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告显示,广东深圳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
这些“AI公务员”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
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高情商答案:今后体制内更香了,公务员更香了!
低情商答案:AI公务员普及后,最有利于官二代、官太太和溜须拍马之辈,对老实干活的牛马公务员,是不利的。
从趋势来看,AI是在不断迭代进步的,用现在的AI水平去对比3年以前的AI水平,相当于初中生对比幼儿园,这个进步速度太恐怖!
AI水平不断提高后,必然可以胜任越来越多的岗位,包括体制内公务员的岗位。这种趋势不会改变,
但是,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普通职场,只要条件具备,老板就会无情的裁撤牛马,换成AI,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但体制内不会,从保就业稳民生的角度考虑,今后各国都会在财政负担得起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政府雇员数量,这一点在欧美表现最明显。
注意是政府雇员,公务员只是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一层而已。

就比如深圳这次上岗的70名“AI公务员”,据说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但实际上,在这些工种岗位上的不一定是公务员编制,大多是事业编或者聘用编(临时工)。
而且,深圳上岗70名“AI公务员”成了新闻,请问谁看过深圳下岗70名“被AI淘汰的公务员”这样的新闻?
所以,工作岗位上的人没有变,甚至今后还会继续扩招(当然公务员编制不会扩大),但是由于AI的运用,政府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个体的劳动体验反而变轻松了。
这就是体制内运用AI最容易达到的目标,
换句话说,今后体制内更香了,不仅仅是公务员,就是对临时工而言,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强度降低,不香吗?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AI发展对职场的影响,体制外我不好预言,体制内只会更爽,已经上岸的不需要有危机感,想上岸的不需要有迷茫感,冲就完了!

但是,爽归爽,后续的发展是两极分化的,
就是在公务员的晋升方面,官二代,官太太们优势会更加明显,而普通牛马公务员,只能摆脱牛马的劳动强度罢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领导提拔下属,无外乎三种基本逻辑,
一是工作干得好,提拔你有利于工作开展
二是背景很强大,提拔你有利于自己获得利益交换
三是马屁拍得好,提拔你有利于获得更多情绪价值(异性下属提供*资源也属于情绪价值的一种)
这里面,第一种提拔逻辑无疑是最有利于普通人的,前提就是踏实肯干,当好牛马。而官二代或官太太,一般不会去卷牛马的赛道。
所以,体制内晋升渠道对普通人一直是畅通的。
但是,AI的发展与迭代,首先会取代的,就是普通牛马的劳动力。
比如深圳市首批“AI公务员”,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这不就是一个优秀的牛马吗?
问题是,普通公务员做到这么优秀,大概率会想下一步是不是该提拔了,可AI不需要啊。
未来在AI面前,普通牛马是不会有任何优势可言的!
但是,领导会退休啊,提拔晋升不能停啊,
如果说,以前或现在,领导提拔下属还有一个平衡,就是三种提拔逻辑会交替出现会综合考虑,那么今后AI强大了,领导提拔下属会更侧重考虑第二条,第三条逻辑。
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喻,只是很多人不愿面对而已。
2年前我提出这一观点时,很多人特别是体制内笔杆子都不服,他们举例是豆包写出的文章太空泛,和笔杆子的没法比。
但是现在的DeepSeek,中文写作水平已经吊打98%的人了,
目前AI在公文写作这块,可能还有某些限制,不过AI迭代的趋势摆在这里,我相信AI公文写作水平吊打98%的笔杆子的那一天很快也会到来。
那个时候,很多“笔杆子”就会发现,自己正逐渐告别高强度的牛马生活,不过代价是……
讲了这么多,不如举个例子吧。
20年前,某省会城市,为了照顾一批二代和太太们的就业,
借着市里建了一个大会堂,就成立了一个会议中心做好保障工作,编制是工勤编,规则也是逢进必考,但和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可不一样,如何不一样,只能说句“你懂的”,你要不懂我也懒得解释。
开始那几年,工作真的很辛苦,会议中心嘛,会议不断,端茶倒水,拖地扫地,摆桌换凳,对很多太太而言,真的累到要吐血了。
很多人闹着要辞职,但睿智的老公们坚决制止了,
因为机关工勤编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退休一个少一个,不会增补了,这么宝贵的编制,好意思辞嘛,至于工作辛苦,会有办法解决的。
过了几年,为解决“4050”人员就业难,各级政府拿出专款增设大量公益性岗位,虽然待遇很低,但能解决部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也有利于稳定。
会议中心,自然也分配了一些岗位。
从此,端茶倒水,拖地扫地,摆桌换凳等工作自然是临时工们来做,原来累得要死的工勤编们,可以舒服的泡茶看报刷手机了。
去年年底,我遇到了其中一位“太太”,聊起中心的工作,
太太告诉我,现在和以前又不一样了,中心添购了一些大型设备,大范围保洁比以前轻松很多,
至于小范围保洁,必然说卫生间,休息室等地方,
太太神秘的告诉我,你知道吗,现在一些“4050”自己带了扫地机器人或擦玻璃机器人来单位工作,他们则在一边偷偷刷手机。
工勤编们作为管理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反正要求就是搞干净卫生嘛,又没有要求必须是人来干还是机器来干。

其实有些机器人也不便宜,但临时工为什么愿意自费购买私器公用?
因为这样的性价比高啊!
再说,谁TM愿意做牛马呢?谁TM不想刷着手机磕着瓜子呢!
这个事例,就对应了未来AI对体制内职场的影响。
比如,体制内工勤编不再新增,但已经是工勤编的也不会裁撤你啊,工作越来越轻松,不香吗?
比如,4050是政府照顾就业设立的,现在很多岗位可以用机器代替,也必须保留,而且我预测今后还会扩大招聘,原因只能说句“你懂的”,你不懂的话我也懒得解释。
对于这些临时工来说,收入不变劳动减少,不香吗?
假如中心要在员工中提拔一个副主任,你认为擦玻璃擦得很认真很干净的员工,今后还有优势吗?
在领导眼中,擦玻璃擦得再好的人,敢爬到外墙去擦吗?
呵呵………
反正收藏了你也不一定看,点个赞意思意思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