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语,大智慧,《庄子·渔父》里的成语

寒珊课程 2024-03-02 06:45:44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以下是《庄子·渔父》里的成语整理和解析。

1、同类相从

【解释】: 指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出处】:《庄子·渔父》: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所以”。

【翻译】:渔父答道:“同类的事物会聚一起,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呼应,这是自然的法则。我愿意倾我所知来帮助你所要做的事”。

2、畏影恶迹

【解释】: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出处】: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翻译】:听说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因此他想躲开,就拼命地跑,没想到脚抬的越勤脚印就越多,跑得再快影子也摆脱不掉,自以为是自己慢了,就不停地跑,终于精力耗尽而死。

【近义词】: 畏影避迹

3、分庭伉礼

【解释】: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出处】: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翻译】:从天子到诸侯,见到先生没有不平等起坐的,而先生在他们面前还能有高傲之神态。

【近义词】: 分庭抗礼

(本章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