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集团崩溃在即,毛泽东为何叫停了粟裕的总攻?背后有何隐情

文青说历史 2024-04-03 12:12:45

1948年11月底,淮海战役的最后总攻即将打响,从开战之初到总攻前夕,淮海战役已经历时约四十天的时间,我军先后消灭了黄百韬、黄维、孙元良等几个精锐兵团。其中孙元良兵团的覆灭是因为不听杜聿明号令,私自丢下部队装死逃生。到了此时的淮海战场上,国军方面只剩下杜聿明集团手下的两个兵团,分别是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加上一些从徐州带来的机关闲杂人员和学生,人数在30万左右。

作为徐州“剿总”的副司令,杜聿明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显然要比黄百韬和黄维高明得多,早在第三阶段尚未开打之时,杜聿明即制定了“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军事策略,一度跳出了我军的包围圈。只不过在蒋介石的掣肘之下,杜聿明无法遵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再加上粟司令和淮海前敌指挥部高瞻远瞩,最终才成功将杜聿明包围在陈官庄一带。

淮海战役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如果成功将杜聿明集团全歼,那么意味着国民党长江以北将再无精锐,同时也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毛主席曾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也有所提及:“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然而,就在华野大军即将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之时,毛泽东却发电报给粟司令,要求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华野是好不容易把杜聿明的30万军队成功包围的,一旦不彻底把杜聿明集团吃掉,战场形势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杜聿明集团随时都有可能突围成功。原来,“围而不歼”与“围而不攻”不同,尽管毛主席下达了“围而不歼”的命令,但对杜聿明集团采取的政治攻势依然没有停止,而毛主席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毛主席此举是为了稳住傅作义。辽沈战役结束以后,毛主席把下一步把目标盯准了傅作义集团。华北国民党军人数众多,足足有六十万众,在国民党军中是出了名的能打硬仗,曾几次给华北我军带来不小的损失。而此时辽沈战役虽已结束,东北也占据也做好了入关的准备,但在东北野战军完成对平津战略包围之前,傅作义集团很有可能出海南逃,如此一来,我军的部署将功亏一篑。

傅作义南逃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是国军傅作义所部机动力强,本身具备出海潜逃的能力,而我军并不具备的从海上对其进行拦截的能力。二是如果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意味着傅作义将处在几大野战军的包围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把傅作义逼向这条路,而这也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反之,如果我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则会让傅作义对困守华北抱有一定的幻想,认为自己仍有足够的能力守备平津。毕竟,从傅作义个人的情况出发,他并不愿意撤退到江南受蒋介石的控制,因为这样的话部队将会受到蒋介石的瓦解,自己也将成为无根之水。

其二毛主席这么做是为了迷惑蒋介石。我军暂停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很容易给蒋介石传递这样一种假象 ,即认为使杜聿明集团还有力量和华野一战,对杜聿明集团也还有援救的必要。如此一来,蒋介石就不会下定让傅作义南逃的决心,无形中为我军堵死傅作义集团争取了时间。

1948年11月,傅作义曾经从平津到南京开过一次会议,会上蒋介石一度劝说傅作义率领大军由海陆两路南下,劝说的理由无外乎是东北既已失手,平津地区也难保之类的话。同时,蒋介石许诺给傅作义做东南战区司令长官的职位,傅作义不但没有被打动,反而以自己有大军60万,能守住平津地区为由说服了蒋介石,最后蒋介石依从了傅作义的想法。事实证明,蒋介石之所以会听从傅作义的言论,很大一个原因与淮海战役围而不打这一重要策略有关。

其三,对杜聿明集团的“围而不歼 ” ,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敌我伤亡。 淮海战役作为我军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在与国民党军决战的同时,我军取得了堪称光辉的战绩,但自身实力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损耗。如在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时,华野大军就付出六万以上的人员伤亡;在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时,中原野战军又付出了三四万人的伤亡。此次面对杜聿明集团的30万大军,不出意外仍会造成四五万兵力的伤亡。

解放战争不同于抗日战争,在毛主席看来,基层官兵都是老百姓构成的,能少死一个是一个。为此,毛泽东特意以中野和 华野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当问及粟裕对“围而不歼 ”有何看法,一旦实施起来是否能围得住,后勤保障又是否跟得上?对此,粟裕表示自己并没有压力,前提是要让华野大军能够吃饱饭。淮海总前委得知粟裕的要求后,紧急从山东、华中、中原、冀鲁豫四个地区组织人力,给华野大军预支了一个亿的粮草保障,充分保障了华野大军的粮草供应。最终,没有了后勤供应压力的华野,彻底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光辉胜利。

0 阅读:3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