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刀郎,杨坤遭遇丑化,但他的气量与音色绝不在某些人之下

澹月影淡 2025-03-25 00:22:22

最近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老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聊。就是那个唱《无所谓》的杨坤,突然被一帮人拿着放大镜找茬。这事儿乍一听挺离谱,细琢磨还挺有门道。您说现在网上有些人,放着好好的日子,非得揪着个歌手不放,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啊?记得前些天我在小区门口早点摊买油条,就听见几个大哥边刷手机边乐。凑过去一瞧,好家伙,手机里一群人挤眉弄眼地学杨坤唱歌,那表情夸张得跟跳大神的似的。卖油条的王婶子都看不下去了,操着河南口音说:"这都啥玩意儿啊,人家好好唱歌咋就招他们了?"这话说得在理,咱们普通人过日子,谁还没个自己爱听的歌?非得把人家往泥里踩,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要说这帮自媒体人也真够闲的。大半夜不睡觉,整宿整宿地拍模仿视频。您说他们图啥呢?我隔壁单元的老张头说得实在:"这不就跟咱小时候往老师粉笔盒里塞癞蛤蟆一个道理么?"话糙理不糙,现在网上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您看杨坤这些年不声不响的,人家搞创作的时候这帮人估计还在玩泥巴呢,现在倒好,仗着会拍几个搞笑视频就蹬鼻子上脸了。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两年大衣哥朱之文那档子事。村里人拿着手机天天堵人家门口拍,跟看猴似的。可人家杨坤这事儿更邪乎,都不用去家门口堵着,直接网上开整。要我说啊,现在某些人就是手机玩魔怔了,逮着个名人就跟蚊子见血似的往上扑。您说他们真恨杨坤吗?我看未必,就是找不着正经事干,拿名人当出气筒呢。

前两天在公园遛弯碰见个有意思的事。几个跳广场舞的大妈放着《无所谓》当伴奏,边跳边唠嗑:"这歌多带劲啊,比那些哼哼唧唧的口水歌强多了。"您听听,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那些在网上瞎起哄的人,有几个真懂音乐的?我估摸着他们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就知道跟着瞎起哄。这让我想起老家村头那帮闲汉,见着谁家过得好就嚼舌根,一个道理。说到这儿不得不佩服杨坤的肚量。要换成我,早跟这帮人急眼了。您看人家怎么说的?"西装革履是成就,柴米油盐也是幸福",这话说得敞亮。我二舅在县城开理发店,整天乐呵呵的,他就常说:"甭管别人说啥,自己日子过得舒坦最重要。"您看这道理,老百姓都懂,怎么到了网上就变味了呢?最近我发现个怪现象。那些在直播间里模仿杨坤最起劲的主播,十个有九个唱歌跑调。您说这不就跟不会做饭的人非要当美食评论家一个道理么?我闺女学校音乐老师说得在理:"评价冰箱不用会制冷,但起码得知道啥叫制冷吧?"这些人的表演,就跟拿酱油当墨汁写字似的,看着热闹,实际上一塌糊涂。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老家修祠堂的事。村里几个小年轻非说老建筑过时了,要改成网红打卡地。结果被老一辈骂得狗血淋头:"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让你们这么糟践的?"您看,连农村老头老太太都明白的道理,怎么到了网上就没人当回事了呢?杨坤的歌就好比咱们的文化遗产,哪能随便让人糟蹋?说到这儿啊,我突然明白为啥现在广场舞大妈都不爱用新歌了。人家说了:"现在的歌听着闹心,还是老歌有味道。"您看,《无所谓》这歌都二十多年了,现在听着照样带劲。这就跟老陈醋似的,越放越香。那些鬼畜视频就跟勾兑的假醋一样,闻着冲鼻子,实际上一股子怪味。前两天跟我家楼下修自行车的老李头聊天,他说了句大实话:"网上那些糟践人的,多半是日子过得不顺心。"这话我信。您想啊,要是天天忙着挣钱养家,哪有闲工夫在网上搞这些破事儿?我表弟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累得倒头就睡,手机都没空刷。这些搞模仿秀的,估计是太闲了。

这事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您发现没?越是正经唱歌的评论区,越是没人捣乱。就跟菜市场似的,好摊位前都是安安静静挑菜的,只有处理货的摊子前才有人起哄架秧子。这说明啥?真正的好东西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些闹腾得最欢的,就跟菜市场里抢打折鸡蛋的大妈似的,看着热闹,实际抢回去的鸡蛋多半是破的。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们老百姓听歌图个乐呵,犯不着跟着瞎掺和。您要是真喜欢杨坤,就多听听他的歌;要是不喜欢,换个台就是了。就跟去饭店吃饭似的,不爱吃这道菜可以换别的,没必要往菜里吐口水是不是?再说了,人家杨坤这些年不争不抢的,比那些天天买热搜的强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事儿啊,让我想起老家村口那棵老槐树。小时候总有人往树上刻字,现在树皮长好了,刻的字早没了踪影。您看,时间最能说明问题。等这阵风过去了,该留下的自然会留下,该消失的早晚得消失。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还是得学学杨坤那首《无所谓》里的劲儿——管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您说对吧?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