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富豪放弃百万年薪出家为僧,与亲人告别时,妻子:再无来世

北有南栀 2025-04-10 14:50:56

人生在世,步入社会之后的生活中充斥着房子、车子、金钱等等现实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时代的洪流中被推搡前进,被一些身外之物掣肘。

不知不觉便在钱财、家庭和活着的问题中度过一生。

而时代之中有小部分人摆脱了这些世俗的东西,早早地实现财富自由。

那么对于这些超脱出被及金钱控制的人们,对生活又有怎样的追求呢?

可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假设。

但这些假设无非是权力、更多的金钱,以及任何自己期待的东西。

更有诸如各种财阀利用钱权满足自己另类需求的现实。

所以这个时代下,普通人看待这些有钱人,多少带着一些偏见。

但今天这位主人公,却颠覆了大家对有钱人的认知。

从前马云采访时说对钱不感兴趣引起网络群嘲,而这位名叫刘景崇的人却是真的。

当年刘景崇身家上亿,却没有了世俗的欲望而选择出家为僧。

他的家人因此跟他断绝关系,就连妻子也称:愿再无来世。

那么,在刘景崇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吧。

刘景崇照片

寒门之子

1976年,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中的医院中,一群人正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着。

等了许久,只见产房内走出一位助产士,满脸欢喜地告诉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众人:

“恭喜家属,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听完这句话的众人纷纷欢喜,其中一位年轻男人的欢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没过多久,产房门便打开了,婴儿嘹亮的哭声也传了出来,这个孩子就是刘景崇。

虽然全家人都对刘景崇的降生感到高兴,却没办法给予他更好的生活。

刘景崇的家庭环境不是特别好,只有一幢看起来还算入眼的院落。

然而这座外强中干的院落内部却一片狼藉,这座宅院是刘家祖上传下来的。

在刘景崇未出生之前,这座宅院曾修过几次,但由于资金不足,结果并不理想。

曾经的镇子

刘景崇的出生让这个家充满了新生的气息,他的父母十分疼爱这个儿子。

可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父母给予刘景崇的物质条件十分有限。

随着刘景崇的成长,他渐渐也明白了这个家庭的不易。

虽然家庭环境糟糕,但刘景崇的父母还是将他送入学校。

在刘景崇父母眼里,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和刘景崇的未来。

可是来到学校的刘景崇却发现,自己的家庭比想象中要困难。

看着同学们崭新的文具、簇新的衣裳和鞋子,刘景崇第一次对自己产生疑问:

为什么自己不能和同学们一样,不能拥有那些好看的东西呢?

虽然刘景崇心里有所疑问,但慢慢地他开始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路。

刘景崇在公司的旧照

于是刘景崇开始一头扎进学习中,同学们叫他出去玩也被他拒绝。

倒不是说刘景崇没有玩耍的兴趣,只是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久而久之,刘景崇的玩伴便一个个远离他。

在这些孩子眼中,刘景崇成了一个不合群、行为古怪的人。

因此,刘景崇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无趣且单薄的。

而此时,刘景崇的父母也打算为了让他能够继续上学而选择出门打工。

于是刘景崇就被父母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变成了留守儿童。

看着父母为了自己如此辛苦,早熟的刘景崇便更加努力学习。

刘景崇在自己的家乡

凭着这股劲,刘景崇顺利考上初中,并在同班同学中崭露头角。

因为常年的学习习惯,刘景崇的学习能力被锻炼出来。

在每一次的模拟考试中,他都能拿到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可是就在一切顺利前行时,生活总会给人带来一些麻烦。

