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特务到115师上演蒋干,苏静使用一计,反将其电报密码拿下

兴衰五千年 2024-03-11 15:55:05

前言

1971年,林彪事件后,有人罗列了许多苏静的材料,送到毛主席那里,甚至对他进行了一波又一波批评。面对这些批评,苏静没有辩解,也没有否认,而是突然大声喊道:“战争年代,我与林彪的关系最密切!”

苏静的话喊出去后,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在这些人看来,此时与林彪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主动往上凑呢?!!

苏静:战争年代,我与林彪的关系最密切

很快,苏静的话便传到了家里。见苏静回来后,妻子冯澍芬对他说:“你就是个老实人!这时候还敢讲真话!”

苏静中将主动这样说,到底是不是真傻?后来担任了国家干部的、苏静曾经的警卫员说:“我跟苏静同知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应该怎么做人。”

话说回来,苏静到底跟林彪在战争年代有多密切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

改编后的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为林彪,副师长为聂荣臻;120师师长为贺龙,副师长为萧克;129师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

那时候,为了抗日大计,许多人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服从中央的安排,降级使用。其中,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的许多原红一军团将领都降了一、两级以上使用。

然而,也有例外,在第115师任职的苏静便被提升为侦察科科长,不能不说这是林彪对苏静的偏爱。

随后,根据中央的命令,苏静跟随林彪率领的第115师,渡过黄河,踏上了抗日之路。在抗日前线,第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打了一个开门红。

在这次战斗中,115师斩获甚多,师里所有团以上的干部都分到了一件黄呢子大衣。此外,林彪还获得了一匹名叫“千里雪”的骏马,心里十分喜爱。在没事的时候,便骑着这匹战马狂奔。

10月下旬,根据中央的决定,115师开始分兵,分别开辟抗日根据地。随后,林彪和罗荣桓带师直大部和343旅开辟吕梁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则率师直一部及独立团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8年3月2日,林彪身穿黄呢子大衣,骑着“千里雪”快速往前行进,准备到敌后打击敌人,很快便进入了阎锡山的防区。

在行进到隰县以北千家庄附近时,突然听到一声枪响,林彪从“千里雪”上掉落下来。

看到林彪落马,后面跟上来的侦查科长苏静立即策马快速跑了过来,将林彪扶到路边的沟坎下隐蔽,并要警卫员赶紧将卫生员找来。经检查,发现子弹从他的前胸进入,情况十分危急。很快,林彪被带回师部进行抢救。

3月3日,苏静被罗荣桓叫到面前,当面下达了到阎锡山防区调查这件事情的命令。

得知林彪在自己的防区被打伤后,阎锡山十分震惊,立刻带着医生来到115师师部为林彪治伤,并要求部下积极配合苏静的调查。

经过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后,苏静得出了林彪被误伤的结论:“初春时节,天气尚冷,林彪披了一件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呢子大衣。阎锡山部的一个警戒分队哨兵误认为是日军军官,因而开了一枪。”

很快,毛主席便知道了爱将林彪被误伤的消息,立即派军内最好的医生傅连璋前去为林彪治伤。

过了几天,林彪才从昏迷中转醒。得知苏静的调查结果后,林彪表示认可。

后来,得知林彪醒来,阎锡山表示要将那位班长和士兵枪毙,以获得林彪的谅解。然而,为了抗日大计,林彪还是选择了原谅。想到苏静的调查结果,林彪苦笑着说:“没想到,在阴沟里翻了船。”

林彪是一个多疑之人,之所以对苏静如此信任,时因为他早就和苏静认识,也可以说是苏静的老领导了。

1910年12月21日,苏静出生于福建省海澄县(今龙海市)海澄镇六口碑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便看到苏静聪明伶俐,是一个读书的好聊,便决定想办法支持他读书。

1917年,苏静被送到邻村的私塾里读书。期间,苏静学习了四书五经。后来,苏静又转到海澄镇南门外南院小学读书,毕业后再漳州省立第八中学就读。

期间,苏静不仅学好了课内知识,还博览了许多课外读物和众多经典名著。此外,苏静对帝国主义侵略恨之入骨,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

1930年,苏静考入漳州第二师范。期间,苏静因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和组织学潮,遭反动当局追捕。于是,苏静不得不跟随父亲前往缅甸谋生。

在缅甸,苏静还学习了照相技术。那时候,苏静虽然身处国外,但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受灾受难的祖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静认为祖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便毅然选择了归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4月,苏静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由于有文化,苏静在林彪为军团长的红一军团中,担任了作战科科员。任职期间,苏静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反“围剿”作战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开始后,红一军团担任左路前卫,是开路先锋的角色。与其他军团一起冲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广西全州、兴安之间渡过湘江。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苏静跟随红一军团,参加了毛主席指挥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

