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为何死忠大清?慈禧曾对他说过一番话,让其感恩戴德刻骨铭心
世人皆知张勋是北洋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却鲜有人知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号——"辫子将军"。在那个剪辫子、穿西装已成潮流的民国时期,他却偏偏留着大辫子,率领着一支"辫子军",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件稀罕事。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1917年,这位"辫子将军"突然率军入京,扶持已经退位多年的末代皇帝溥仪重新登基,上演了一出轰动一时的"张勋复辟"。
要知道,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谁都想争当这个大总统,可张勋却偏偏要为一个已经覆灭的王朝"守节",这究竟是为何?据说,这还要从他与慈禧太后的一次特殊见面说起。当年,慈禧对这位武将说了一番话,让他终身难忘,究竟是什么样的话语,能让一个大将军如此死心塌地?
一、张勋其人——从牧童到将军的传奇
说起张勋的出身,在北洋军阀中堪称最为寒微。1854年,他出生在江西奉新县一个贫苦农家,家中六亩薄田,供不起他念书,只去私塾读了几天便辍学了。
张勋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不得不去给当地富户放牛。那时的张勋,每日起早贪黑,为了糊口,还要去山上采药材。江西山区的药农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坠崖。张勋就这样在艰苦中度过了少年时光。
18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张勋的命运。那年冬天,江西巡抚衙门在当地招募旗牌兵,张勋便去应征。当时主考官见他身强力壮,便收下了他。从此,张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衙门当差的日子里,张勋勤学苦练,除了练就一身好武艺,还学会了认几个字。要知道,那时的旗牌兵地位低下,不少人都是得过且过,可张勋却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四年后,张勋听说湖南的军营在招兵,便只身一人来到长沙,投奔到了潘鼎新的帐下。那时的潘鼎新正在组建新军,张勋因为表现出色,很快就当上了百总。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潘鼎新部奉命驰援广西前线。在这场战争中,张勋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一次,法军突袭军营,张勋带领几名士兵据守一处要隘,硬是抵挡住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朝廷得知后,特赐他六品顶戴。
从此,张勋在军中声名鹊起。他率部队剿匪平乱,足迹遍及广西各地。那时的张勋,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带兵打仗的本事却是一流。他常说:"打仗就要像老虎下山,又快又狠。"这句话,后来成了他带兵的法则。
在广西边防期间,张勋练就了一身硬功夫。据说他能徒手抱起两百斤重的石臼,还能单手提起一杆长枪。这些本事,不仅让他在军中威望日隆,更为他日后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1893年,一位老长官向湖广总督张之洞举荐了张勋。张之洞见他是个难得的将才,便将他收入麾下。正是这次调动,让张勋的军旅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入主北洋——袁世凯麾下的猛将崛起
跟着张之洞的几年,张勋逐渐熟悉了官场规矩。18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当时担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那一年,张勋奉命押送军需物资经过山东,由于路途遥远,便在济南歇脚。
袁世凯听说有支军队路过,便召见了张勋。当时的场面十分有趣:袁世凯正在堂上品茶,张勋大步流星走了进来,也不拘礼节,操着浓重的江西口音就开始汇报军务。
袁世凯见他如此率真,不禁笑了起来,当场就留他吃了顿饭。席间,张勋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戎马生涯,袁世凯听得连连点头。这顿饭,成了张勋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不久后,荣禄向袁世凯举荐张勋。袁世凯早就对这个憨厚的将领印象深刻,立即将他调到了自己麾下。在袁世凯的新军中,张勋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本事。
有一次,新军演练,张勋率领的部队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完成了预定任务。袁世凯亲自到场观看,当即拍案叫绝:"好一个能征善战的猛将!"从此,张勋被委以重任,官职节节攀升。
袁世凯在用人方面有个特点,他不看重功名,反而格外青睐行伍出身的将领。张勋虽然不识几个大字,但在带兵打仗方面却很有一套。他常说:"打仗就像下棋,既要有谋略,又要有胆量。"
1901年,张勋升任新建陆军中军官。当时的新军刚刚组建不久,很多士兵都不守规矩。张勋便定下规矩:白天操练,晚上讲武。短短几个月,他手下的部队就成了新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
1904年,张勋又被任命为武卫右军先锋队统领。这个职务可不简单,要负责保卫京城安全。张勋上任后,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士兵操练,一直练到太阳落山。京城百姓常能看到他骑着高头大马在城外巡视的身影。
到了1907年,张勋更是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四川建昌镇总兵、江苏巡抚,最后还署理了两江总督。这在北洋军中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一个不识字的武将,居然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
张勋在北洋军中的地位虽然不及徐世昌、段祺瑞等人,但他的忠诚和能力却得到了袁世凯的充分信任。每逢军务要事,袁世凯必定会召他前来商议。在北洋将领中,张勋成了靠"军功"起家的典型代表。
三、慈禧召见——改变一生的关键时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一个秋日,张勋正在江苏巡视军务,突然接到一道圣旨,召他即刻进京面圣。这可把张勋吓了一跳,他这个武将从未见过慈禧太后,也不懂宫廷礼仪。
