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刘邓部队成功拿下了孙殿英防守的汤阴城。孙殿英站在城墙上,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解放军,无奈地叹道:“算了,认输吧,这仗没法打了。”孙殿英被俘后,战士们群情激愤,一致主张严惩,因为他曾残杀我军众多同志。但关键时刻,刘伯承发话:“这人不能杀,他帮过我们。”
孙殿英不仅是国民党的资深军官,还在抗战时期投靠了日军。那么,刘伯承提到的“有恩”具体是指什么?【孙殿英听彭德怀的话不搞摩擦】说到孙殿英,很多人立马会想到他那些不光彩的事,像是盗掘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还有投靠日本人当汉奸这些。不过,其实他也干过些不错的活儿,只是没多少人了解罢了。1939年,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国民党内部的反动势力发起了一波针对共产党的敌对行动。当时,孙殿英担任国民党第24集团军新五军的军长,他屡次主动向附近的八路军制造冲突。到了10月中旬,彭德怀途经壶关时得知这一情况,决定亲自与孙殿英进行交涉。
彭德怀和何长工带着警卫员来到新五军营地。孙殿英心里一惊,觉得情况不妙,但看到他们面带笑容,也不好发作,心想“他们应该不会闹事”,于是下令:“把岗哨撤了。”彭德怀走上前,面带笑容,语气深沉地说道:“现在敌人就在眼前,咱们国共两党得团结起来,一起对付他们,才能把侵略者赶走。要是咱们自己闹矛盾,那不是便宜了小鬼子吗?”
孙殿英对彭德怀的话深表赞同,频频点头。看到孙殿英的反应,彭德怀接着说道:老蒋现在搞的“消极抗日”这一套,明摆着就是想借抗日之名打压我们共产党和八路军。不过,他还有个小算盘,那就是顺便收拾那些杂牌军。你也清楚,老蒋对嫡系和黄埔出身的将领特别看重,至于杂牌军,他压根儿没放在眼里。彭德怀这话正戳中孙殿英的痛点。他既非黄埔出身,也不在嫡系之列,手下的新五军就是个杂牌部队。装备短缺不说,连口粮都经常断顿。
孙殿英心里清楚得很,老蒋一向偏袒自己的嫡系部队,杂牌军就是炮灰。每次打仗,新五军准是第一个被推上战场。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不敢发作。彭德怀这番话直接戳破了窗户纸,孙殿英的怨气一下子全涌了上来。孙殿英马上提议:“彭副总司令也是爽快人,不如中午一块儿吃个饭,边吃边聊。”彭德怀笑着推辞:“今天就不留了,手头还有事要处理。这样吧,明天你来我这儿,咱们接着谈。”次日,彭德怀如约请孙殿英到抗大一分校总部会面。两人就当下局势交换了看法,随后开诚布公地讨论了联合抗日的具体事宜。经过深入交流,孙殿英当即表态:"彭总您尽管放心,我孙某定当全力配合,绝不再生事端!"
