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东营在哪?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城市。
更不敢想,这个只有220万人左右的地级市,竟然有13家中国企业500强,且都是民营企业。而其中的一个县,就达7家。
这个县的名字,很多人同样不太熟悉——
广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c10dfe250abf7aefb0b91ffab205ab.jpg)
在昨天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上,山东共有55家企业入围,其中东营13家,压过山东“双子星”省会济南和GDP一哥青岛,以及烟台、潍坊等。其中广饶县达6家。分别是:
齐成(山东)石化集团,营业收入为776.68亿元
华泰集团,营业收入为773.92亿元
山东齐润控股集团,营业收入为706.61亿元
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营业收入为703.23亿元
山东金岭集团,营业收入为628.32亿元
胜星集团,营业收入为551.04亿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024f9fbd583a7c38a37baa3d94328e.jpg)
其中胜星集团为新上榜,其余5家都是500强上的常客了。
胜星集团曾入围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数据显示,当时营业收入275.78亿元。也就是说,过去一年,其营业收入翻了整整一倍。
在近两年国内外宏观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的大背景下,这堪称奇迹。
这也是入围今年500强的广饶企业的“主旋律”,对比去年的榜单会发现,5家均实现了增长。齐成、华泰、齐润、东方华龙和金岭,在去年榜单上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1亿元、770亿元、658亿元、496亿元和583亿元。
其中齐成与东方华龙的增幅较大,前者增长了120多亿元,后者更是增长了200多亿元。
可以看出,仅这6家企业,总营收超过4000亿元。
查询广饶的数据可知, 2023年,GDP总量为858.3亿元,增幅达9.8%,在东营市各区县中高居首位。
其实,入围今年500强名单的科达集团,也是从广饶走出来的,与华泰、金岭来自同一个镇——
大王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0abaf7cdb54e9acddb40078949d1fb.jpg)
华泰的前身是1976年由大王公社各大队凑出的56万元成立的一家小纸厂。
成立时正在王西村当大队会计的李建华,被选进纸厂当工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e13484b30aa133f4d06a802c1ec20e.png)
李建华1951年出生,是王西村人,7年后成为纸厂厂长,由此带领小纸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之一,即华泰集团。
2000年,华泰集团在上交所上市,是东营首家登陆股市的民企。而早在1995年华泰集团就完成了改制,成为民营企业。
金岭集团的创始人是赵曰岭,出生于1952年,大王镇赵家村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7c5d3fc94e48ed6e3c6b48b707c74e.png)
他也很传奇,早年创办了一家砖厂,后逐渐接手镇里陷入困境的砖厂、皮鞋厂、榨油厂等厂,他自称“拾破烂厂长”。
1992年,赵曰岭看准机会进入化工领域,创办了东营油田化学助剂联营公司,研发出油田使用的高效油田压裂液稠化剂一——羟丙基瓜尔胶粉,逐渐推出一系列油田助剂产品。后又上马氯丙烯、烧碱等项目,逐渐打造出一个涉足化工新材料、房地产、热电能源、餐饮等行业的金岭集团。
科达的前身是大王公社土方队,由刘双珉于1984年创办。
他是大王镇三贤村人,1951年生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cc18fd9fa7c393d40c536fa9cb91fa.png)
1994年济青高速正式通车——山东第一条高速公路,此时土方队已经发展成为建筑“正规军”,刘双珉意识到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果断进入高速公路行业,逐渐打造出科达集团,并带领科达股份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
此外,齐成(山东)石化集团创始人叫王兵,很年轻,1982年出生,通过创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如今担任广饶县广饶街道颜一村支书;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前身是广饶县华龙工贸有限公司,由当时29岁的刘德信于1996年与村民共同筹集60万元创办;胜星集团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石化企业;山东齐润控股集团创始人是张黎明。
值得一提的是,7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3、为何鲜有人登上富豪榜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多的超过700亿元,少的也突破500亿元。按理说,这样的民企巨头,应该走出富豪。
奇怪的是,7家企业曾有多人登上富豪榜,但近两年上榜的人并不多。
带领华泰集团成为东营第一家上市民企的李建华,是富豪榜上的常客,早在2007年就首次上榜,2016年财富最高时曾达67亿元,2021年最后一次上榜后,跌出了榜单。
金岭集团赵曰岭2014年首次登上富豪榜,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上财富为80亿元,跌出了今年3月份发布的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
科达集团的刘双珉2008年首次上榜, 从2019年起,由其子刘锋杰代替上榜,刘双珉多年前就已经交由儿子接班。刘锋杰最后一次上榜是2022年,财富为70亿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84aab13bb58fbb07ca7c75ad4186c4.png)
齐成的王兵,唯一一次上榜是2021年。
也就是说,在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拥有7家中国企业500强的广饶无人上榜,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为什么创办出如此多巨型民企,却鲜有人登上富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