那年,刘景崇即将参加中考,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备考时,却收到了不好的消息。

原来,刘景崇的母亲在广州打工的时候不幸伤到了腰,不得不住院。

都说普通人家害怕生大病,一旦有了大病,或许会赔上普通人的一切。

那时刘景崇母亲的腰伤比较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他们来说高昂的治疗费用。

这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刘景崇一家人的身上,整个家庭瞬间兵荒马乱起来。

刘景崇因为这件事使中考发挥失常,原本能上重点高中的他只能上一所普通中学。

刘景崇故乡的街道

也正因为母亲的病,原本作为刘景崇学费的钱也用于治病了。

刘景崇父亲眼看着儿子就要上学了学费却还没着落,心里十分着急。

虽然父亲并没有表现出焦虑,心思缜密的刘景崇却敏锐地察觉到了父亲的不自然。

一天夜里,刘景崇找到父亲,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

“爸,我不打算上学了,现在的情况不好,我也去打工。”

20世纪90年代的佛山

打工之路

可是刘景崇的父亲说什么都不同意:

“说什么呢,你年纪还小要上学,虽然家里现在困难,但我还是会想办法的。”

刘景崇看着父亲染上风霜的脸,态度更加坚决:

“不,我要出去打工赚钱,给妈妈赚医药费!”

他的父亲看着儿子态度如此坚定,考虑到家里确实也拿不出学费,便只好同意。

刘景崇来到学校,告诉老师自己的决定。

老师觉得刘景崇在这个时候辍学实在可惜,便劝他道:

“刘景崇,你真的决定好了吗?如果家里困难,我可以组织同学们给你募捐。”

诚然,老师的关心非常真诚,可是刘景崇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接受这样的好意。

所以刘景崇整理好自己的心情,郑重其事地告诉老师:

“老师不必了,同学们家里也不怎么宽裕,况且我已经决定好了,打算辍学。”

刘景崇帮助建设家乡

老师看着刘景崇态度坚决,只好无奈地摇摇头,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就这样,这个老师眼中十分有潜力的学生,走向了打工之路。

在当初那个年代,学历并不是应聘的硬性条件。

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

只要够努力、肯吃苦就能找到工作,如果是技工那就算是衣食不愁了。

正逢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宣传新浪潮的崛起,更让刘景崇动心。

只是目前,刘景崇空有一个打工赚钱的心,却不知道去哪里发展。

当他听说有外出打工的民村回来探亲时,便忙不迭地跑去询问。

刘景崇听回来的村民说,距离村子最近的佛山特别好,到处都在盖楼。

心动不已的刘景崇背上行囊,只身一人前往佛山打算闯一闯。

曾经的服装卖场

初到佛山的刘景崇望着那些即将拔地而起的钢铁巨兽,内心十分激动。

他好奇地在街上四处乱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那时的刘景崇年纪不大,又没有学历和技能,求职之路便不那么顺畅。

略有挫败的刘景崇抱着自己单薄的行囊,坐在马路边上。

五月的佛山,空气已经变得燥热起来。

刘景崇并没有几件可以换洗的衣裳,只得任由汗水濡湿他的领口。

举目无亲的刘景崇站在佛山人来人往的街头,心中升起一阵紧张。

刘景崇口袋里只有几张寒酸的钞票,但这些已经是父亲能拿出来的所有钱了。

临行前,父亲叮嘱他:

“第一次出去难免不顺利,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回来,这些钱你找个招待所住下。”

刘景崇想到当时分别的场景,心里突然难过起来。

以前的商场

家庭环境的困难让刘景崇成熟得很早,他很少在人前展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在佛山这个陌生的城市,有那么片刻可以让他稍微脆弱一点。

但不出片刻刘景崇便整理好心情,开始思考如何立足在这个城市这一现实问题。

在大街上漫步许久,刘景崇找了个阴凉处休息。

他回想起自己来到佛山的种种,觉得自己不能这样无头苍蝇乱撞了。

之前刘景崇面试都是看到哪里贴着招人告示,就直接进去问。

而此时刘景崇还是个未成年,基本上都被老板婉拒了。

此时对于刘景崇而言,似乎回家务农到成年在出来打工比较现实。

或者像他父母那样走进工厂,站在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工作。

但这两条路刘景崇光想想就觉得喘不过气,这两条路于他而言都是在蹉跎岁月。

从前的商场

正在刘景崇因为看不到未来而心神不宁的时候,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坐到他身边。

这个男人打量刘景崇半晌,突然开口:“你今年多大了?”

