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反转,港口爆炸原因出炉,伊朗咬牙承认自己失误,想息事宁人

明方风林界 2025-05-01 03:03:03

28日,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伊朗内政部长伊斯坎德尔·莫梅尼说,该国港口爆炸是由于“疏忽”和未遵守安全规定造成的。

这个看似诚恳和自责的表态经由内政部长之口说出来,给人总有一种颇为无奈和不想扩大事态的勉强。

毕竟,这2天,伊朗一些官员和媒体还在宣传“不排除外部势力破坏”的声调。

毕竟,这场灾难的规模实在太大了,一共造成4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包括几百名重伤)。

毕竟,这个国家,近几年屡屡遭到美以等西方势力的各种暗杀、破坏、袭击,包括多位核科学家、高级将领被各种暗杀,在苏莱曼尼纪念仪式上遇袭造成几百人死亡等等。

说实在的,当爆炸发生时,现场升起了直径达到百米规模的蘑菇云,淡红色烟雾裹着黑云直冲云霄,像极了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硝酸铵大爆炸的翻版。

当时爆炸的威力甚至震碎了5公里外的玻璃窗,20公里外都能听到震响,上千人死伤,规模之大,被人称为海湾十年最惨烈工业事故。

01 这场爆炸实在太巧合了

26日,伊朗与美国的第三轮核谈判正在阿曼紧锣密鼓地进行。

当时,双方已就铀浓缩限制、制裁解除等议题展开技术级磋商,甚至计划在5月3日举行关键会谈。

在爆炸发生前6个小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阿曼对记者们表示,本轮谈判已经进入到技术细节讨论阶段。

而美国那边也放风说:美国可能放松部分石油制裁。

然后,爆炸发生后,伊朗代表团要求休会,美方那边也是表现地比较意外,赶紧和以色列那边打电话。

而最近也有一个类似的蹊跷的案例,就是特朗普派的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25日和普京会面的时候,莫斯科地区也发生了一次爆炸,造成一名俄军高级将领被炸死。

不过这个爆炸没有影响普京的会谈,事后普京甚至表态愿意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和泽连斯基会面。

而这次爆炸,恰恰是美伊谈到比较关键的环节,爆炸发生了。

都知道伊朗内部早就被渗透地跟筛子一样,哈马斯的领导人都能在德黑兰被以色列的无人机给精准清除,伊朗的科学家被自动机枪精准击杀,真要在这里搞一场爆炸,操作难度不算大。

不过,这场爆炸最后倒也没有太影响会谈进度,双方最后都说谈的不错,准备5月3日继续谈。

02 伊朗高层的艰难抉择

爆炸发生后,伊朗内部的发声密集、混乱。

总统佩泽希齐扬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哀悼遇难者,并下令成立特别调查组,他在27日到达现场视察,严厉批评港口的管理混乱。

伊朗副议长西拉吉指责这是一场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指控是外部势力所为。

内政部长莫梅尼在核查后,认为爆炸主因是“安全疏忽”,港口未落实安全规程。

而革命卫队那边,则认为这是一场外部袭击,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伊朗国防部站出来说:港口没有军用物资。

外交部则指责有些势力总想破坏美伊和谈。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要求彻底调查,绝不姑息任何疏忽或蓄意行为。

这种看起来非常矛盾对立的表态也正是伊朗内部的深刻裂痕:保守势力、亲美势力以及其他势力,正在不断地撕扯着这个国家。

也难为伊朗政府了,又要用强硬来安抚民众的怒火,也要避免刺激到美西方,破坏现有的美伊和谈氛围。

03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无奈

27日,总统佩泽希齐扬去现场视察的时候,严厉批评了港口管理的混乱无序,整个港口现场堆放了十几万个集装箱,非常杂乱。

这个主要还是美国制裁的影响,伊朗无法获得正常的国际保险和航运服务,港口进出效率缓慢,大量货物被积压在港口,其中不乏很多化学品货物,没有按照标准操作放置。

伊朗的这个港口,每天处理1.5亿美元货物,停工一天就要损失8000万,全国有55%非石油进出口、85%集装箱经此转运,所以,伊朗官方在爆炸第二天就赶紧恢复了部分装卸作业。

基本上,伊朗目前应该就想让这事儿赶紧过去,他们不想因为这个事儿让危机螺旋上升,最后大打出手,这目前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和老美谈个好价钱。

其实这次老美对伊朗的态度还不错,这里面主要还是特朗普太急了,上任100天,俄乌没搞定,没达成什么大事情,那就在伊朗这边,如果能整个不错的新协议,那也算是一张不错的成绩单。

而伊朗呢,这阵子有2个大国帮衬,底气足了不少,和老美谈的也是有来有回,至少不会被老美牵着鼻子走。

从大的方向上说,伊朗不想把事情闹大,伊朗现在的经济太脆弱,2017年的大规模骚乱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那么,伊朗这次看起来的妥协,能换来崭新的天地吗?我们还得继续观察。

0 阅读:1

明方风林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