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决战前夕,国军实际统帅杜聿明,为何有上“刑场”之感

文青说历史 2024-03-28 06:20:22

1948年底,国共双方围绕徐州发起的淮海战役是一场义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的决战。在这场战役中,80万国民党军的实际统帅杜聿明,在抵达决战前线之前,却有着一种“上刑场”的感觉之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这种感觉颇为不详,透露着杜聿明本人对淮海决战心存绝望。80万对60万,国民党军在兵力上其实是占优势的,杜聿明本人的指挥水平极高,他为何会持悲观的态度呢?

1948年11月,以徐州为中心的徐蚌战场上乌云密布,充满着决战前的肃穆的紧张气氛。3日,蒋介石派专使来到葫芦岛,面见了正在组织葫芦岛撤退事宜的杜聿明。在信中,蒋介石向杜聿明交了想要放弃徐州的底,传达了让杜聿明到蚌埠前线指挥徐蚌会战的计划。杜聿明在忙完了葫芦岛的结尾工作后,随即乘专机抵达北平。

在北平,杜聿明和华北“剿总”傅作义进行了详谈,了解了徐州战事的一些实际情况,得知淮海战事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打响,黄百韬兵团也被我华野包围。这一情况表明,蒋介石此前说的把部队撤往蚌埠前线一事,并未得到徐州“剿总”的刘峙的贯彻执行,淮海决战国民党军已经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局势,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杜聿明,此刻也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一种恐惧的心理在不断汹涌攀升,有了上徐州战场等同上刑场的感觉。下面,本文从战略、战术、和个人前途命运三个层面,分析杜聿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淮海决战对国民党至关重要,关系到接下来国民党政权能否在长江以南存续的问题。杜聿明作为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实际统帅,需要为这场战役的结果负主要责任,但此时国民党军已经明显处于下风,战争的局势已经发展到了杜聿明难以掌控的地步。这种战略上被动感,让他有了“上刑场”的恐惧。

其次,从战术层面来看,杜聿明虽然对战争的理解深入骨髓,但他个人战术指挥特点颇为严谨,是那种更善于打顺风仗的将领。现在国军的布局已经处于被动,他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去改变战局。相反,我军运用的是人民战争,有数据统计,我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数百万的独轮车给推出来的。此外,我军的战术特点也更加灵活多变,诸如分割、包围、打援等,而国民党部队不仅存在指挥不灵的情况,关键时候还容易受到蒋介石微操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战术上的无力感,让他有了“上刑场”的绝望。

最后,从个人前途命运来看,杜聿明去了淮海战场,其结局很有可能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他又不能不去,虽然杜聿明身上有很多病,去医院治病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借口。但作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学生之一,他不能对蒋介石失信,因为他在11月3日那天已经答应过蒋介石了。他能做的唯有硬着头皮上,牺牲自己为蒋介石效忠到底。这种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感觉,让他有了让他有了“上刑场”的痛苦。

尽管杜聿明心头笼罩着上刑场的恐惧,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前往前线战场。在徐州大本营即将崩溃的前一刻,杜聿明本来有机会只身逃亡南京,但他却放弃了乘坐飞机逃亡南京,通知机场飞机放空返回南京,决心要与兄弟们共患难到底。

0 阅读:3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