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亮出底牌后,美国业界有何反应?稀土牌为何能够对美方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正如中方所说的那样,贸易战不会有赢家,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的结果,注定是两败俱伤。但中方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既有配套的政策工具稳定市场,也有强力的反制措施痛击美方。所以这个过程中,美方所要承受的代价,注定要大得多。
在反制时,中方除了对等加征关税外,还限制了部分中重稀土的出口。如今效果开始显现,美国业界可谓是一片哀嚎。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媒报道,美国相关产业界现在正非常不安,因为中方的反制非常精准。美国MP材料公司创始人兼CEO利廷斯基表示,外界都清楚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将是未来战场的主力,但现在相关供应链的原材料已经被切断。除了军事承包商在抱怨外,美国电动汽车、光刻机等产业,也都面临着因缺少稀土供应而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

连美贸易办公室和商务部关键矿产咨询委员会主席皮卡德近日也承认,中国的反制令人担忧。不过他不是反思美国政府对华打压的错误做法,而是劝说中方应该尽快解决稀土供应问题,否则会因为出口持续中断,而影响中方的国际声誉。
不难看出,稀土牌作为我国反制外部打压的关键底牌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令美企绝望的是,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市场上的重稀土金属,更是几乎全部都来自中国。所以就算他们想要寻求替代品,也根本不现实。

事实上,在稀土领域,中方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所行动。先是整合国内市场,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为中国稀土集团,稀土开采集中度提升至80%。通过这一战略调整,既解决了国内的无序竞争,确保稀土不会被卖出白菜价,同时增加了中国在稀土行业的话语权。随后,又实施了《稀土管理条例》,限制稀土技术出口。经过这一系列动作,将稀土成功打造成了我国的一张王牌。
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并非没有察觉,美国也不是第一个被中方用稀土牌反制的国家。这些年来,美日等国都试图在稀土领域减少对中方的过度依赖,例如与他国合作开采稀土矿。近期美俄会谈中,就有意共同合作开发稀土。

但无论西方如何努力,都解决不了一个现实问题,稀土牌之所以是底牌,不仅是因为我国稀土储量足够多,更重要的是,中方掌握了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精炼技术。所以只要中方严格管控稀土精炼技术出口,就算美西方拿到了稀土矿,在加工阶段也很难绕开中国。
除了稀土牌,中方反制工具箱中的王牌还有很多。这次对美方的反制,可以说是小施惩戒。之所以“手下留情”,一方面是因为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中方的反制向来讲究步步为营。也就是说,如果特朗普还不能迷途知返,美方后续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越来越大。
坚决不供美国稀土产品,打击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