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后,国军曾拟定晋升28位陆军中将为“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军衔”,这些中将大多计划担任战区副司令长官或者集团军司令长官,然而川军在抗战爆发前后就有8人获得“中将加上将衔”,占四分之一,川军为何能独占8人?
一、 首批上将军衔,川军数量被压制1935年4月,国军对主要将领军衔进行汇编。4月1日,蒋出任特级上将。4月2日,8位陆军一级上将名单出炉,八位陆军一级上将军衔获得者分别是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陈济棠、唐生智、朱培德,这八人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人物,然而一级上将名单中没有一名川军的代表人物。
邓锡侯、刘湘、刘文辉
4月3日,陆军二级上将名单也出炉,陈调元、宋哲元、刘湘、龙云等20人获得二级上将。随后,陆军中将名单也分批出炉,杨杰、张治中、薛岳、张自忠、孙楚、胡宗南、李延年等74人获得中将军衔,此时陆军中将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这都是铨叙军衔,远不是职务军衔能相比。1935年4月,关麟征、宋希濂等人仅获得少将军衔。
当时川军坐拥四十万大军,首批二三十位上将中,只有刘湘获得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川军上将军衔被压制,其实川军首批上将军衔被压制主要与自身有关。
其一:川军在北伐和中原大战时没有出力
获得陆军一级上将的8人当中,何应钦、朱培德、李宗仁、唐生智在北伐时都是军长,在北伐时出了大力,陈济棠作为粤军代表顶了李济深;冯玉祥、阎锡山两人在北方也积极响应北伐;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来又入关调停中原大战,所以这几位都是当时各大派系的代表。
反观川军这边,川军虽然在北伐开始后也相继易帜,但是川军易帜后依旧整天忙着在内部争地盘,没有实际出兵参加北伐。中原大战时,川军同样也是坐山观虎斗,没有出力,因此不受蒋的待见,所以进行授衔时,自然会压他们一头。
其二:川军内部派系林立,战斗力不强
川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川军内部也是有几大派系,有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杨森等派系,他们内部间常年征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派系。同时,川军地处内陆,武器非常差,战斗力自然很一般,1933年刘湘组织20多万人发起六路围攻战役,被几万人打的落花流水。川军内部派系林立,战斗力不强,所以川军尽管坐拥几十万大军,川军各派系的代表也没法和那八位一级上将相比。
二、抗战爆发前后,川军8人获得中将加上将军衔1935年,军政部计划对川军进行整编,当时川军各部有三百多个团,计划在1935年秋整编为100个团。这些川军将领自然不愿意自己部队被裁撤,他们将裁撤的部队改编为了保安团、独立团这类部队,然而经过两轮整编后,40万川军也基本上没有裁撤多少人。1936年两广和西安相继出现问题,当时老蒋也不顾上川军裁撤的问题。
川军
1937年6月,老蒋终于腾出精力解决川军裁撤的问题,这次派何应钦前往重庆,限期一个月对川军完成整编。7月6日,何应钦召集川军将领开会,计划将170多个团再裁撤20%,当时川军将领不接受这个方案,然而第二天便传来七七事变的消息,这种情况下,川军将领从抗战大局出发,纷纷表态同意一个月内完成整编,然后开赴抗日前线。这点值得点赞。
既然川军上下同意整编,还主动请缨开赴抗日前线,老蒋随即做出表示,给一批川军将领晋升军衔。刘文辉、杨森、唐式遵三人先后获得“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军衔”,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将加上将衔”,也可称为候补上将,等二级上将名额空出来后晋升为二级上将。在三人之前,1937年3月底,邓锡侯获得“中将加上将衔”。
由于抗战初期,川军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川军武器装备不行,同时川军此前内部也是小打小闹,所以尽管川军将士上下非常英勇,王铭章等将领牺牲在抗战前线,但是川军整体作战表现不佳。所以在南岳会上,陈诚等将领指责川军作战不力,于是杨森等将领就在厕所里写了一些话,比如:“川军不是后娘养的”、“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老蒋上厕所时看到了这些话,其实杨森等人写这些话就是为了让老蒋看到。
刘湘
老蒋等人意识到不该那样指责川军将领,要是川军这些将领都领兵回到四川,大后方又安定不了,于是老蒋让陈诚做东请客,老蒋本人也给这些将领说了一些安慰的话。这些客套工作做完后,老蒋也做出了表示,告诉川军将领,会给哪些在抗战前线表现好的将领晋升军衔,给他们补充装备给养等。
王陵基
此后,1939年5月,川军将领孙震获得“中将加上将衔”,1940年5月,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三人又获得“中将加上将衔”。这四人获得“中将加上将衔”时均是集团军司令长官,其中孙震、王陵基还是战区副司令长官,其实让这些川军将领出任战区副司令长官、集团军司令长官也是为了安抚他们。
一、 一人追晋一级上将,三人追晋二级上将刘湘身前便是陆军二级上将,所以刘湘率部出川抗日,在抗日前线病逝后,被追晋陆军一级上将。饶国华、王铭章、李家钰三人牺牲后也被追晋陆军二级上将,牺牲后追晋的上将军衔没有“中将加上将衔”一说,都是追晋的陆军二级上将。
结语:综上所述,抗战爆发前后,川军共有8人获得“中将加上将衔”。川军将领中获得“中将加上将衔”的人数追平甚至超过其他派系。老蒋之所以授予川军这么多将领“中将加上将衔”,主要是为了安抚这些将领,让这些将领能在前线出力,重用这些川军将领,也有助于稳定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