自此之后,孙殿英彻底停止了制造矛盾的行为。即便在"十二月事变"和国共关系恶化期间,他也始终保持沉默,不选边站队,坚持中立立场。孙殿英的举动始终出于私利。1943年8月12日,他投靠日伪当汉奸,同样是为了谋求个人好处。【汤阴被围,孙殿英投降被俘】孙殿英是个难以捉摸的角色。他在抗战时期一度投靠日本人,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发动过猛烈攻击。但另一方面,他又暗中收留和保护了不少地下党员和抗日人士,还为我军提供过物资援助。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孙殿英选择追随蒋介石,随后被委任为第四路军第三纵队的指挥官,负责驻防汤阴地区。1947年3月,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中央命令,迅速展开豫北战役,短短十天就控制了豫北的国民党占领区,逐渐逼近汤阴。孙殿英得知后慌了神,正不知所措时,蒋介石的电报到了。听说殿英那边一个人顶着,我肯定得想尽办法去帮他。只要能把殿英那边的事搞定,豫北这边的情况就能很快好转。
孙殿英在得到蒋介石的承诺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加强了防御。4月4日,刘邓的部队从各个方向向汤阴集结,汤阴的攻防战正式开始。战事打响前,刘伯承派人用空弹壳给孙殿英送了封信,劝他投降,免得造成无谓的牺牲。孙殿英接到信后,心里有点动摇,但最后还是说服了自己。孙殿英觉得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还有美国支持,一开战肯定能赢。此外,孙殿英觉得我们的军队人数不多,装备也比不上国民党,根本打不过他们。孙殿英觉得现在形势对他们很有利,只要拿下这场战斗,不仅能从蒋介石那里拿到好处,还能重振士气,以后跟蒋介石谈条件也有底气了。基于上述原因,孙殿英选择不投降,而是准备迎战。
孙殿英的想法只是他个人的看法。战斗越来越激烈,城外的解放军不断增援,而他的部队却越打越少,连武器都不够分。孙殿英顶不住了,赶紧向顾祝同求援。可惜,他派来的救兵在半路就被我们拦住了。5月1日晚上,刘伯承和邓小平觉得是时候发动全面进攻了,就下令:“开始总攻!”孙殿英一看形势不妙,绝望地喊道:“老天要灭我,老天要灭我!”
5月2日天还没亮,孙殿英就发话了:“派人上城墙喊话,告诉他们我们愿意投降,请解放军来谈判。”很快,解放军进了城,传达了刘邓首长的意思:“共产党一向宽待俘虏,只要你们缴械投降,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孙殿英点了点头,让参谋长出去传达命令:“别打了,我们认输。”听到孙殿英被抓的消息,士兵们个个喊着要干掉他。不过刘伯承发话了:“不能动他,他帮过咱们。”
孙殿英干尽了坏事,但为啥他会帮刘伯承?这事儿得追溯到1939年。【刘伯承为何不让杀孙殿英,还说他对自己有恩?】1939年,孙殿英带着部队到了河南林县一带。林县位于太行山区,少不了要和当地的刘邓部队接触。为了防止孙殿英像其他国民党将领那样制造冲突,刘邓专门派陈赓去林县和他进行谈判。陈赓一到,孙殿英就热情接待。谈着谈着,孙殿英提议:"要不你们派个参谋过来?咱们架个电台保持联系,我肯定跟八路军一起打鬼子。"
陈赓性格风趣,和孙殿英聊得很投机。孙殿英甚至开玩笑说:“要是朱总司令能来指挥我们,那就更好了。”为了不让蒋介石起疑,孙殿英搞了几次小动作,表面上是跟我军过不去,其实都是演戏给老蒋看的。就在我们准备反击这些摩擦之前,李达根据刘邓的命令,给孙殿英发了封电报。孙殿英一接到电报,马上明白我军要行动了,赶紧下令:“都别动!”正因为这个命令,我们才能快速干掉闹得最凶的张荫梧那帮人。
1940年3月11日,李达按照刘邓两位领导的安排,去找孙殿英谈话。李达表示:刘邓两位领导明确表示,只要你不攻击八路军,双方可以继续合作。你们的防区内部事务完全由你们自主决定,征兵也没问题,只要不干扰到我们就好。孙殿英点头回应:“你回去跟刘邓首长说,让他们别担心,我孙某人不会犯傻去招惹八路军,也希望他们别来动我。另外,我这边还能给你们一些弹药支援。”
考虑到旧日交情,刘伯承决定不杀孙殿英,反而下令好好待他,还专门安排了一名卫士照料他的日常起居。但孙殿英之前鸦片吸得太多,身体已经垮了,状况越来越糟。孙殿英在生命最后一刻,说出了内心的悔恨。“以前我干了不少错事,伤害了大家,也辜负了党的信任。但共产党真是了不起,他们不计前嫌,还专门安排人来照顾我,这比国民党强太多了……”没过多久,孙殿英就去世了,享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