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在《付出过最惨痛的代价就是成为斜杠青年!》中画的这张投入产出图吗?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持续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每天健身不去就难受、遇到对自己有用的课程就立马去学习。总感觉自己将要接近那座需要跨越的里程碑了,但始终还是跨越不了。
没错,我也是从这个坑里爬出来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一个个坑里爬出来,并且需要把这个坑修复好,才能够继续前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第一步就是定义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我在一个什么样的坑中,只有明确定义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投入和产出。投入,投入就是三件事:时间、金钱、精力。比如读书、听课、健身、学英语,就是在这三件事上的付出。
产出,所谓的产出就是呈现出的结果。比如写了一篇文章,年会上表演了一首歌,报告上用了刚学的PPT动画制作方法等等。
根据我们的定义,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主动投入,被动产出。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候去背英语单词,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单词应该怎么去用,在学校可能还好一点有考试,但是毕业后学英语也只是学过了。
我们培养起了自己读书的习惯,但是从来没有费曼一下,或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者整理一篇读书笔记,读过了就读完了,仅此而已。
花了钱买了课,只是听了一遍,激起了自己奋进的小情绪,没有想过所学应该如何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这些都是我们主动投入的内容,不仅是你,绝大多数在成长中的人都会有这样问题:只是感动并享受奋斗的状态,期待奋斗的结果自然产生。
我们知道的是图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希望的是图B能够自然而然产生无数种有可能的结果,黄色点是我们走过并且填过的一个又一个的坑。但是现实是C我们奋力出发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坑,但是不确定自己要产出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始终无法上岸,在水里徘徊,最后更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溺死水中。
为什么我们会主动投入,被动产出呢?这与我们大脑趋利避害的特性有关。我们再来看一下投入产出这张图。我们的首先是大量的学习,其次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才可能产生结果。
但是对于学习来说产出的结果高,对应的也就是考试成绩更好一些,知道的更多一些,还可能知道那么多道理去过不好这一生。对于确切的能力来说肯定是大打折扣的。收入就更不必说了。
因为提升能力和提高收入都非常困难,但是在自我觉醒和社会环境的逼迫下我们又不得不行动起来,所以我们的大脑就选择了最简单的奋斗方式,单纯的学习。学习只要感动自己就可以了,能力的提升和收入的提高都是需要经过社会的检验。但是大家要知道在社会环境下,感动自己的努力,思维认知的精进,不能说没有用,他只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步而已。我们最终还是需要融入到群体当中去创造价值。
在这里我再把“个人发展的目的”这个概念跟大家定义一下:个人发展的目的就是,在把自己与社会资源环境更好的融合过程中创造价值。
上面我把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给大家说清楚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应该怎么办?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明确了问题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分析为什么是为了让问题更加透彻找到问题的根源。但我还是要跟大家一起谈论怎么办,原因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能是知和行的距离。所以我们要明确、简化、分步才能够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我的方法分为四步:
1、知道我该干什么
2、明确我的目的是什么
3、制定我如何产出
4、寻找反馈结果
比如针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来说。当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就是建立起自己正确的思维认知之后,我开始写《精进思维认知》相关的内容,并且在线上进行发布。
1、知道我该干什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知道我该学习,这样就能够解决问题,读书的习惯我已经培养起来了,我家里的书非常多,我是按照健康、语言、高效、文学、思维等在书架上进行分类的;
2、明确我学习的目的。《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大脑中》所以我选择第一步精进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之所以是精进是因为我们都有自己原本的思维和认知;
3、制定我如何产出。如果我只是学了知道了最后的结果还是模糊的,所以我决定去写《精进思维认知》相关的内容。明确自己原本的思维认知是什么样的,知道自己接下来精进的方向在哪里,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最后整理成《精进思维认知》的内容;
4、寻找反馈结果。不仅是在现实中去做,我选择的方式还有写文章或制作视频进行线上发布,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不断收到反馈才能激发持续行动,没有反馈的学习多半会失败,其实这也是我针对于脑科学的实际应用。
这种方式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思考促进行动,行动产生结果,结果获得反馈,反馈再引发思考,这样就会不断地提升,最终融入到我的个人系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