刘景崇狐疑地看了看这个陌生人,正要开口回答,却想到了父亲临行前的叮嘱。

父亲告诉刘景崇,他看起来就是未成年的样子,一定要警惕陌生人。

正因为想起这句话,刘景崇并没有理会这个男人。

此时已经日上三竿,刘景崇为了省钱还没有吃饭。

他忍耐着饥饿,抬头望着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

男人见他不搭理自己,却没有离开,反而接着问道: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放心,我不是坏人。”

刘景崇看着这个人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便壮着胆子说:

“我已经成年了,你不要再跟我说话了。”

刘景崇努力地想要表现出成熟的样子,但蹩脚的演技却将他的谎言搅散。

那人看着刘景崇的模样笑了,紧接着将一张纸条递给他。

刘景崇接受采访

奋力拼搏

刘景崇打开纸条,上面写着某超市招工的字样。

他看着这行字,顺势抬起了头,而不远处赫然就是纸条上超市的名字。

刘景崇站起身来,再三确认之后确定是这家超市,那个陌生人也在往那边走。

刘景崇看着这间超市犹如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忙背起行李跑至那人身边,急忙询问:

“我……我可以来面试吗?你、你是店员?”

那人看了看刘景崇,笑了笑回答:

“可以啊,我们超市正在招销售,你可以来试试。”

刘景崇听到这人如此说,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

他随着那人走进超市,将自己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

那人听到刘景崇的家庭情况和来到佛山的遭遇,便起了恻隐之心。

较为高档的服装店

他为刘景崇提供了住所,便告诉刘景崇伙食超市也包下了,让他放心工作。

刘景崇把一切安顿好之后,在附近找了个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父亲得知他顺利找到工作之后,也无比激动,连声让他照顾好自己。

刘景崇听着父亲的话语,一颗心终于放下,为了省电话费没说几句就匆匆挂断。

挂断电话以后,刘景崇看着人来人往的街头有了不同的感觉。

因为,不久以后他就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换得父亲松口气的机会了。

刘景崇上岗的第一天开始,便拿出自己百分百的热情。

他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大声吆喝着,只要有人询问,他便乐此不疲地介绍商品。

起初,刘景崇靠着一股冲劲售卖了一些货品,获得了提成。

可是刘景崇的这股冲劲并没有起到特别好的效果。

超市一角

许多顾客选择购买他的货品,也不过是看着小伙子卖力支持一下。

因此,刘景崇的业绩时好时坏,并不稳定。

刘景崇很快便发现了这些问题,便拿出上学时的劲头来研究这些售卖的货品。

每次超市更新货品,刘景崇便仔细察看这些货品的品类、功效。

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暗中观察着前来购物的顾客们都会选择怎样的商品。

空闲的时候,刘景崇不再高声吆喝,反而思考怎么创新自己的叫卖方式。

等对商品有了一定的认知以后,刘景崇便尝试用解说和共情的方式为顾客介绍。

当时女性售货员居多,顾客们看到一个大小伙子卖东西而产生了好奇心。

而刘景崇的销售方式也与其他售货员不同,因此便成了超市里的“香饽饽”。

刘景崇的同事们

刘景崇见新的销售方式很容易吸引到顾客,因此更加卖力。

正因为对货品的了解,并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刘景崇的业绩也逐渐提高。

不仅如此,刘景崇的性格也在销售岗位上发生改变。

从前的他话不多,总给人有种阴沉的感觉。

此时的刘景崇乐观开朗,非常健谈,与超市的同事们关系也不错。

很快,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刘景崇个人状态越来越好。

虽然刘景崇的销售能力越来越强,但他并不因此自满。

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并将它们一一达成。

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刘景崇跳槽到另一家规模更大的超市。

此时刘景崇上岗至服装区域,这也让他有了从零开始的想法。

刘景崇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便在岗位上站住了脚。

在这其间,刘景崇认识了更多他生命中的贵人,帮助他前行。

修缮好的房屋

后来刘景崇想起这些人时,还不忘对他们表达感激之情。

服装销售的业绩越来越好,超市领导便将他升职为销售部门主管。

做了主管之后,刘景崇的收入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他拿着手里的钱,心想终于能够让家里人过得轻松些了。

