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
这个词汇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除了黄道日,还有黑道日,其实也就是对应的凶日,不宜举行重大活动的日子。
不但如此,就连黄道这个词汇,其实也有好多人并不知道意义何在,以及如何来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择吉习俗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当广泛的文化蕴含,择选吉日其根本就是寻找、确定用事活动的适宜时空点。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呢?就不得不提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形成,在古代与现代对于成功的追求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古人眼中,若要走上成功之路,天时地利人和为不可避免的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那么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面,地利人和尚且可以把握,但是天时却似乎难以掌控,于是2古人转换思路将掌控改为观测,以求寻得天时的规律。
所以吉日的选择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观览,综合选择。传统历法选择将“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等六辰为凶神,认为犯之不吉;将“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
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就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吉祥如意。正统的黄道吉日必须结合用事者的生辰进行参详选择。又以十二建星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六小黄道日。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古代的历法,这也是为何黄道日黑道日常常会在我们现在所看的农历上出现了。中国传统的历法,是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与循环,循环意味着周而复始,同时也意味着再现。
正是这种“再现”,让择日避忌有了意义。古人制定历法,确定吉凶之日的根本依据,就是日月星辰。这其中星辰是确定日子的最关键的因素,而公历则基本上不去考虑这些,也就无有宜忌之说。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黄道就是指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
但是古代也并非不能如此周密的计算出来,这种天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我国领先了世界很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始研究了,如《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黄道天空中共分布着十二个亮度最高的星座,它们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
总而言之,中国人自古有观天象测凶吉的理论观,这种独特的测吉凶择日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在民间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人并没有特意保护其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传承了下来。
只是,虽然有所传承,但是对于这些古代智慧更深入的开发与研究,却似乎在现在这个时代渐渐减慢了脚步,这不得不让每一个人都值得做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