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为何建造为正方形,且正门朝北?有什么特殊缘故?

梅梅评历史 2024-06-11 14:30:18

1980年8月,一位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如愿来到了中国,她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采访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而她提出的问题,却大多与“毛主席”有关。

当时,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展开,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也逐渐被打破。

这年7月份,中央曾出台过一条规定:

“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这是政治上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

随后,各地陆续拆除了许多毛主席塑像和语录牌,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纷纷猜测,毛主席会不会步斯大林的后尘?

邓小平借法拉奇采访之机,表态说:“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没有毛主席,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不仅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永远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紧接着,法拉奇又问:“毛主席纪念堂会在不久后拆掉吗?”

面对如此刁钻的问题,邓小平沉静地答道:

“我不赞成把它拆掉。 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得妥当。 建是不妥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 我们要毁掉纪念堂, 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众所周知,毛主席纪念堂是中国人民瞻仰毛主席遗容,参观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革命业绩的地方,是中国人民怀念革命领袖的一种寄托,为什么邓小平会如此答复法拉奇?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前后,又有着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呢?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与“不建”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

这天夜里,中南海202室灯火通明,几位中央政治局的领导正在激烈讨论着,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安排毛主席后事,特别是遗体怎么处理上。

一部分人认为,毛主席在党和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他的遗体应该像越南的胡志明和苏联的列宁一样,永久保存。

还有一部分认为,毛主席生前有过交代,中央也有相关规定,国家领导人的遗体应该火化, 像同年去世的周恩来、朱德,最后都是选择了火化。

毛主席临终前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给任何人交代过后事,但他生性豁达、看透生死,早在1950年,任弼时去世时,他就打算好自己的后事了。

作为开国元勋,任弼时去世时,毛主席亲自扶棺相送,将他风光大葬,在办完任弼时的丧事后,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对周总理说:“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大,对其进行厚葬是必要的,但我们死后如果都这样葬,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厚葬的风俗,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去世的时候,无不穷尽家财操办丧事,像汉武帝为了修建自己的茂陵,就不惜拿出国库的1/3收入,以致汉光武帝刘秀感慨道:“历代以厚葬为德,财力尽归于坟土。”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民间的丧葬礼俗较之以前有所简化,但买棺厚葬、宴请亲友等花费,对本就不富裕的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此,毛主席深感忧虑:“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 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

“木棺厚葬”除了给个人的财力、物力带来负担外,还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很大不便,散布在田间地头的大量坟堆给土地连片整治、拖拉机的使用带来很大困难,1956年4月,在毛主席“死人不与活人争地”的观点启发下,中央领导机关下发了一份《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

在看到倡议书上介绍实行火葬的好处,“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殓和埋葬的费用, 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时,毛主席连连点头,他不假思索地拿起毛笔,率先在倡议书上写下了“毛泽东”3个大字,紧接着又写上了当天的日期 “一九五六年四月廿七日”。

之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151位领导人也在倡议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凡是签了名字的,就表示自己同意死后实行火葬。

对这一丧葬方式,毛主席是经过深思熟虑,也是在内心非常认可的。

1960年9月,毛主席对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说:“我随时准备死亡……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到海里去喂鱼。”

后来,他又对护士吴旭君提到过“火葬”这件事:“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就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鉴于毛主席生前已有关于身后事的安排,所以才有人反对建毛主席纪念堂,在接受法拉奇的访问时,邓小平才会说出那样一番话。

同意建毛主席纪念堂的人,是站在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角度考虑,反对者是站在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和中央的规定考虑,二者说的都有理有据,所以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几个小时过去了,毛主席的后事安排仍然没有讨论个结果出来。

最后,还是华国锋和叶剑英站出来拍板,毛主席的后事分两步走, 先做遗体的保护,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群众的吊唁,然后再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最终决定或火化、或保存。

1976年9月9日凌晨4点左右,中国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她为毛主席做遗体保护,维持时间在15天左右。

9 月11日至17日,做好防腐保护的毛主席遗体被移入人民大会堂,供人民群众吊唁、瞻仰,短短7天之内,前来吊唁的民众就达到了30余万人,他们围在毛主席的遗体周围哀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去。

还有更多无法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人,他们从各地赶来,日夜守在人民大会堂的外面,只希望能离毛主席近一些。

看到人民对毛主席如此怀念,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央领导人最终决定:

为了“让世世代代人民群众能够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的遗体会进行永久保护,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供人们永久性瞻仰。”

紧接着,问题又出现了,毛主席纪念堂该建在哪儿呢?