虽然刘景崇十分高兴,可是另一方面他还是有一丝焦虑的。

刘景崇只有初中学历,他不敢保证自己能够管理好整个销售部。

或许是一直有学习的习惯,刘景崇便想到用书籍给自己“充电”。

刘景崇接受采访

人生巅峰后的迷惘

来到书店之后,刘景崇选择了市场管理、工商管理一类的书籍。

买回家之后,他便在工作之余恶补与管理相关的知识。

有了知识的加持,刘景崇的言谈举止和思维逻辑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因此,他的业绩越做越好,职位也从主管上升到中高层管理。

此时的刘景崇,已经达成了财务自由,身家已过百万。

事业飞腾之后,刘景崇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也开始催促他找对象。

说来也是巧合,在一场朋友间的聚会上,刘景崇认识了自己的妻子。

两人初次见面就对彼此有好感,交往一阵子后便开始商量结婚的事情。

刘景崇父母也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于是婚礼便在众人的祝福声中顺利完成。

婚后,刘景崇夫妻俩便回到老家,将老宅从里到外翻修一新。

旧时代房屋照片

同村的人间刘景崇衣锦还乡,纷纷到他家来打招呼。

见刘景崇衣着光鲜,谈吐不凡,很快就成了村民口中有大出息的人。

此时的刘景崇三十六岁,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既然有了自己的小家,刘景崇便打算让妻子和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此时正是经济上行的时刻,刘景崇看好投资方向,开了一家服装公司。

这一下,刘景崇手中的百万资源变成雪球,越滚越大。

直至最后,让顺利跻身身家上亿的企业家行列。

在所有人看来,刘景崇以后的人生应该不会再有烦恼了。

那些困扰俗世人们生存的金钱于此时的刘景崇而言不过是一串数字。

可对于刘景崇而言,手中钱财积累得越多,他似乎对这个世界越迷茫。

从刘景崇来到佛山的第一刻起,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网友对此事的观点

这个目标一直激励着刘景崇一步步往上爬,他也没空停下来思考别的事情。

生意上的应酬必不可少,刘景崇因此逼着自己学会喝酒。

但这样的生活过的久了,刘景崇心里的迷茫便越发浓烈。

从前刘景崇将赚钱作为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实现了,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

刘景崇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有时候工作至深夜,刘景崇看着办公室外的万家灯火,反问自己如此辛苦的意义。

刘景崇的生活中,与妻子的关系更多的是“客气”。

婚后刘景崇的注意力都在工作上,时间长了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便越来越少。

妻子怀孕的消息也没有阻挡刘景崇停下来的脚步,这也让妻子有些心冷。

儿子出生之后,都由刘景崇的父母和妻子照顾着。

刘景崇的父母见儿子长期不在家中,渐渐地也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出家后的刘景崇

儿子在这样的“丧偶式”婚姻中成长,当然对刘景崇这个爸爸是陌生的。

但刘景崇似乎没有发现家人们的变化,一门心思地扑在事业上。

刘景崇偶尔清闲在家,与妻子的对话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妻子所讲述的家中的事令他没有参与感,而事业上的事他也不会跟妻子提。

几次对话之后,刘景崇便觉得他和妻子并不同频,最后也成了相顾无言。

婚前的甜蜜和心动成了婚后的一地鸡毛。

刘景崇和妻子渐行渐远,这段婚姻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不仅如此,刘景崇面对外面的朋友也充满了不信任感。

他不止一次地认为,身边的这些人跟他关系走得近,完全是为了他的钱而来。

就这样刘景崇心中的纠结越来越重,严重时甚至干扰到他正常的生活。

直到2012年,刘景崇跟着团队进山拍摄纪录片,这才让他找到了归属。

终南山雪景

隐居深山,遁入空门

拍摄的宣传纪录片旨在介绍“中医和道医”文化,团队便攀登了名山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秦岭中段,山内道路崎岖、地势较险。

