘,组织长沙市和邻郊的工农武装。随后,毛泽东上井冈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罗章龙则奉命返回上海,负责重组全国工人革命运动。这对挚友匆匆而别,从此直至终老,竟再也未曾会面。
1931年在上海召开的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不但给党的事业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也改变了罗章龙的人生轨迹。此次会议是由共产国际代表米夫一手策划的,他让王明领衔主持中央工作,激起许多领导同志的强烈不满,罗章龙领头不予认同,坚决拒绝表决。会后,罗章龙等人拒绝承认六届四中全会的合法性,非法成立了“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另立中央,选罗章龙为主席,并在下级组织中搞“第二省委”“第二区委”,造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第一次大分裂。
最终罗章龙等一批党的高级干部被开除党籍,结束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政治生涯。
后来毛泽东听说了罗章龙被开除党籍的消息,他感叹道:“不管那时的中央怎么不行,有话可以讲嘛,你也在中央嘛!你搞两个中央,不是多了一个嘛?”
罗章龙被开除党籍后,隐姓埋名辗转到河南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学校教书。新中国成立后,罗章龙非常激动,他把自己的著作敬送毛泽东,毛泽东也托杨尚昆将自己的一套文集送他。后来毛泽东几次经留武汉,都向当地负责人说起罗章龙,其间不无问讯和挂念。
晚年的罗章龙
1995年2月3日,在毛泽东逝世19年后,罗章龙以99岁的高龄长辞人间,他在临终前写下遗嘱:“共产主义是个伟大的事业,我的主义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