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国人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从1840年开始,我们遭受到了太多的屈辱,《南京条约》我们割地赔款,从此之后西方列强就疯狂的侵略中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我们明知技不如人却死活不肯改变,顽固的维护着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当西方人用火药制造枪炮的时候,我们在用火药放鞭炮,当西方人在用罗盘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在用罗盘看风水,落后就要挨打。
可落后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乾隆年间,清王朝曾经有机会接触世界,通过交流来改变现状,可是乾隆皇帝一句:天朝上国,物产丰盈,便断绝了这条改变国运的路,马嘎尔尼访华的结果不仅仅使中国丧失了发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马嘎尔尼此行彻底摸清了清帝国的底细,在西方人眼中,清帝国繁荣无比,十分强大,是一个不可侵犯的大国,可是来到中国之后,马嘎尔尼彻底失望了,他在自己的见闻录中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这种失望之情,他所看到的操练的士兵好像在演戏一般像一个个木偶,在舞枪弄棒。
而老百姓则是衣不蔽体,乾隆皇帝傲慢无比,种种情景让马嘎尔尼断定清王朝只是外强中干,与西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马嘎尔尼回国之后便将这些情况向当时的英国王室和议会做了汇报,这也为后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鸦片战争战端一开,清王朝的实力彻底露馅,在洋枪洋炮的打击下,清王朝立马崩溃,之后条约不断,割地不断,赔款不断,这么多的赔款最终都转嫁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甲午战争赔款两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这些赔款变成了各种苛捐杂税,全部压在了老百姓的身上,晚清的老百姓从今天我们保存的照片来看,大多数都是目光呆滞、面如死灰,丝毫看不出与任何的生机与活力,而慈禧太后和清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却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清末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
生活的绝望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否还活着,面对镜头却不知在想着什么,是想着今天如何糊口还是想着一家人今后该怎么生活?
这些苦力已经几天没有等到活儿了,为了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他们不得不终日坐在皇城脚下,希望能够等来一位雇主!
一个戴枷示众的犯人正在吃饭,那条辫子十分扎眼,上个世纪这条辫子曾经是国人屈辱的代名词,被西方人称为猪尾巴!
逃荒的老百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毙街头了,旁边的人也只是远远的看着,无人肯为其收尸。
苦力们正在干木匠活
赶着毛驴进城的贫农
穷人家娶媳妇儿,头上连红色的盖头都没有,只能用一个筐子扣在头上,这样简单的仪式就凑合嫁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百年老照片》
一生的努力买不起房,还背上沉重的负担。好意思嘲笑清朝
拥有权力的人总是不珍惜
哈哈
照片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