后来,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由于各种艰难因素,毛主席亲自到红一军团指挥。所以,苏静必须要将情况完全搞清楚,来不得一点儿马虎,万一出了一点儿差错,其损失时无法估量的。

那时候,前面的所有地方对部队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作为侦查参谋的苏静,工作压力是空前的,部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亲自带着侦查员出发,为整个军团带路。

为了将工作做好,苏静经常穿行在高山大川之中,或是潜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随时可能会遇到毒蛇猛兽的攻击,或者土匪民团的袭击。

每次侦查回来,苏静都来不及休息,将侦查好的路线和路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连夜把地形地貌、道路桥梁绘制成行军路线图,并很快交到毛主席的手上,供毛主席决策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苏静在当时亲手绘制的路线图足有数百张,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关于这一时期的苏静,聂荣臻元帅在后来评价说:“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

毛主席:此人敢讲真话,人品可贵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发展革命根据地,林彪、左权和苏静等红一军团主要将领前往了瓦窑堡以北的地区,进行实地勘察。

不知不觉间,大家便进入了荒漠深处,一阵风过后,大家都失去了方向。此时,太阳早已落山,夜幕开始笼罩大地。在茫茫的沙漠里,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阵着急的思索无果后,林彪和左权将目光盯到苏静的身上。左权更是对苏静直言道:“大家都说你点子多,就快想想办法吧。”

对此,苏静没有回答,而是慢悠悠地下了老马,放开缰绳。见苏静这样,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很快,一副“老马识途”的画面边上演了。

这次经历后,林彪对苏静更加赏识了。这也是在许多将领都被降级使用的情况下,苏静可以被林彪提拔为八路军115师侦查科科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职之后,林彪对苏静十分倚重。苏静也没有辜负林彪对他的期望,第115师每次打仗,都能看到苏静忙前忙后的身影。

1938年,林彪被误伤后,苏静也竭尽全力进行调查,最终找出了真相。为林彪原谅那个误伤他的士兵,提供了事实依据。

后来,由于师部的医疗条件有限,林彪恢复得不好。对此,毛主席十分着急,便将林彪接到延安养病。后来,毛主席又将林彪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苏联治病。

林彪离开后,八路军总部决定由陈光担任第115师的代师长。后来,在陈光和罗荣桓的率领下,第115师进驻到吕梁孝义一带。

不久后,第115师接待了一名国民党方面派来的一个高参,说是负责国共之间的联络事宜。

然而,在来到第115师师部后,这位国民党高参在联络共同抗日方面并不怎么伤心,却是经常和师部的机要人员接触,拉拢和收买师部他们。几乎每天晚上半夜三更,这位高参都会给上级发电报,汇报情况。

很快,一名掌握师部核心机密的译电员,便被那位国民党高参拉下了水。就在那位译电员有了一些不良举动后,就被苏静发现了。于是,苏静不动声色地处理了那名译电员。

随后,苏静以宴请为名,将国民党的那位高参和国民党随员请来喝酒。

席间,苏静代表八路军向那位国民党高参频频敬酒。为了不漏出马脚,那位国民党高参也和随员们多次回敬,想要趁机套取机密。

对于那位国民党高参的计俩,苏静看得十分清楚。在从小便饱读诗书的眼中,那位国民党高参扮演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蒋干。

于是,苏静假装喝醉,挥着手开始“胡言乱语”,并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将八路军一些机密“情报”也说了出来。

在给苏静敬完最后一杯酒后,那位高参发现苏静已经彻底大醉,便假装摇摇晃晃地回到了住处。

在确认这些人都回去后,苏静立即站起来,来到隔壁的屋子里等待。果然,到了半夜十分,通过墙壁传来了“滴滴”的电报机的声音……

于是,苏静将这些电报原原本本地记录在本子上。经过仔细的比对,苏静轻而易举地将国民党的电报密码拿到了手里。

苏静获得的这本国民党的密码,在后来的战场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只不过,由于保密,这件事情当时并没有公开。

后来,在讲到苏静在历史上做出的功绩时,当时的一位老领导主动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这件事情才渐渐被大家知晓。

1942年2月,林彪身体情况好转,从苏联返回延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拟任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

9月,在林彪前往山东赴任,途经河南濮阳时,突然接到中央发来的电令,要他到东北任职。于是,林彪便转赴东北。

10月,林彪抵达沈阳,担任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员。11月,苏静跟随罗荣桓到达沈阳,担任了刚刚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再次在林彪的麾下效力。

事实上,如果林彪当时没有到东北任职,也会成为苏静的上级。因为,在那时候,苏静正担任着山东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处长。

刚开始,东北人民自治军虽然人数不少,但部队之间并没有经过战斗的磨合,总指挥部甚至都不知道那支部队具体在什么位置,很难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12月,在为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中,毛主席要求党在现时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

