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紫砂泥料,底槽清与清水泥均归属紫泥家族。紫泥原矿仿佛大地的分层宝藏,自下而上,依次为底槽、二槽及头槽。底槽清,深藏矿脉之底;而清水泥,则悠然居于紫泥之心。

探究泥质构成,底槽清矿石在未经自然风化与细碎前,内含本山绿泥,宛如星辰点缀,俗称“鸡眼”。经炼泥工艺,这些“鸡眼”在烧制后,化作壶表隐约闪烁的金色微粒。细赏底槽清紫砂壶,金砂时隐时现,尤在茶水浇灌下,金光闪烁,朦胧之美,令人倾心。此特性,正是辨识底槽清与清水泥的关键所在。

需警惕市面上人为调配的“底槽清”。鉴别之法,在于审视本山绿泥颗粒,若其颗粒硕大且暴露壶表,则可能非自然之物。至于烧制品色泽,底槽清耐火性强,能承受更高窑温,其色介于紫泥与清水泥之间,偏棕又不失红润,紫中泛红。经岁月泡养,底槽清渐显猪肝色泽,而清水泥则趋向红润,愈发温润。

如此,底槽清与清水泥,虽同源紫泥,却各具风姿,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