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考虑

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与设计是同时进行的,由于当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悲痛,所以,刚开始提交上来的设计方案都是陵墓样式的,色调偏暗沉,墙上也基本不开窗,选址的时候也偏好古代帝陵所在的山上,像香山、景山等。

华国锋看后都不满意,选址设计组的成员一筹莫展,就在这时,设计组负责人顾明无意间想到:

“毛主席曾写过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说道:‘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我们何不借鉴毛主席的思路,想象一下烈士们到了月宫里, 吴刚捧出芳香的桂花美酒, 常年孤寂的嫦娥也万分激动, 在碧海青天里舒袖起舞……”

在顾明的点拨下,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摆脱了悲哀的调子,从“陵墓”的窠臼中跳了出来。

之后,选址设计组又先后提交了三个选址方案:

第一个是“山顶红星”,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山上,想象白天毛主席安卧在苍松翠柏、山花烂漫的白云深处,晚上,明月高悬,他就像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熠熠闪光,照耀我们今后的征程。

第二个是“水上日出”,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湖面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毛主席南征北战,操劳一生,他老人家逝世后理应在风景秀美、山清水秀的地方安息长眠。

第三个是“人民拱卫”,毛主席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他在世时最喜欢和人民打成一片,去世后也应该安卧在人民群众当中。

经过一轮又一论的讨论、研究和征求意见,选址设计组最终形成 一致意见,毛主席的伟岸身躯,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才是最合适的,而这个地方,就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侧。

天安门广场位置特殊,附近又有较大的人流量、车流量,所以,在其上新建一座建筑物,并不是一件易事,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新建的纪念堂既要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又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物,那,纪念堂的具体位置又该定在哪里呢?

当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侧,还有一处正阳门,如果毛主席纪念堂挨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会让人误以为它们是一个整体,从而失去各自独立的政治意义;

如果纪念堂挨着正阳门,正阳门城楼高达42米,会让纪念堂“矮一头”,最后经过反复权衡,中央决定在原中华门的位置,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的中间,等距各200米的地方建造毛主席纪念堂。

如此一来,毛主席纪念堂就坐落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从高处看去,纪念堂和天安门城楼遥遥相对,四周高大的建筑物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毛主席纪念堂紧紧包围起来。

纪念堂的地址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该考虑建成什么样式呢?

我们今天看到的毛主席纪念堂为廊柱型正方形,与一般建筑物不同的是,它的正门在北面,纪念堂如此设计,到底有何深意呢?

毛主席纪念堂为什么建成正方形,且坐南朝北?

刚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们各显神通,纷纷发挥想象力,有的设计方案是金字塔式,有的设计方案是万年青式,还有的设计方案是红色圆顶式,但这些方案呈上去, 都被否定了。

这时,一位领导同志无意间说道:“毛主席纪念堂应该让人从广场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完整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建筑师、设计师们又集思广益,这才将纪念堂的形状定为正方形。

很快,建筑师们就把正方形的纪念堂模型赶制出来了,华国锋见到后,顿觉眼前一亮,他用软软的山西口音赞道:“这个好啊!”

紧接着,他又问道:“纪念堂的设计高度是多少?”

一位建筑师回答道:“33.6米”。

这个高度是经过专家们认真测算才得出的。

首先,纪念堂位于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而且正阳门的城楼高达42米,这就要求纪念堂的高度既不能超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不能在纪念堂的上面看到正阳门城楼的剪影。

其次,从人的正常视角来看,最长视距为700米,最小水平视角在6°以上,纪念堂的高度得保证人们从天安门广场上的任何一处瞻望,都是清晰适宜的。

听了建筑师的回答,华国锋认可地点了点头:“就用这个吧!”

就这样,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样式就确定了下来。

而纪念堂之所以打破一般建筑物的格局,坐南朝北,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毛主席曾亲自确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纪念堂的正门朝北可以与纪念碑的朝向保持一致,二是每当天安门广场有活动时,人民群众不至于背对着纪念堂。

1976年11月24日下午,毛主席纪念堂开始施工,在全国人民的通力合作下,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正式建成,要建成如此雄壮宏伟且精雕细琢的建筑,这个速度就是放在世界上,也算是奇迹了。

1977年8月,安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正式移入纪念堂的瞻仰厅,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水晶棺长2米、宽1米、厚0.08米,并不是由一块完整的水晶制成,而是数百名老技工顶着超过2000°的高温,反复试错调整,用近百个小水晶板一块块焊接起来的。

经过最终测试,毛主席的水晶棺可抗8级地震,石英粉的纯度更达到了惊人的99.9999%,如此高超的技术,时至今日,已无人能做,更别提超越了。

毫不夸张地说,毛主席纪念堂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深刻的寓意,都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的崇敬和爱戴!

参考资料:

1、《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始末》,万锦宜,历史时空,2010.3

2、《毛主席纪念堂建设揭秘》,王恩,贵阳文史,2009.5

3、《毛泽东与殡葬改革》,王颖,湘潮,2014.4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