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日由美国空军主办的“2024航空、航天与网络”研讨会上,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不仅是未来的挑战,更是当前已存在的挑战”。会上,空军高层表达了强硬立场,同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首次公开了其最新研发的隐形空射巡航导弹。
根据美国《防务邮报》次日的报道,这款命名为AGM-158XR的隐形巡航导弹,与现有型号相比,体型更为庞大,燃料携带量显著增加。得益于新型轻质材料的应用、优化的流线型设计及高效发动机,导弹的射程实现了大幅提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代表约翰·希尔明确表示,XR在导弹命名中即象征着其最大特点——“超长射程”。谈及AGM-158XR的研发背景,需回顾AGM-158系列导弹的发展历程。本世纪初,该系列的首款型号AGM-158A正式列装,作为美国空军“隐形制胜”战略的关键一环,这款高度隐形的亚音速空射巡航导弹,凭借先进的隐身技术,能穿透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而其1000磅重的战斗部也确保了强大的破坏力。然而,实战应用中,美国空军发现AGM-158A的370公里射程在面对“大国竞争对手”时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增程型AGM-158B应运而生,射程提升至900-1000公里,允许导弹在敌方防空系统射程外发射,并通过灵活规划飞行路线有效规避拦截。而AGM-158C则专注于海上目标打击,具备自动探测与规避雷达信号的能力,并能根据敌方电磁信号进行追踪。此外,这两款改进型导弹还增强了网络通信功能,支持多弹协同作战,共同摧毁目标。
美军对这款隐形导弹系列寄予厚望,多次军事推演中均将其视为“改变战场格局的关键力量”。例如,美国空军曾声称,仅需5架B-1B战略轰炸机即可向中国航母战斗群发射180枚AGM-158C导弹,即便中国舰队成功拦截95%的导弹,剩余的9枚也足以重创航母。在2023年美国智库的推演中,AGM-158系列导弹在台海冲突中同样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面对解放军,美军也认识到该系列导弹存在两大显著缺陷:一是库存量不足,据估算,在台海冲突中,美军每日将消耗数百枚该系列导弹,“仅一周多便会用尽所有储备”;二是尽管经过改进,导弹的射程在面对中国不断扩大的打击范围时仍显匮乏。AGM-158XR的推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据报道,该导弹的射程可能与“战斧”巡航导弹相当,甚至更远,超过1800公里,“这将极大增强武器的作战灵活性和难以预测性”。此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强调,依托现有的生产线和流程,AGM-158XR的生产将高效且快速,公司计划在未来将年产量提升至1100枚,以显著提升美军的战略打击力。尽管如此,美军也承认,在反舰武器数量上,即便加速生产AGM-158导弹,也难以迅速拉近与中国的差距。受俄乌冲突影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思维已发生调整,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和武器的大规模运用。例如,美国正在加速测试“快速击沉”武器等新型低成本制导武器,以应对可能的大规模地区冲突。对于这些新动向,我们应保持高度警觉,并密切关注其后续进展。但它们具体能否落实,不妨多观察观察——反正这些年,美军鼓吹的类似装备,真正落地的实在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