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弟子程野奶奶去世,邀7班鼓匠助兴,杨树林亲自上台吹唢呐

澹月影淡 2025-03-25 00:24:21

最近网上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程野给奶奶办的这场葬礼,那叫一个热闹。村里村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白天黑夜吹拉弹唱不停歇,听说连明星大腕都来了好几车。有人竖大拇指说这是给老人长脸,也有人撇嘴说纯粹是糟蹋钱。要我说啊,这事儿还真不能光看表面,咱们得往深里琢磨琢磨。您瞅瞅那场面,七个唢呐班子对着吹,震得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飞走了。杨树林那唢呐吹得,能把人天灵盖掀起来,二龙湖来的贾队长更是个活宝,说学逗唱样样在行,愣是把葬礼整得像春晚现场。要搁在平常人家,请个二人转班子就算讲究了,程野这回可是把压箱底的绝活都拿出来了。您说这是孝顺还是显摆?要我说啊,人家奶奶活着时候就是唱二人转的,这么个走法倒也算对路。

咱东北有句老话,"红白喜事看家底",这话在程野身上算是应验了。听说光打赏艺人的钱就够在县城买套小两居,要不说明星挣钱容易呢。话说回来,人家自己挣的钱,爱怎么花是人家的自由。倒是那些民间艺人这回可算逮着大活了,平时在乡里走穴挣个三五百,这回怕是顶得上半年的收入。要我说啊,这钱花得值,既送了老人,又养活了这么多民间艺术家。

这事儿搁年轻人眼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闺女刷着手机直撇嘴:"活着时候多陪陪老人不好吗?"这话在理,可您知道程野是奶奶带大的不?听说老太太当年卖了自己的金镯子供孙子学艺,寒冬腊月里背着三弦琴送孩子去学戏。如今孙子出息了,把奶奶当年教的本事都用在送别仪式上,这份心意倒也叫人鼻子发酸。

村里王大爷蹲在墙根抽旱烟,眯着眼睛说:"要搁二十年前,这么办事儿得让人戳脊梁骨。"可现在呢?您看那十里八乡来瞧热闹的乡亲,哪个不是举着手机拍得起劲?要我说啊,现在这世道变了,葬礼都成表演了。前阵子还有网红在葬礼上直播带货呢,比起来程野这好歹是正儿八经的民间艺术,算是给老传统续了香火。

您说这钱花得冤不冤?我倒想起我们村前年有个老太太过九十大寿,儿子租了架直升机带老太太上天转了一圈。当时全村人都说这儿子疯了,可老太太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逢人就夸儿子孝顺。要我说啊,孝顺这事还真没个标准,有人觉得天天端茶送水是孝,有人觉得风风光光送最后一程才是孝。

这事儿闹到网上就变味儿了。有人扒拉出程野给艺人打赏的金额,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贾队长唱首歌就挣两万块。要我说啊,这钱数八成是编的,您想啊,真要是这个价码,那得多少民间艺人改行专门给人哭丧去?话又说回来,现在这年头,哭丧都能成职业,上次我二姨村口那丧事公司,连专业哭丧团队都配齐了,跟拍电视剧似的。

程野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白事。那时候谁家老人走了,全村老少都来帮忙,孝子贤孙披麻戴孝跪在灵前,吹鼓手就两三个人,吹个《大出殡》能吹一整天。现在可好,电子鞭炮代替了二踢脚,LED大屏放着老人生前录像,连烧纸钱都能扫码支付了。您说这是进步还是倒退?要我说啊,老传统也得跟着时代变,只要那份心意没变就成。

听说程野奶奶的葬礼上,那些民间艺人个个使出了看家本领。吹唢呐的腮帮子鼓得像蛤蟆,唱二人转的能把棺材板唱活了。要我说啊,老太太在天有灵,看见这场面准得乐开花。您想啊,自己带大的孙子把自己最爱的艺术办成了盛会,这不比躺在冷清清的殡仪馆里强?

这事儿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现在年轻人都学着明星的排场办事,普通人家哪经得起这么折腾?我邻居老李头前阵子走了,儿子非要学人家搞什么对棚,结果欠了一屁股债。要我说啊,孝顺这事得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程野是明星,咱们普通老百姓可不能跟着学这套。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个趣事。去年我们镇上有户人家办白事,请了个网红来直播,结果看热闹的人把路都堵了,送葬队伍愣是没挤出去。最后还是警察来疏通的道路,这事儿成了全镇的笑话。要我说啊,甭管是传统还是新潮,办什么事都得讲究个度,别把好好的白事整成闹剧。

程野这事儿闹腾了五天,听说最后下葬那天还放了九九八十一个礼花。要我说啊,老太太这辈子值了,活着时候看孙子成了大明星,走了还能让十里八乡记住自己的名号。这可比那些悄没声儿走了的老人强多了,您说是这个理不?

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丧葬风气是越来越浮夸了。上次我去城里参加个葬礼,好家伙,灵堂里摆着KTV设备,孝子贤孙轮流点歌唱《常回家看看》。要我说啊,孝顺不是办给活人看的,关键得看老人生前过得舒不舒坦。程野这事儿特殊就特殊在,人家奶奶生前就爱热闹,这么个走法倒也算投其所好。

您猜怎么着?我特意打听过程野和他奶奶的故事。听说老太太当年是村里有名的"戏篓子",能连着唱三天大戏不带重样的。程野那身本事都是奶奶手把手教的,从十二岁就跟着奶奶走街串巷卖艺。这么看来,这场葬礼倒像是祖孙俩最后合作的一台大戏,这么想是不是就顺当多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我姥姥走的时候,我们几个外孙子凑钱请了台皮影戏。老太太生前最爱看《杨家将》,我们就在灵堂前演了整本的《穆桂英挂帅》。当时家里长辈都说我们胡闹,可我知道,要是姥姥还在,准得拍着巴掌叫好。要我说啊,孝顺这事,只要对得上老人的心思,外人说啥都白搭。

现在有些人借着白事搞排场,这就变味儿了。听说有的地方办丧事比着请明星,看谁家请的网红粉丝多。要我说啊,这哪是孝顺,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程野这事儿好在都是自家师兄弟来捧场,要真花钱请些不相干的明星,那才叫真荒唐。

说到底啊,咱们老百姓看这事儿,就当是看个热闹。您要问我支持不支持,我还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这些老传统有人接着,总比失传了强。您看现在年轻人有几个会吹唢呐的?程野这么一闹腾,说不定能带起年轻人学民间艺术的热情,这倒算是功德一件。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谁家没老人?谁不得走这么一遭?要我说啊,孝顺这事关键在平时。您要是天天给老人甩脸子,就算葬礼办得再风光,那也是给活人看的。反过来,要是生前尽到了孝心,就算简简单单办个仪式,老人走得也安心。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各位看官,您对这事儿怎么看?欢迎在底下唠唠您的看法。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