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近期处境艰难,面临解放军环岛演训与特朗普关税的双重压力,沉默寡言。现欲求助于蔡英文出面缓解局势。
解放军明确表示,对“台独”绝不手软,4月初演训已严密围岛,意在警示赖清德等“台独分子”,展现坚定立场。
他现已束手无策,仅能寄希望于蔡英文赴美解决困境,但此等局面,派谁前往又能真正奏效呢?
此局势后续将如何演变?
2025年4月初,台海局势骤紧,解放军东部战区迅速部署,战舰与飞机全面出动,严密包围台湾岛。
此次演训突如其来,3月31日海面平静,4月1日即战机轰鸣,舰船列阵,未有任何预兆。
消息抵达岛内,氛围即刻转变。
赖清德近日鲜少露面,往日爱发表激烈言论的风格不再,外界明显感受到,此次他确实被震慑住了。
解放军此番态势严肃,东部战区发言人明确表示,此为对“台独”分子的“强有力警告”,彰显出手必不留情的决心。
演训活动历经两日,至4月2日方结束,但压迫感犹存。岛内民众深知,此番并非终结,或许仅是开端。
赖清德尚未来得及喘息,美国再度给予其沉重打击。
4月3日,特朗普宣布,将对台湾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收32%关税,原因是他认为台湾在半导体领域获得了过多利益。
消息公布,台湾岛内反应强烈。台湾近四分之一出口依赖美国,尤其是作为经济支柱的芯片产业,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
特朗普曾预告将挑战台湾“半导体霸主”地位,众人未料其真付诸行动。
更讽刺的是,他征收关税的同时,却称赞台积电在美投资建厂,这种行为看似既追求经济利益,又顾及颜面。
赖清德惊愕不已,他视为最终依靠的美国突然变脸,直接实施32%关税,此举明确显示出不给台湾留任何退路的意图。
面对双重压力,赖清德处境艰难。解放军演训使其噤声,而特朗普的关税则重创其经济。
岛内舆论沸腾,有人指其“无能”,有人称其“不幸”,然而无论如何,他此次已束手无策。
以往解放军演习时,他能忍至结束再发声,但此次不同,美国关税之重,令他连喘息之机皆无,压力倍增。
更棘手的是,岛内经济依赖出口,芯片尤为关键。特朗普此举导致经济重创,近乎半壁江山受损。
赖清德深知此刻硬撑只会将自己推入绝境,他心中对此有着清晰的判断,不愿再继续无谓抵抗。
民进党内部此时陷入混乱,局势持续恶化,众人急于寻策稳定局面,却无人能提出明确对策。
有人建议速派人赴美协商关税问题,以避免岛内经济受损。经讨论,意见出现分歧,形成两派不同观点。
有人认为此事重大,需有影响力人物介入,随即提议蔡英文担纲此任。
她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16及2020年两度带领民进党在大选中取得显著成绩,其资历深厚,影响力广泛。
何欣纯与陈素月两位政客明确表示,唯蔡英文能行,否则难以与特朗普有效沟通。
另一派认为,蔡英文已卸任,派其前往欠妥,而赖清德的副手萧美琴则被视为更合适的人选。
萧美琴2020至2024年间任“驻美代表”,期间与美国政客频繁交往,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此类交际驾轻就熟。
最终双方争论无果,未达成定论。无论选派何人,众人皆知,此行美国,仅凭现有能力,恐难以成功谈判降低关税。
赖清德深知,派人赴美仅是例行公事,并无实质意义。
他从未计划与美国特朗普政府正面冲突,也无实力与之抗衡,面对32%的高关税,他只能无奈接受。
美国是“台独分子”的最大支持者,此时与其决裂,无异于自寻烦恼。
岛内民众情绪需关注,必须采取安抚措施。因此,“赴美谈判”成为表面行动,展现政府姿态,使民众认为政府仍在积极作为。
蔡英文或萧美琴前往均可,关键不在于谈判成果,而在于为赖清德提供退路。重点不在于人选,而在于给予赖清德台阶下的机会。
若谈判破裂,他可推诿已尽力,相较于直接不作为而受责,此举更为有利。
此计能否成功尚不确定,因美国现由特朗普主导,其政策以“美国第一”为核心,不顾台湾当局意愿。
岛内自救之际,大陆亦有所行动。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严正警告民进党当局,4月7日称倚美谋“独”必遭失败,态度坚决。
此言明确无误,指出赖清德等人不应寄望美国救援。
林剑指出美国三点:停止与台湾官方交往,不干涉台湾问题,以及不为台海局势增添复杂因素。
大陆已明确表达忍耐极限,若美国继续与赖清德勾结,将自行承担后果。
解放军4月初的演训结束后不久,外界纷纷猜测,此次行动是否仅为序幕。
分析指出,此次演训不同于去年的“联合利剑”,具有突发性且规模更大,意在明确向赖清德展示强大震慑力。
东部战区表示,此举旨在“展示强大作战实力”,意在警告“台独”势力,一旦采取实际行动,将绝不留情。
赖清德此次陷入困境,解放军战舰飞机刚走,美国关税账单接踵而至,岛内局势混乱,而他束手无策,只能旁观。
民进党急于送人赴美,众人皆知,此举实为掩盖自身窘境,寻求遮羞之名。
蔡英文若前往,恐仅流于形式;萧美琴亦同。特朗普性情难料,无人能轻易说服他。
大陆方面,外交部和解放军协同行动,明确传达信息:若继续闹事,将悔之晚矣。
4月台海局势如沸水渐烫,赖清德处境尴尬,进退维谷,只能无奈目睹局势逐渐失控,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