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战事之激烈程度,上甘岭与松骨峰相较之下,犹如小儿辈见到巨擘一般。志愿军于此偏僻山峰之巅,坚韧不拔,其不屈不挠之战志,令曾参与战事的美国老兵心有余悸,至今无法忘却,成为一段不堪回首之战斗之记忆。

松骨峰,踞于朝鲜山地之间,其巅峰仅垂直海平面288.7米,不足以言之为山,倒更似险峻之岭。然松骨峰平日不惹风不招雨,但在那第二次战役之际,却扮演着关键之角色,左右着整场战斗之胜败。志愿军全线发动反击,美国军队急匆匆南撤,而松骨峰恰伫立在美军撤退之路,只需坚守此地,便能将撤退之敌一举歼灭。
然而,当时负责穿插至松骨峰之地之38军各支队伍皆负重任,纷纷承担使命,难觅可用之兵员。幸而335团,急中生智,率领勇士迅速抵达松骨峰地域,承担驻守此地之责任。不过,要夺占松骨峰,非易事也,因美军早有预谋,巧妙运用炮火封锁山峰周边之道路,致使335团只能在夜幕掩护下进行军事行动。尽管如此,待志愿军刚刚踏上松骨峰之际,滚滚而来的美军车队已然抵达山脚之下。
335团第三连,智悟艰险,知我军时不我待,仅得借助松骨峰之自然地形,紧急展开阻击之战。幸运的是,在志愿军猛烈打击美军先头车队后,熊熊烈火将残骸燃尽,堵塞住美国人的去路。仅此一番交锋,第三连便击毁了百余辆美军汽车,造成大量敌人伤亡。
美军见其去路被志愿军堵截,情急之下,即刻集结一整连之兵力,展开猛烈进攻。美军不仅火力雄厚,单兵装备远超志愿军,更有着重型坦克、远程火炮以及空中支援之助。然而,第三连在战场上展现了极致的纪律性,竟将美军步兵准确引至三十步之外方始开火,密集的子弹如暴风雨般扫倒了一片美国士兵。

美军处境绝望,仍然顽强抵抗,他们一直瞄准志愿军阵地上的火力点,企图削弱对手。然而,志愿军士兵的无畏牺牲精神实在是太强大,他们勇往直前,不畏牺牲,接过机枪向美军射击,美军多次尝试突破第三连的防线,皆以失败告终,最终丧命于交战区域,众多尸体殒落。第三连终于有了喘息之机,迅速展开野战工事之建设,为抵御美军的再次进攻作好准备。
然而,美国军队并未打算给第三连喘息之机,他们派遣飞机和大炮对志愿军整个阵地展开狂轰滥炸,仅仅20分钟,新的部队便接替前队,继续猛攻,而且兵力已增至两个连之众。第三连的战士们在炮火的轰击和枪林弹雨中坚守,单单在同一天内,335团的第三连已经顶住了七次美军进攻,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战争奇迹。
七次大战之后的松骨峰已经面目全非,美军飞机不断向山巅投放燃烧弹,导致第三连的阵地几乎被火海吞噬,山巅的石头都因火焰而烧得通红。志愿军竟能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坚持生存并持续作战,不仅令美军不解其所以然,就连志愿军自身也难以解释这一奇迹。

为了鼓励士兵们坚持下去,第三连的党支部毅然在炮火焚毁的阵地上召开会议。连长戴如义振奋士气,告诉众战士:“美军或许拥有我们所无的战争机械和汽油弹,但我们亦拥有他们所不及的武器,即勇气和决心。”此言虽显悲壮,然志愿军多次凭借士气如虹战胜更为强大之敌人。
第三连之全体军官与核心骨干皆明了,未来战斗将极为艰难,伤亡势必惨烈,因此,每人均指定代理者,以防不测之时,立即有人接替指挥之责。然而,美军未曾给予第三连太多休整时机,不久后,美军坦克和火炮再度对松骨峰全阵地展开猛烈轰击,飞机亦蓄势而来,将山巅直接化为一片熊熊火海。
由于美军火力凶猛,第三连被彻底压制,难以抬头。一支美军小队成功冲入前沿阵地,戴连长心知当前之紧要任务,乃是要将敌人速速赶离阵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步枪,勇敢地杀入美军人群,与敌展开白刃搏杀。戴连长之所以如此行动,一则是为了鼓舞我军士气,二则是混战之中可有效干扰美军的火力支援,美军炮兵总不敢向与敌人混战之我军开火。
然而,在连连刺杀多名敌人后,戴如义亦不敌美军子弹,倒下在血泊之中。另一支美军小队见状,再次展开猛攻。此时,身上已被汽油弹点燃,火焰熊熊的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跃出阵地,怀揣着与敌人同归于尽之决心。这残酷而壮烈的一幕在整个阵地上上演,即便是见过二战战场的美国军人也目瞪口呆,他们或许曾见过不怕死的敌人,但从未见过如此战斗力强大、无畏勇气如此顽强的敌军。
尽管美军自身也遭受了重大伤亡,但美军指挥官察觉到经过激战后,第三连的火力已明显下降,这意味着志愿军的剩余兵力已经稀少。美军的猜测不错,当时整个阵地上仅剩下30多名战士能够持续作战,而美军的攻击部队却高达上千人。战至最后,志愿军已弹尽粮绝,只得拉响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志愿军殊死的反抗下,美军的气焰完全被摧毁,尽管明知阵地上几乎已无志愿军,但美军士兵仍不敢轻举妄动,第三连再一次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在阵地上仅剩下七名勇士,几乎全数献出了生命。幸而335团其他部队在此刻赶至,美军已不再具备继续战斗的勇气,一见志愿军支援到来,彻底失去了斗志。第三连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传奇,以一个连的兵力成功阻挡了一个美军主力师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