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女强人,20多岁便能在后宫崭露头角着实不易,清末历史不仅是变局更是一盘危局,经历盛世之后的清王朝被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此时的清王朝急需一位力挽狂澜的补天之石来支撑危局,然而清王朝似乎命中注定命途多舛,补天之石没找到,却出了一位慈禧太后,直接将清王朝推进了历史的焚尸炉。
慈禧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从普通宫女一跃而成为帝国女皇,可见其政治手腕,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发动辛酉政变,将肃顺等人一举拿下,自此走上了政治巅峰,关于慈禧一生的功过是非,后世议论颇多,从内政来说,慈禧并非是只知骄奢淫逸的普通女人,她大胆启用汉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一大批汉臣在慈禧掌权时期得到了重用,后来皆成为国家栋梁,一度创造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在处理纷繁杂乱的政务中,慈禧表现出了超人的气魄和能力,这是任何男人都比不上的,也正因此,朝廷满是须眉,却甘心听慈禧的驱使。从外交上来看,慈禧是屈辱、懦弱、丧权辱国的代名词,如果在外交方面没有李鸿章的苦苦支撑,恐怕慈禧早就把清王朝折腾亡了,慈禧会用人,但是却不善外交,在几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上犯了糊涂,例如,在北洋海军发展势头正盛之时,以李鸿章的仇人翁同龢任户部尚书,严重束缚了李鸿章的手脚,在甲午中日战争关键时期,为躲避责任,退居二线,作壁上观。
为修颐和园挪用军费,导致北洋海军年久失修,战备老旧,关键时刻连炮弹都供应不上,一支自称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就这样被一个蕞尔小国打败,自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列强口中的笑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皆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极不冷静导致的,因洋人不让她废掉光绪皇帝,慈禧恼羞成怒,向世界列强发动战争,此战成为压死清王朝的最后一棵稻草,慈禧死后将大清帝国的大部分奇珍异宝都带进了自己的坟墓,因此也遭到了后世的唾骂,在后人眼中,慈禧是一位凶残不仁、骄奢淫逸的女人。
可是前几年慈禧太后的嫡系后代曾孙那根正却替慈禧喊冤,说自己的祖奶奶慈禧性格非常豪爽,她一生忠贞守寡,对国事尽心尽力,后人对慈禧的形象颇有误解,她对太监宫女实际上是非常宽厚的,在隆冬时分,她曾心疼的捏着侍卫的衣服,问他们冷不冷,看到他们衣衫单薄,令内务府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做了一件棉衣,慈禧对家族的纨绔子弟非常痛恨,常常告诫自己家族的子弟不要骄奢淫逸,要能担得起国家大事,就冲这一点,自己的祖奶奶也绝不像一些野史中说的那么不堪。
如今那段恩恩怨怨的历史已经随风飘散,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真假谜团,慈禧其人究竟如何或许还没有一个盖棺定论,但是随着更多清宫资料的解密,相信慈禧更加真实的形象必然会揭开历史层层的谜团,被后人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清史稿》
曾孙,呵呵,不过慈禧也有牛逼的地方
这都开始洗了,还能要点脸不
这都要洗,对得起清狗劣祖劣宗吗
满清自己废物却把责任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在我看来慈禧太后称得上一句女中豪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