山中有一处名为终南草堂的地方,就是团队驻扎的目的地。

刘景崇跟着拍摄团队在终南草堂一住就是两个月。

山中清新的空气和远离灯红酒绿的宁静让刘景崇的心一下子安稳了下来。

多年以来,刘景崇第一次感觉到平淡宁静的生活才令他感到满足。

于是在终南山上,刘景崇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但拍摄总有结束的一天,结束那日刘景崇将图拍摄团队送下山,并告诉队长:

“你们先回去,我再在山上待一阵子。”

对于刘景崇而言,这两个月的生活并不是在工作,反而是一场轻松的度假。

出嫁后的刘景崇

这段时间,刘景崇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些浮华中的勾心斗角和虚与委蛇都消散在山风里。

在这之后,刘景崇几乎时不时地就要去一趟。

在一次偶然的小住时,他找了个风景宜人的地方盖了间小木屋。

刘景崇为这间木屋起了“止语”这个名字,并穿上朴素的衣服。

待在木屋的那段时光,刘景崇结识了一位老和尚。

这位老和尚号绍云,也是后来点化他的人。

刘景崇初次见到绍云老和尚的那一刻,自身便充满了倾诉欲。

而绍云老和尚与刘景崇坐在一起,耐心地听完刘景崇和盘托出的心事。

听完刘景崇的倾诉之后,绍云老和尚便指点了他几句。

正是这几句指点,成了刘景崇想皈依佛门的契机。

绍云老和尚离开之后,刘景崇便收拾好行装回到家中。

刘景崇的木屋

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往公司提交辞呈。

这一举动惊呆了所有人,公司高层轮流叫他谈话挽留他却下定了决心。

从公司回来后,刘景崇叫来妻子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她。

在妻子目瞪口呆的表情下,刘景崇向妻子提出离婚。

刘景崇将自己名下的财产清点好,分别分割给了妻子和自己的父母。

听到儿子做出这个决定,刘景崇的父亲怒吼:

“你是疯了不成?你如今的一切是怎么来的你忘了吗?”

“你打拼的一切就这么轻易放弃,是不是想气死我和你母亲?”

刘景崇面对父亲的急怒,并没有动摇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下,刘景崇于2015年8月安排好一切,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接受剃度的画面

面对这样的刘景崇,他的父母告诉他要断绝亲子关系。

而妻子更是声泪俱下,称与他再无来世,从此孩子也没有他这个父亲。

放下俗世一切的刘景崇回到终南山,经过寺里的考察之后顺利皈依。

随着头发被一缕缕剃掉,刘景崇的内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如今的他不再是身家过亿的成功人士,而是终南山间的衍定和尚。

虽然刘景崇所在的寺庙会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但他却不再为尘世浮华动摇分毫。

他跪在大殿中,口里默念祝祷,融入山间袅袅青烟中。

虽然刘景崇的父母说着要与他断绝关系,可内心仍然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

有空时,二老便带着孙子来到终南山,悄悄在远处看着刘景崇,传递无声的思念。

虽然刘景崇依然居于深山,可他有时也会请示主持后去看自己的孩子。

毕竟血缘是任何身份都无法割舍的缘分。

出家后的刘景崇每日修习、打坐,听着佛偈声声,漫步在云雾中。

想来,如今的他或许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心得归属。

刘景崇与寺中僧人一起做饭

看过了刘景崇的故事,或许对于他的父母、妻儿而言,他的决定让他们难以理解。

但一个人的心如果一直是乱的,那么他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正如刘景崇,纵使声色犬马、锦上添花,这些东西却无法令他的心获得满足。

真正的满足感是找到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具象化的定义。

诚然,刘景崇的决定在不少人眼里是残忍的。

但他不惧世俗看法,努力活出自己的行为也值得我们佩服。

对着刘景崇的故事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留下自己的观点。

0 阅读:11

北有南栀

简介:讲述不一样的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