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提出一项军事计划,自夸能灭掉洋人!专家:成近代最大笑话

鸿儒知天下 2019-02-19 08:57:0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就曾经读过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深信不疑,并广泛推广,但是林则徐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采纳,在道光皇帝看来,洋人不过是奇技淫巧,怎么能比的上堂堂的中华帝国,因此对林则徐的建议不以为意,对洋人也不屑一顾,然而很快之后,道光皇帝便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英国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向英国政府请求军事援助,并向清王朝递交国书,在国书中,英国人言辞激烈,向道光皇帝提出强烈抗议。

然而翻译国书的官员怕触怒道光皇帝,于是便将这封抗议书翻译成了一封让道光皇帝听着颇为顺心的乞怜书,道光皇帝对英军的蔑视或许也由此而来,在他看来,英国人不敢惹中华帝国,就连当时自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对洋人的认识都不是非常到位,在林则徐看来英国人的枪炮火器虽然非常的厉害,但是自身却有很大的问题,1839年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联名给道光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在这封奏折中,林则徐称:“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一年以后,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浙江定海被英军攻陷的时候,林则徐再次给道光皇帝上书,重申他的这个观点:“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在林则徐看来,洋人的腿部僵直,只要将其打倒在地便不能起身,即使是乡野村夫都可以手刃敌人,其实这个观点并不仅仅代表林则徐个人的观点。

早在乾隆时期就流传出了这种说法,因为当年马嘎尔尼死活不愿给乾隆皇帝下跪,乾隆手下的官员没办法只能想出个招糊弄乾隆皇帝说,马嘎尔尼之所以不愿意下跪是因为英国人的腿部不能打弯,所以半个多世纪来,这种说法竟然成为了清朝官员对英国人的全部认识,林则徐虽然开明,但是很明显他也受到了这种说法的影响。

在林则徐看来,一旦与英国人开战,取胜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种说法却成为了近代以来最大的一个笑话,后来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谁也没有想到这群曾经被清帝国视为蛮夷的洋鬼子竟然在几天之内便打到了天津城,北京的道光皇帝被大沽河上的英国军舰吓坏了,仓皇撤回林则徐治罪,并且与英国人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大门就这样被洋人用坚船利炮给打开了。

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参考文献:《清史稿》

0 阅读: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