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左思《咏史》八首之一,笔墨沉劲,圆融润泽

禅书愿悟道 2024-04-05 06:15:55

我们知道,毛主席非常喜欢读史书,通过阅读史书,了解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吸取其促进社会发展的治国措施的一面,剔除其腐朽落后的一面,特别是防止王朝更替的周期律,从而更好地制定出适合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方针和政策,为最广大的老百姓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人的享乐服务。

西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左思,他的诗赋成就很高,其所作的《咏史》八首,就是其诗歌的代表作。这些诗篇,作者借咏史而言志,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实,由于重重的门阀制度的限制,出身贫寒的能人志士,不能获得任用,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在诗中,诗人愤怒地向当时的门阀制度提出了控诉。

一生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毛主席,对于这些揭露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的诗篇,当然是十分欣赏的,毛主席阅读并曾书写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毛主席书写的《咏史》八首其一。

《咏史》其一写道: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毛主席此书作,用笔沉劲明晰,融和温润,笔笔力送到毫端。初写时较端庄工整,行草字体规范儒雅,随着笔墨的行进,笔势越来越流动飘逸,书写到最后,感情激越,字形态势飞动连绵,笔锋辗转反侧,势大力厚。

其中有些字结体颇为新颖,如开篇第一字“弱”、第二列的“秦”、第五列的“啸”、最后一字“庐”等,在遵循草法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写出了特色。

篇中几处牵丝也颇为传神,如第三列的“鸣镝”、第五列的“长啸”、第二图第二列的“不受”等,顺势而为,连接巧妙,显示出书者深厚娴熟的书法功底。

每每观览毛主席的诗词书作,都可从中感受到毛主席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人民群众无限关爱的深厚感情。

0 阅读:8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