当时的张勋,已经是北洋新军中的重要将领,但在宫廷大臣眼里,不过是个"武夫"罢了。张勋匆匆进京,在养心殿外等候召见。恰巧碰上了同来面圣的袁世凯,袁世凯见他紧张,便教他几句宫中常用的话。进殿之时,张勋却一反常态,不拘泥于繁文缛节。他大步走到慈禧面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抬起头来,直直地看着慈禧太后。在场的大臣都惊呆了,要知道面圣时可是不能直视圣颜的。
谁知慈禧太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他这股憨直劲儿逗笑了。慈禧问他:"朕听说你从小就当兵,这些年在军中可还习惯?"张勋憨直地回答:"回太后的话,当兵就得吃苦,属下早就习惯了。"
这一问一答,倒让慈禧对这个武将产生了兴趣。慈禧又问:"你在新军中当差,可有什么建议?"张勋立即说道:"回太后的话,新军虽好,但还是要讲究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这番话正中慈禧下怀。那时的新军,不少将领都有"自立"之心,唯独张勋还保持着旧式军人的忠诚。慈禧当即赏赐他一件黄马褂,这可是极高的荣誉。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慈禧还破例留张勋在宫中用了一顿午膳。席间,慈禧对身边的太监说:"张勋这孩子心实,厚道,不会耍滑使刁,实在招人疼爱。"这句话传到张勋耳中,让他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那以后,张勋就成了宫中的常客。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被召入宫中议事。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张勋始终保持着他的憨厚本色,从不阿谀奉承。
这次面圣经历,在张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常对部下说:"太后待咱就像待自家人一样。"从此,张勋对清廷的忠诚更甚从前,即便在其他将领纷纷剪掉辫子时,他依然留着大辫子,被世人称为"辫帅"。
面圣过后不久,慈禧又特意赐给张勋一枚"忠勇"玉佩。这枚玉佩,张勋一直随身携带,直到临终前还不忘叮嘱家人好好保管。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份责任。
四、忠君情结——不为人知的三个感人故事
在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驾崩后,张勋的忠诚之心不减反增。1908年冬天,光绪帝灵柩从紫禁城运往东陵,张勋主动请缨护送。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其他将领都推脱不前。
张勋却带着他的"辫子军",日夜守护在灵柩两旁。一路上,他亲自检查道路,遇到坑洼不平之处,就带头填平。有一次,队伍经过一座小桥,张勋担心桥梁承重不够,竟然命令士兵先将桥面加固,自己则跪在地上亲自丈量桥面。
这一跪,就是整整一个时辰。当时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张勋的双膝都冻僵了,可他硬是坚持完成了测量。随行的官员都说:"像张勋这样的将军,大清朝廷真是几百年难遇啊!"
第二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1910年。当时有人告发某位清室宗亲私藏军火,朝廷下令彻查。张勋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到现场调查。他发现所谓的"军火"不过是几件古董火铳,根本构不成威胁。
张勋当即上书朝廷,为这位宗亲辩护。他在奏折中写道:"此物乃先祖遗物,若要定罪,请先治罪于臣下。"这番话让朝廷十分感动,不仅没有追究那位宗亲的责任,反而嘉奖了张勋的忠心。
最令人动容的是第三个故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许多官员纷纷改换门庭,可张勋却冒着生命危险,暗中保护着慈禧太后的遗物。当时有人劝他:"现在是什么世道,你还管这些干什么?"
张勋却说:"太后待我如子,这些东西就是她老人家的骨血!"于是,他命令心腹将士日夜守护着储存太后遗物的仓库。后来仓库失火,张勋带人冲进火场,将一箱箱珍贵的遗物抢救出来。
这些遗物中,有慈禧生前用过的器物,也有她亲笔题写的字画。张勋将它们妥善保管,直到找到机会送回宫中。这件事在当时并未公开,直到多年后才被人发现记载在一份旧档案中。
张勋的这份忠诚,在动荡的年代显得格外可贵。即便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他依然恪守着对清廷的忠诚。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总是说:"君恩难忘,此乃做人之本。"
五、复辟之路——一场注定失败的忠诚
1917年的北京,政局动荡不安。段祺瑞与黎元洪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整个北洋政权陷入了分裂的边缘。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勋率领他的辫子军从徐州向北京进发。
在进京之前,张勋秘密召集了一批旧臣商议复辟大计。当时在场的有康有为、沈曾植等人,他们共同商定了复辟的具体步骤。这些人中,有的是为了恢复传统文化,有的是为了个人利益,唯独张勋是真心想让大清重现。
7月1日凌晨1时,北京城里一片寂静。张勋穿上了他珍藏多年的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翎,带领着50多人悄悄进入故宫。他们直奔储秘处,将已经退位的溥仪请出,宣布恢复大清皇朝。
消息传出后,整个北京城沸腾了。张勋立即下令在城内张贴告示,宣布恢复旧制。他还特意派人请来了一批老太监,重新布置宫廷仪仗。在张勋看来,这一切都应该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然而,张勋的这场复辟很快就遭到了各方势力的反对。段祺瑞率军北上讨伐,同时发电全国,指责张勋"倒行逆施"。就连一向支持他的旧部,这时也开始动摇。
复辟仅仅维持了11天就宣告失败。7月12日,段祺瑞的军队进入北京城,张勋不得不躲进荷兰公使馆寻求庇护。他带进公使馆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件是慈禧太后赐给他的黄马褂,另一件是那枚"忠勇"玉佩。
有意思的是,即便在逃亡途中,张勋依然保持着他的忠诚本色。据说他在进入公使馆前,还特意派人给溥仪送去一封信,信中写道:"臣有负圣恩,万死难赎。"
后来,张勋被允许前往天津租界居住。在那里,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始终没有剪掉他的大辫子。有人劝他与时俱进,他却说:"这辫子就是我的命,剪不得!"
1928年,张勋在天津去世,临终前他将那件黄马褂和玉佩交给家人,说这是大清朝廷的恩物,要世世代代保存。据说,当时的溥仪得知消息后,特意派人前往吊唁,并赠送了挽联。
张勋的复辟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这份忠诚却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在那个变革的时代,他就像一个执着的守夜人,固守着他心中的那份忠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