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全文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伯昏瞀人与列御寇的对话,告戒人们不要显迹于外。人们之所以不能忘我,是因为他们始终不能忘外,“无能者无所求”,无所求的人才能虚己而遨游。
第二部分通过对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人的批评,对照朱泙漫学习屠龙技成而无所用,教导人们要顺应天成,不要追求人为,要像水流一样“无形”,而且让精神归于“无始”。
第三部分嘲讽了势利的曹商,批评了矫饰学伪的孔子,指出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惩罚的,还是他自身的烦乱不安和行动过失,而能够摆脱精神桎梏的只有真人,即形同槁木、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
第四部分先借孔子之口大谈人心叵测,择人困难,再用正考父做官为例,引出处世原则的讨论,这就是态度谦下,不自以为是,不自恃傲人,而事事通达随顺自然。
余下为第五部分,进一步阐述处世之道。连续写了庄子的三则小故事,旨意全在于说明一无所求的处世原则;最后又深刻指出,不要自恃明智而为外物所驱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实是可悲,应该有所感才有所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75f3657771f59d452fea37d687ebd5.jpg)
以下为《庄子·列御寇》里的成语的整理和解析:
1、不系之舟
【解释】: 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出处】: 《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翻译】:灵巧的人多劳累,聪慧的人多忧患,不用智巧的人无所求。饱食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就像没有缆绳的船在水中飘忽不定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又自由遨游的人啊。
2、屠龙之技
【解释】: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出处】: 《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翻译】: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屠龙之技,耗尽了千金家产,三年后学成,却没有用武之地。
【举例造句】: 屠龙之技,非日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唐·刘禹锡《何卜赋》
【近义词】: 屠龙之伎
3、颔下之珠/骊龙颌下取明珠
【解释】: 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出处】: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翻译】:价值千金的保住,一定是在九重深渊黑龙的下巴底下,你能得到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等黑龙醒过来,你还能活命吗?
【举例造句】: 遮莫去大虫口中夺脆骨,骊龙颌下取明珠。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