1946年1月,鉴于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将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并要求东北局组织部队撤离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并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到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建立地方武装和人民政权,快速在东满、北满、西满的广大地区建立起革命根据地。

很快,林彪便率领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撤退到松花江以北,按照中央的指示在建立革命根据地。

为了将工作干好,林彪决定通过打个大胜仗来凝聚部队的战斗力。这样一来,情报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按照林彪的命令,情报处处长苏静组织了100多名情报人员,迅速收集敌情,从中找出敌人的破绽。

2月11日,经过侦查后,苏静将“国民党八十九师约2个团脱离其主力到达秀水河子,离主力有3天的路程”的重要情报,汇报给林彪。

听了苏静的汇报,林彪大喜,立即调集了优势兵力,将这股凸出来的敌人全歼。不久后,林彪再次根据苏静提供的情报,歼灭了国民党八十七师4000余人。

有了这两个打胜仗,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力明显加强。后来,林彪高兴地说:“一个苏静等于十万雄兵!”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苏静担任了作战处处长。9月,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大战役,辽沈战役开始。

很快,林彪和罗荣桓便率领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攻击,接连攻克了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此时,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

得知锦州被围后,蒋介石十分惶恐,立即调集了大量部队救援。此举给了林彪攻打锦州很大的压力。

那时候,为了夺取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毛主席一再电令林彪,要他下决心攻占锦州。然而,一贯谨慎的林彪却几度犹豫。后来,在毛主席的严令之下,林彪最终下定了打锦州的决心。

在进攻锦州的过程中,林彪不但关注着攻锦部队的进攻情况,还密切注意着葫芦岛方向海上的国民党援兵,以及塔山阻击部队的战斗情况,精神十分紧张。

眼看着攻城部队伤亡数字不断增加,而锦州却没有任何攻破的迹象,林彪的内心十分焦急。

为了帮助部队攻打锦州,苏静和炮兵司令员朱瑞前往锦州外围的义县进行侦查,收集情报。期间,朱瑞为了了解缴获美国的榴弹炮性能,在战斗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便离开指挥所前往战场查看,途中不幸触雷牺牲,使得攻锦战斗雪上加霜。

就在部队压力山大的时候,苏静想到了突破口,用坑道近迫作业的攻城方法,减少部队的伤亡。

很快,苏静便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林彪。刚开始,林彪由于压力巨大,没有说话。在苏静第二次建议后,才被林彪采纳,最终成功拿下了锦州。对此,林彪在心里十分感激。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苏静担任了作战处处长。后来,苏静又先后担任了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南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苏静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评衔的时候,很多“坐机关”的老干部都是大校军衔,而苏静却是中将。对此,有人说中将可是副大军区职,他苏静既没领过兵又没打过仗,凭什么一下子就给了个中将。

听了那人的话,旁边有人说:“林总说过,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此后,再也没有人说给苏静授中将的事情了。

1967年4月,苏静调任铁道部军管会主任。

那时候,军管会有同志对他说:“你是四野出身,去找找林彪摸摸底吧。” 对此,苏静没有同意,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去找昔日的老上司。

1971年,国务院政工小组组长的苏静被列为审查对象,周恩来总理亲自找他问话:“你就去过林彪家两次?你夫人和子女就没有去过林彪家?”

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话,苏静诚实地回答说:“据我所知,他们都没去过。”

关于去过林彪家两次这件事情,苏静的儿子在后来说:

“在北京期间,我家离林彪的住处只隔一条街,步行最多只十几分钟就到了,可是解放后,父亲只去过林彪家两次。第一次是在编写《毛泽东选集》四卷文章中有关东北战场的注释时,罗荣桓让父亲找林彪征求意见;第二次是林彪召集参加军管的干部了解军管情况,去之前,父亲先请示了周总理,回来后对谁也不宣传。我曾问过父亲:“你过去跟林彪那么熟,为什么不经常去林彪家串串门呢?”父亲说:“没有直接工作关系,首长过去受伤身体很不好,不便去打搅。”

后来,有人罗列了苏静的一大堆材料送给了毛主席,这便发生了开头提到的事情。

得知苏静说“战争年代,我与林彪的关系最密切”时,毛主席并没有生气,而是欣赏地说:“此人敢讲真话,人品可贵。”

在苏静看来,自己就应该对党诚实,不能说假话。

后来,在提到和林彪在战斗时期关系最密切这件事情时,苏静坦然地说:“我从参军后,红一军团到115师、东北野战军到四野,除了平型关大捷后林彪负伤在休养,哪次战争我没在他身边?这样的工作关系能不密切吗?再说,当时就连领导都信任他,我们关系密切怎么了?”

0 阅读:51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