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人”在印度东北部建立“东辉国”是怎么回事?

路生观史 2023-05-07 18:41:58

今天,人们可以这样理解:“东辉”就是东方辉煌的意思,“东辉国”就是古代中国黄种人在印度东北部建立的一个辉煌的国家。事实也是这样的:印度宗教经典《吠陀经》称黄种人为基拉塔人。基拉塔人,属于中国民族之一,黄色人种,即中国历史上的西戎。

公元前10世纪,黄种人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印度东北部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建立东辉国(东方光芒之地)。至中世纪,东辉国被叫成迦摩缕波王国,公元7世纪左右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鹿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

东辉国约存于公元350-1140年间。领土面积,根据七世纪玄奘和十世纪《卡莉往世书》的记载,东辉国的西部边界是卡洛多瓦河(Karatoya River);东部边界是今阿萨姆邦萨地亚县(Sadiya)的东端;南部边界在现今孟加拉国的达卡和迈门辛之间;北至不丹,该国的中心地带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玄奘说:“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经考证,该国都城故址,位于现今印度西部的高哈蒂(Gawahati)市,该市也是阿萨姆邦坎如普县(Kamrup,译名似以古代译法“迦摩缕波”县更为妥当)的行政首府。

相传,东辉国是由基拉塔国王迦摩缕波建立的。基拉塔就是黄种人,迦摩缕波是国王的名字。神话史诗中称,东辉国所统治的土地从印度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南方的孟加拉湾。根据《毗湿奴往世书》的记载,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作迦摩路巴。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还中记载了其国王的继承者福授王的故事。公元7世纪左右东辉国是其最鼎盛的时期。

因为黄种人,因为“迦摩路巴”和“迦摩缕波”,所以,东辉国才被叫成了“迦摩缕波国”。“迦摩缕波”旧译“伽没路”,后名迦摩缕波,13世纪阿豪马人/阿洪王国(Ahoms)占领后始改今名。但也有人说,迦摩缕波是梵语Kamarupa的音译,意为“美丽的”,中国古籍还译做:缕迦摩波国、个(箇)没卢国。

迦摩缕波与中国很早就有经济文化交流,对唐朝玄奘与王玄策非常友好。在玄奘访问印度时,迦摩缕波国并没有被玄奘的保护人、北印霸主戒日王吞并,但承认戒日王的最高地位。当时,其国王拘摩罗曾邀请玄奘去该国访问。拘摩罗(全名为拘摩罗·跋湿迦罗跋摩)是跋摩王朝的最后一个成员,在他死后王位转入一个被称为“蔑戾车”的土著家族手中。蔑戾车王朝将都城从今古瓦哈蒂迁至今提斯浦尔。

蔑戾车王朝结束后,一个叫婆罗贺摩波罗(梵护王)的人被选举为国王,建立了波罗王朝。该王朝又将首都迁回高哈蒂。在12世纪至13世纪,迦摩缕波先后受到孟加拉的波罗王朝和穆斯林入侵者的袭击,最终瓦解为许多小部落和小国。

《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了玄奘在该国的见闻,其中所述“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闻土俗,可二月行,入蜀西南之境。”玄奘的文字记录了南丝绸之路的存在,现今的高哈蒂市就是这个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按照玄奘的行进路线,自此向南行至三摩呾吒国,再向西行到古代恒河入海口的耽摩栗底港(东晋时,法显高僧从印度回国时的登船地),与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因此这是研究古代国际贸易和交通史的宝贵的资料。

玄奘的文字也是研究印度东北部民族来源的重要依据,历史上东辉国所在的今印度阿萨姆邦早在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居住,但他们是棕色人种,被称为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或前达罗毗荼人。黄种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带的人口结构和民族成分,乃至今印度东北部七邦仍是以黄种人为主的地区,其主体来源于汉族、藏族、傣族、缅族等,被统称为东喜马拉雅民族。

在这种民族构成里,人们不难看到,古代黄种人的迁徙分明存在着一种地“转山运动”,即由中国西南通过缅甸等地国至印度东北部,或者由中国新疆经中国西藏、中亚等地印度东北部,并由此构成循环。这中间相互的影响不可避免,如东辉国或迦摩缕波国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今人尊崇湿婆的化身克里希纳神和其配偶卡莉女神,部分人信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温和等。即便如此,人们也不难看到,有着“基拉塔人”基金的印度东北部人,在一些时候与印度这个国家显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有着不同来路和文化的群体,即使被“捆绑”成了一个国家,也多少显得有些松散,是被组装的样子。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