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有一只灵石所化的猴子成了精,手持棍棒,还能和杨戬斗的不分伯仲,你会想起谁?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孙悟空!但是却有这么一号人物,也是如此,它就是《封神演义》中梅山七兄弟里的袁洪!
要说起袁洪的来历,还真就与孙悟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大体知道孙悟空是吸取日月精华的灵石之中孕育出来的石猴,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其实它是有来历的。
孙悟空出生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而这仙石则处于十洲三岛的祖脉上,其高围按二十四气,其上窍孔对应九宫八卦。这才能蹦出来一个如此厉害的石猴!
虽然孙悟空厉害,但是袁洪的出身其实也不差,因为传说女娲在补天的时候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在千年的修炼中变成了一猿猴精,就是这袁洪!一块能补天的石头,恐怕也不会比十洲三岛的祖脉差上什么!
而若说起实力,其实这二位的差别也是不大,只因为都有那么一个参照物,那就是二郎神杨戬,孙悟空和杨戬力斗不败,最终还是因为七十二变稍微差了一点在那八九玄功之上才被捉住,可袁洪就没有这般苦恼,只因为他练得也是那八九玄功。
原著说:只见杨戬大战袁洪,袁洪现出原身,起在半空,将杨戬劈头一棍,打得火星迸出。杨戬有七十二变,随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也照袁洪顶上一刀劈将下来。这袁洪也有八九功夫,随刀化一道白气,护住其身。
若不是依靠“山河社稷图”,只怕单凭杨戬也是奈何不了这猴头的。
当然,正是因为两猴的状态与经历如此相像,常有人会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之中描写的就是一个猴子,只是说法不同,但是实际上是如此吗?
要知道《西游记》虽然描写的时间靠后,但是成书却是在《封神演义》前面,也就是说,如果《封神演义》参考《西游记》的内容,并不是不可能,只是他所参考的原型,却不是孙悟空,而是与孙悟空对标的通臂猿猴!
《西游记》之中早就写了,混世四猴源于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中,分别为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混世四猴各有各的本领与神通如下: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这里面明确分了石猴、猿猴、马猴、猕猴四种,而袁洪呢?作者也明确说了,他就是白猿,很明显就是通臂猿猴,具有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的本事。
而且既然《封神演义》极有可能参考了《西游记》,那么作者也就没有必要完全拾人牙慧,与其写一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倒不如从混世四猴之中另找它路,写一个更加强大的,就连杨戬也奈何不了,唯有祭出斩仙飞刀才能除掉的通臂猿猴来,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